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5-02-26王安海王玉洁牛金霞解放军9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焦作市454850温县人民医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6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王安海 王玉洁 牛金霞  解放军9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焦作市 454850;  温县人民医院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王安海1王玉洁2牛金霞21解放军91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省焦作市454850;2温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加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提高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5.6%,对照组为1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软胶囊疗效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脑动脉血管硬化、狭窄、闭塞,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促使血管再通,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再灌注损伤,减少脑细胞凋亡,是目前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丁苯酞软胶囊作为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药物已应用于临床[1,2],为进一步观察丁苯酞软胶囊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对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住的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男3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1.3±12.1)岁;女28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5.3±11.6)岁。对照组70例,男40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61.1±11.9)岁;女30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64.6±10.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且在性别、年龄、脑血管的病变程度、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影像学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都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血液系统疾病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疾病,智能及精神状态正常,能够配合完成临床试验。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前或入院后即刻完成影像学、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彩超、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并按照入选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d口服,同时给予生理盐水250ml+舒血宁20ml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以21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于治疗第1、7、14、21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3]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评分(BI)。并于第22天进行疗效评定:根据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90%~100%为基本治愈,减少50%~89%为显著进步,减少15%~49%为进步,减少<15%或评分增加者为无效。对全部病例于第14天和第21天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与第1天比较,观察组在第7天时即有显著疗效(P<0.05),第14天及第21天疗效更显著(均P<0.01)。对照组在第14天方出现显著疗效(P<0.05),第21天差异才具极显著性(P<0.01)。两组相比,观察组在第14天及第21天时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早且恢复更好。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BI比较见表2。两组比较,从治疗第14天开始,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I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见表3。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消化道出血5例,转氨酶增高2例,其他2例,总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消化道出血7例,转氨酶增高1例,其他1例,总发生率为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丁苯酞软胶囊是石药集团恩必普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国家一类新药,是从芹菜籽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绿色植物性药品,主要成分为消旋丁苯酞(NBP)。药理研究表明,本品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脑缺血作用:抑制N-甲基-D-门冬氨酸NMDA或低糖低氧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降低脑细胞的死亡率,减轻神经细胞内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及多聚核糖体解聚,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4]。动物研究表明,NBP还可提高缺氧复氧处理后的大鼠神经元活力,抑制神经元钙超载,减轻细胞损伤[5]。并可减少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Caspase-3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减轻脑缺血性损伤[6]。李娜等发现,NBP能够上调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临床研究显示NBP还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减少梗死面积,减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2]。总之,相关资料研究说明,NBP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能力均有积极作用。

本组资料证实,丁苯酞软胶囊临床应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症状改善早,恢复效果好,毒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规用药。

参考文献

[1]贺淑静,宋素彩,王萱.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1):42-43.

[2]刘卫红,付吕平,冯巧荣.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4):2183-2184

[3]陈清棠.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Yan CH,Zhang JT,Feng YP.Protective effects of D-3-N-butylphthalide and L-3-N-butylphthalide on neuronal damage induced by KCI and MNDA in cultured rat cortical neurons〔J〕.Acta Pharma Sin,1997,32(5):340-346.

[5]李静,魏光宇.丁苯酞对缺氧/复氧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1-3.

[6]李嘉,顾承志,秦婧,等.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014-2016.

[7]李娜,吴世政,张淑坤,等.丁苯酞对缺氧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Ang-2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1):1020-1024.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11-19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6-2165-02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肠溶性软胶囊的研究进展
丁苯草酮原药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天然维生素E真的“天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