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答如流”,我们需要吗?——以历史与社会七上《IT新城—班加罗尔》为例
2015-02-25陈海云横街镇中心初级中学浙江宁波315181
陈海云(横街镇中心初级中学, 浙江 宁波 315181)
这样的“对答如流”,我们需要吗?——以历史与社会七上《IT新城—班加罗尔》为例
陈海云
(横街镇中心初级中学, 浙江 宁波 315181)
摘要:面对老师的提问,看上去“对答如流”的回答,有时只是一种假象,它往往掩盖了教与学的真实关系。“对答如流”的背后其实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严重错位。只有当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充分匹配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才可以上升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层面上,这样的深度学习才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对答如流;学科逻辑;心理逻辑;匹配
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但正确地传授课本知识不等于教学有效。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的心理逻辑。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逻辑,想当然地将学科逻辑以成人的方式照搬给学生。
一、“病例”描述——毫无破绽的“对答如流”
在学习《IT新城—班加罗尔》一课时,S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班加罗尔的信息产业为什么这么发达?A学生答:“课本图4-24告诉我们印度人的编程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积淀深厚。”B学生补充:“老师,还有课本图4-25告诉我们……”老师:“回答得很好,太棒了。”
这个问题看似水到渠成,但课后笔者再次询问了A、B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是编程吗?”他们都摇摇头。再问他们:“英语和数学对编程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依旧是支吾半天说不上来。
为什么课堂上“对答如流”,看似毫无破绽,到了课后却是另一番“景象”呢?
二、“病理”分析——学科逻辑的“顺流而下”与心理逻辑的“逆向行驶”
仔细研究教材,发现原来书中“暗藏玄机”。课本103页第一行是这么一句话:“班加罗尔的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外,还得益于多方面的有利条件。”(这部分相当于“总结提示”)
下面是四幅图(图4-23例举了班加罗尔高校云集,人才众多;图4-24例举了印度人编程能力强(数学和逻辑方面有深厚积淀);图4-25例举了印度人的语言优势(英语);图4-26例举了班加罗尔软件园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方便)。(这部分相当于“解释说明”)
学生看到课文的这种结构(总结提示→解释说明),自然能从解释说明部分(图片和注释)找到所谓的“答案”,这种“对答如流”的解答按照学科逻辑来说可谓是“顺流而下”,非常容易,也非常正确。但从课后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答案”,这样的“对答如流”只是一种假象罢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巨大的反差呢?
原来学生只是在学科逻辑(执果寻因)的“巧妙”引导下,不自觉地完成了“复制”和“粘贴”的简单操作而已;他们的头脑中并没有产生激烈的思维震荡,并没有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建立起真正的有效联系。
就像数学中的证明题一样,一般总是用“因为(已知条件—简单),所以(求证未知—复杂)这样的求证方式”,因为这符合学生心理逻辑的一般规律:即
从简单求证复杂,从容易求证困难。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信息产业”离他们生活较远已经是比较陌生的知识了,而“编程”对他们来说更加陌生和难懂(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一直到九年级才有编程的内容),而“逻辑”一词对他们来说,更是玄而又玄。
课文中用更陌生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较陌生的概念,用更难的知识来帮助理解较难的知识,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种“从复杂求证简单,从困难求证容易”的“逆向行驶”过程,显然与学生心理逻辑的一般规律恰恰相反,这也正是课堂上“对答如流”,课后却“支支吾吾”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诊断”方案——从易到难的“拾阶而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
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逻辑的一般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按照从“简单——复杂”或从“容易——困难”这样的路径来帮助学生学习比较合适,效果也才能更理想。
为此,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再搭几个较低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逐步达到思维更高的层级。
第一步——猜一猜:教师可以用下面一个小程序,来引导学生探究英语和数学对IT产业的重要性。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设计成这样的问题:根据计算机程序判断,乌龟爬行的路线是正方形、三角形还是圆?
(程序解读:Turn Left表示左转,Move表示移动,Move(100)表示移动100个单位,Turn(120) 表示顺时针转动120度。)
七年级学生对于程序中的英文单词早已耳熟能详,“移动100个单位”和“转动120度”这些数学知识在小学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只要稍作解释,学生就能理解。从课堂实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且能借此快速理解英语和数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确用途很大的道理。
为什么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这么强?学生一般只知道印度人发明了十个阿拉伯数字,但对于印度人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好理解了。
为此,教师再搭第二个台阶:
第二步——算一算:教师可用一道印度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心算题让学生现场演练,以此来引导学生得出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很强的结论。
333333×333333=?(印度五年级心算题)
大多数学生不看演算规律的话,很难在短时间内心算出正确答案。但当老师展示规律时,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哦,原来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真的很强!
图3 印度五年级心算题
设计这两步小环节,主要是为了解决英语和数学对编程确实很重要,以及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很强这两个问题。
当然这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只是为后面解决“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做一个很重要的铺垫,如果没有这个铺垫也许在课堂上能听到学生的“答案”,但那只是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了这个“答案”而已,他们内心并没有真正明白。
这样的环节设计,也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吻合,即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兴趣盎然,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似乎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未来的“数学家、演说家和计算机专家”。
四、“临床”反思——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是教与学的匹配
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在研究学生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的基础上,做到了教与学的充分匹配,从而实现了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和谐共振”,同时也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首先,教学目标与学生适配。这两个环节只是让学生粗略地了解什么是编程、英语和数学对编程确实很重要以及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很强的知识,是为解决“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
些?”做铺垫的,这样的编排显然是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做出的高度智慧的选择。
第二,教学内容与学生适配。在猜一猜环节中,程序中的内容是英文单词和数字符号,最后要求学生得出的结果是三角形图形。这些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常识性的知识,一点也没有陌生感。在算一算环节中,也是一道常见的数学计算题,它的演变规律七年级学生也已了然于胸,丝毫不存在阅读障碍。
第三,教学方法与学生适配。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他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掌握概念时,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支柱,并用一些日常概念解释科学概念。”鉴于此,教师采用了图文转换法,将编程用图示的方法化无形为有形,化陌生为熟悉,将编程的基本原理非常直观地演绎出来,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同时用演算的方法推理印度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并将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印度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对比,更能让学生明白印度人数学和逻辑能力强的道理。
如果教师按照原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学生只是在“执果寻因”中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工作,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停留在“识记”和“理解”层面上,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浅层学习。而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充分匹配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上升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层面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深度学习。这样的深度学习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也更能产生激烈的思维震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所以,教学要遵循学科逻辑和学生心理逻辑,只有将两者有机匹配,才能使教学更加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 加里•D.鲍里奇,著;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 (日)NHK特别取材组;张逸舟,译.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2.
(责任编校:李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