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产后乳房及子宫康复水平的影响

2015-02-25田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产妇

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对产妇产后乳房及子宫康复水平的影响

田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耳鼻喉科, 湖北 武汉, 430069)

关键词: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 产妇; 乳房康复; 子宫康复

产妇分娩是一个较为剧烈的生理应激过程,分娩结束后产妇面临着产后康复的问题。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不仅关系着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新生儿的正常发育。特别是目前产科中的初产妇越来越多,其缺乏分娩经验,产后面临的身体康复问题更为突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产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低频脉冲治疗仪是一种康复理疗设备,主要是通过蜗形磁场,对患者进行更深层、持久的治疗[1],该设备已经被证实能够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和乳房泌乳[2-3]。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2月采用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对50例产妇进行治疗,并将其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顺利结束分娩的产妇,纳入标准: ① 均自愿参与研究; ② 单胎、足月、初产妇,均为头位、阴道分娩; ③ 年龄20~40岁; ④ 既往身体健康,无全身性、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⑤ 新生儿体质量3 000~4 200 g; ⑥ 产后生活能自理、认知能力正常; ⑦ 未合并有心理、精神疾病; ⑧ 随访性良好。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神经肌肉病变的产妇; ② 妊娠期有合并症; ③ 盆腔手术史; ④ 引产、急产、早产; ⑤ 新生儿合并有先天性疾病者; ⑥ 中途退出研究者。将该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32岁,平均(28.7±5.2)岁,妊娠34~41周,平均(37.5±4.5)周,体质量67~80 kg, 平均(71.9±10.5) kg, 身高153~170 cm, 平均(159.2±6.2) cm, 孕次1~4次,平均(1.8±1.1)次;新生儿中,男25例,女25例,体质量3 056~4 100 g,平均(3 400±550) g。对照组患者年龄18~33岁,平均(29.4±6.5)岁,妊娠36~42周,平均(38.9±3.2)周,体质量65~81 kg, 平均(70.2±10.4) kg, 身高154~172 cm,平均(160.5±7.5) cm, 孕次1~4次,平均(1.7±1.2)次;新生儿中,男26例,女24例,体质量3 100~4 200 g, 平均(3 489±542) g。2组产妇的年龄、体质量、妊娠时间、身高、孕次、新生儿的性别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产妇与婴儿早期接触,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乳头早吸吮、勤吸吮,实施产后哺乳的健康教育,讲解产后的乳房和子宫的护理知识,实行母婴同室护理,按需哺乳,同时进行产后常规康复指导等。

1.2.2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产后2 h开始治疗,治疗前向产妇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取得产妇的配合。产妇取平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清洁后,在专用的电极片上涂上耦合剂,将2个腹部专用电极片放在骶尾部,2个乳房专用电极片放在双侧乳房上,并分别用固定带固定好,进行子宫复旧和催乳治疗,盖上治疗巾,使电极片与皮肤充分接触并固定好[4]。按开始键,使其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程序进行工作。对2条治疗通路的强度进行调整,刺激强度由低至高,逐渐由0调节至180~230 Hz,根据不同个体的耐受程度设置最终强度。时间为30 min。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注意观察产妇有无头痛、头晕、胸闷等副作用出现,若产妇不适严重则停止治疗[5]。2次/d,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①产后宫缩痛:包括宫缩痛的程度和宫缩痛的持续时间。对产妇产后下腹部及两股内侧或腰骶部的疼痛进行观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共评分0~10分,采用纸条直线10个刻度的评分法,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 ②子宫入骨盆的时间、恶露量、产后出血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采用称量法测得产妇产后出血量); ③泌乳始动时间; ④乳房舒适度: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记录疼痛发生率与程度,分为4级。0级,无痛(无临床症状);Ⅰ级,指轻度疼痛,产妇安静,不影响休息;Ⅱ级,指中度疼痛,影响休息,但产妇尚可忍受;Ⅲ级,指重度疼痛,产妇辗转不安,不能入睡。于产后1~3 d内进行评定; ⑤乳房肿胀:记录乳房肿胀的程度,分为3度。Ⅰ度为正常或轻度肿痛,触之如嘴唇,不影响主观感觉;Ⅱ度触之如鼻尖,为中度肿胀,影响主观感受,尚能忍受;Ⅲ度重度肿痛,触之如额头,影响休息。于产后1~3 d内进行评定; ⑥泌乳量:分为多、中、少3种层次。多为产妇感觉双侧乳房饱满,每日哺乳新生儿8次以上,可满足新生儿的需要,新生儿情绪和睡眠好。中为产妇感觉双侧乳房饱满,哺乳需要小部分添加配方奶的情况下可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的睡眠和情绪尚可;差为产妇自觉双侧乳房松弛,哺乳需要大量添加配方奶,新生儿经常哭闹,睡眠质量差。

