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①

2015-02-26胡炜马永军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步速动态平衡步长

胡炜 马永军(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实验研究①

胡炜马永军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通过对30名练习简化太极拳20周的老人和30名无体育锻炼的老人对比研究,主要测试反映动态平衡能力的重心位移、重心活动范围、步速、步长及髋、膝、踝三个关节的活动范围。研究分析发现:简化太极拳练习者与无体育锻炼者在行走过程中,重心位移偏差在X轴上无明显差异,在Y轴上有显著性差异;重心活动范围在X轴上有显著性差异,在Y轴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步长与步速均无显著性差异;膝和踝角度活动范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髋关节活动角度范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简化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有明显提高作用,对老年人的步长、步速及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太极拳动态平衡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运动能力逐渐衰退,而平衡能力是老年人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重要基本能力之一,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动态平衡能力的高低对于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加强老年人体育锻炼,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特别是动态平衡能力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以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简化太极拳练习为实验内容,探讨简化太极拳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经过自愿报名和筛选,从延安市宝塔区选取年龄在65~70岁的老人60名,男32名,女28名,所有对象经体检均符合测试要求,无骨折史、神经和骨关节疾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眩晕等病史;且这60人中无人练习过太极拳,没有专门的体育锻炼者。随机将这60名老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

1.2研究方法

1.2.1运动方案

实验组进行为期20周的简化太极拳练习,先进行5周的学习,再进行3周的复习巩固,最后进行12周的练习。每周进行6次练习,每次60分钟。对照组只进行日常身体活动不从事其他体育锻炼。

1.2.2测试方法

测试者睁眼在美国Neuro Com Inc生产的Smart Equi Test三维测力台上行走,用德国生产的9500M常速摄像机对受试者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再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练对受试者的录像进行解析。由压力传感器及专用软件记录到身体摇摆情况,并将信号转化成数据输入计算机;解析系统只解析测试者的一个单步过程,得到受试者双侧髋、膝、踝这三个关节行走时的关节活动范围和受试者的步长和步速等指标。

1.2.3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评定参数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显著性水平为P<0.05,非常显著水平为 P<0.01。

2 实验结果分析

表1 重心位移和重心活动范围动态指标对比表

表2 步态指标测试结果对比表

2.1重心位移和重心活动范围实验结果和分析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三维测力平台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重心位移在X轴上的偏差(Mx)二者无明显差异,但重心位移在Y轴上的偏差(My)和重心在X轴上的活动范围(Dx)呈显著性差异,重心在Y轴上的活动范围(Dy)二组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从实验结果来看,在行走实验中,太极拳练习者重心偏差在X,Y轴上均明显小于未练习者,特别是在Y轴上更为明显,说明简化太极拳的练习对于练习者在行走时,矢状轴、额状轴这两个方向上的重心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在本实验中还发现,在行走过程中太极拳练习者在行走过程中,重心经过的总位移也比未练习者明显小。这说明简化太极拳练习对于提高人体在行走过程中重心的稳定能力有明显作用。原因分析: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收腰敛臀”太极拳的这种运动特点使练习者在运动中脊柱正直,从而增加了实验组在行走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练习太极拳过程中许多动作必须进行一系列伸缩和旋转需要在不同的角度才能完成,从而使练习者的肌肉和骨节不断发生变化,而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进而使练习者适应各种不同身体姿势,始终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2]。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练习基本上都是在屈膝状态下完成的,在练习过程中两腿开立重心下降增大了人体额状轴和矢状轴方向上的平衡角,进而提高了练习者对自身在两轴方向上的平衡控制能力。因此,长期练习简化太极拳可以使人体对重心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2.2步态指标实验结果和分析

从表2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步速和步长这两个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行走过程中摆动腿的踝关节活动的范围角度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太极拳练习者的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大于对照组。步速快慢和步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退步力量的大小和腿部柔软韧性的好坏及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实验结果反映出简化太极拳练习者和对照组在步速和步长上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肌肉力量和身体柔韧性通过锻炼提高的程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到较好的保持。人体各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关节周围肌

3 结论

简化太极拳练习对于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重心的位移及活动范围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髋关节和膝关节在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保持和提高作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行走姿势中的平衡能力尤其是单脚支撑的能力有一定效果。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与其自身的躯体感觉、前庭功能也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简化太极拳练习对于这方面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远,杨树东.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下肢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75-77.

[2]刘阳.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及平衡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4:76.

[3]阮哲,熊开宇,陈自旺,等.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下肢平衡力学因素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4:531.

项目基金:①陕西省体育局项目(课题编号:14034);延安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YDJG13-12)。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013-02

猜你喜欢

步速动态平衡步长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性的行人过街信号优化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步速与住院高龄老年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基于变步长梯形求积法的Volterra积分方程数值解
社区高龄老年人步速、握力与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董事长发开脱声明,无助消除步长困境
随机人群运动荷载作用下大跨度连廊的振动响应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