APP下载

探究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①

2015-02-26涂俊彪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教练员竞技

涂俊彪(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2)

探究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①

涂俊彪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项目在结构上并不是十分合理,夺金项目的分布面比较窄,具有优势的项目也不是特别多,我国经济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增加。该文基于此以河南省为例,概述了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然后对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力资源、经济科技投入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关键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影响因素探究

①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体育局体育课题研究重点项目:新时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河南省运动项目布局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QN-296)。

河南省我国的竞技体育大省,在河南的竞技体育历史上出现过邓亚萍(女子乒乓球奥运冠军)、刘国梁(男子乒乓球奥运冠军)、张蓉芳(女子排球比赛奥运冠军)陈中(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贾占波(男子射击奥运会冠军)以及孙甜甜(女子网球奥运会冠军)、李雪英(女子举重奥运冠军)、董栋(男子蹦床奥运冠军)等许多优秀竞技体育人才[1]。然而近年来河南省的竞技体育发展也出现了优势项目过少的窘境,在较大的竞技体育比赛中未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如何促进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提高竞技体育能力是河南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在激烈的竞技体育竞争中取得胜利,除了要继续加强现有的优势项目的发展以外,还要深入提高潜优势项目的发展能力,将其转化成新的优势项目,因此,加强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表1 河南省的竞技体育项目分类

表2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教练员现状

表3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运动员现状

表4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后备人员注册人数

表5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训练经费满意程度调查

1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概述

该文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以第10届到第12届全运会上河南省竞技体育项目的成绩为主要的数据,对河南省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的分析结果根据体育项目在全运

会的夺金数量将河南省的竞技体育项目分成了四大类,即优势体育项目、潜优势体育项目、弱势体育项目以及待发展体育项目,具体的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后备人才是影响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确定了河南省竞技体育的潜优势项目以后,我们从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后备人才等及角度对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进行深入了解,为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本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有人力资源、经济科技投入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2.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本质上包括智力劳动资源和体力劳动资源两种,它是指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所有的劳动者的能力[2]。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一切能够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智力劳动资源和体力劳动资源的总和;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体育系统之内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的一切能够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智力劳动资源和体力劳动资源的总和。竞技体育教练员和竞技体育运动员是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源,因此,他们的具体的能力与素质是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2.1.1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教练员

经过查阅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目前河南省潜优势项目教练员共有40位,其中国家级的教练员只有3位,占全体教练员人数的7.5%,田径(男)、乒乓球(女)、网球(女)各有1位国家级教练员,高级教练员有14位,中级教练员有12位,中高级教练员占全体教练员人数的65%,这些强大的教练员资源为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2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运动员

从表3中可以得出,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有国家级运动健将13人,占运动员总人数的4.3%,但是乒乓球(女)却没有国家级运动健将,拥有国家级运动健将较多的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是武术散打和柔道。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中运动健将总共有44人,占运动员总人数的10.9%,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比例比较低,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来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

2.1.3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后备人员

为了促进该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体育局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本身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后备人员的建设,一共建设了20多个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60多个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点。另外,河南省体育局每年都通过评选确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然后奖励1200元用于改善其训练条件,调动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措施,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后备人员注册人数从2012年都2014年呈现出连年递增的趋势,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2.2经济和科技投入

2.2.1经济投入

这里所指的经济投入主要是指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训练经费,一般情况下,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训练经费是由省体育局按照运动员的人数进行下发的,目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运动员的人均训练经费大约在2万元左右,如果遇到重大比赛省体育局会再下发一部分的比赛经费。训练经费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条件以及生活条件,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因此,经济投入是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然而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训练经费的投入状况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具体的数据如表5所示。

从表5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58.8%的运动员认为目前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训练经费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具体训练的需求,因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运动员训练场地、训练器材、外出比赛以及福利待遇等受到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2科技投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所以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训练都配备有专业的体育科研人员[4]。根据具体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在第7届全运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得了21枚金牌,其中有17枚金牌是科研课题覆盖的竞技体育项目所获得的,占金牌总数的80.95%,由此可见,科技投入是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目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多,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应当继续加大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科技投入。

2.3管理制度

现代体育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因此,管理制度对于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奖励制度和项目设置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2.3.1奖励制度

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类型,竞技体育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之后应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努力和提高[5]。经过具体的问卷调查证实,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99.1%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应当提高物质奖励和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比如:在第十届全运会女子散打比赛中,河南队获得了金牌,之后,河南省竞技体育女子散打队的教练员获得了2万员的奖励,3位运动员获得了1万元调动奖励,另外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这对于他们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2.3.2项目设置

项目设置对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来证明。第九届全运会上河南队的成绩出现下滑,尤其是女子散打队的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河南省体育局将女子散打作为夺取金牌的突破点来进行建设,加大女子散打的支持力度和训练强度,最终在第十届全运会上,河南女子散打队取得了金牌,因此,可以看出项目设置对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带来的巨大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以河南省为例,对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进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力资源、经济科技投入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因此,为了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应当从人力资源、经济科技投入和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为突破口做出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卫国.影响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因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1):68-70.

[2]武笑玲,刘岗,李艳华.全运会中河南省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分析及其发展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41-46.

[3]刘岗.12届全运会河南省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4):48-52.

[4]刘建辉.从全运会看河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1):35-37.

[5]宁志勇.竞技体育发展对中国体育强国之路的积极影响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5(2):118-120.

作者简介:涂俊彪(1986—),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229-02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