2结果

2.1 2组产妇子宫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缩痛评分、产后出血率低,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入骨盆的时间、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子宫恢复情况比较(±s) [n(%)]

表1 2组产妇子宫恢复情况比较(±s) [n(%)]

子宫恢复指标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宫缩痛/分7.31±1.545.54±1.12*宫缩持续时间/h3.21±0.652.05±0.57*子宫入骨盆时间/d10.47±2.267.23±1.26*恶露时间/d3.32±0.512.54±0.49*产后出血9(18.0)2(6.0)*住院时间/d6.82±3.573.65±1.4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产妇泌乳及乳房康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乳房舒适度高,胀痛少,泌乳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泌乳及乳房康复情况比较(±s)  [n(%)]

表2 2组产妇泌乳及乳房康复情况比较(±s)  [n(%)]

泌乳及乳房康复指标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泌乳始动时间/h20.36±13.5811.28±8.36*乳房舒适度0+Ⅰ30(60.0)47(94.0)*Ⅱ+Ⅲ20(40.0)2(6.0)*乳房肿胀Ⅰ25(50.0)35(70.0)*Ⅱ+Ⅲ25(50.0)15(30.0)*产后48h泌乳量少15(30.0)6(12.0)*中15(30.0)6(12.0)*多20(40.0)38(76.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分娩结束后产妇在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功能方面都处于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6],产妇的大变化虽然属于生理范畴,但若得不到有效的保健护理,会诱发诸多健康问题。有研究报道,子宫复旧不全和母乳喂养率低是产妇产后排名前2位的健康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产妇经历了漫长的分娩过程,产后体力消耗严重,加之会阴切口疼痛、角色转换等诸多问题,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容易造成生理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以上问题。要加快产妇产后的康复,促进母婴健康,必须解决子宫复旧不全和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

有研究[7-8]显示,低频脉冲治疗仪能够疏通产妇乳房乳腺管,促进产妇产后早期泌乳。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低频脉冲康复治疗仪能够缩短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减少乳房胀痛,提高乳房舒适度。低频康复治疗仪通过刺激乳房,使乳房内部出现旋转运动和机械震荡,模拟婴儿的吮吸运动,其对乳房的刺激作用比新生儿吮吸力高5~10倍,进而有效刺激了乳腺管丰富的神经模式及乳晕、乳头的触觉,反射性促进垂体分泌催乳素,有利于泌乳。有研究[9]报道,康复治疗仪能够使产妇产后乳汁提前分泌8~10 h。同时,通过低频脉冲的按摩,能够加快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使乳房畅通,减轻乳汁淤积和乳房胀痛。乳房的舒适度提高和乳腺管的畅通对于增加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另有研究[10]显示,低频脉冲治疗仪能够加快产妇的胃肠

蠕动,促进产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和便秘的发生。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增强产妇产后食欲,增加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母乳量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洁华. 缩宫催乳汤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8): 853.

[2]姜小环, 林艳娟.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4): 632.

[3]陈翠辉, 白淑秋. 产后早期应用PHENIX治疗仪进行乳房康复干预对产后泌乳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7): 2080.

[4]徐嘉, 朱文英, 徐峰, 等.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3): 43.

[5]刘芬琴, 吴雪文, 郑敏亚, 等.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康复的效果评价[J].浙江预防医学, 2014, 26(6): 620.

[6]陈玉清, 裴慧慧, 陈蓓, 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3): 234.

[7]李日清, 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10(21): 121.

[8]黄远菊.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结合耳穴按压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3, 20(6B): 6466

[9]张维娜, 张俊茹.低频脉冲电治疗法应用于产妇催乳研究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7): 1336.

[10]周春燕.低频脉冲电治疗在产后恢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9): 165.

[11]曹付梅, 袁静, 李桂芬.产妇产后早期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 2014, 12(19): 175.

[12]苟元, 张俊茹, 张维娜, 等.低频脉冲催乳治疗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5): 65.

收稿日期:2015-05-18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2-163-02

DOI:10.7619/jcmp.201522063

猜你喜欢

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产妇镇痛分娩的助产护理配合措施研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都知道给产妇吃月子餐,可你会给孕妇准备分娩餐吗?
160例正常分娩产妇的无创接生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