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有见地,词中存理——品读《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2015-02-25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地理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古文南极诗词

缪 鑫(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诗有见地,词中存理——品读《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缪 鑫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3月出版了孙立广教授编著的《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该书能集结成册,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门的选修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地球科学概论。品读该书,在古文诗词歌赋中探寻地球的故事,不仅让读者对地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文学有了科学家式的鉴赏。

编者孙立广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生态学家。他曾多次率领其团队下南极、上北极、赴南海,开展实地考察和研究,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独创“企鹅考古法”(通过研究南极的企鹅粪土,破译留存在鸟兽粪中的生态信息,开拓了“全新世南极无冰区生态地质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了国内首位在Nature发表了南极研究方面论文的学者。其后他又率领研究团队在南海“寻宝”,先后在Nature发表有《过去千年南海水文变化与太平洋沃克环流变化》、《热带太平洋水文记录揭示的过去两千年南方涛动指数变化》,引起巨大反响。

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孙立广教授还撰有畅销科普读物《南极100天》。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看了孙立广《南极100天》科学考察散文书稿后,欣然为该书作序,评价道:“当今之世,自然科学家而能有如此的生花妙笔者实如凤毛麟角。”

而本书的出版也是其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又一体现,有感于当前大学生、研究生的文化“亏损”,孙立广教授突发奇想试着捆绑了“地球”和“文化”,布置的习题名为:在古文诗词中寻找地球环境事件的记录。因而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文理兼容的精品,它将古文诗词中的地球环境事件“酣畅地”摘选出来,从文中的睿智和文采、理论与思考中,也许我们还可以读懂新一代中科大学生科学文化与精神思维的风貌。

本书分为“灾难篇”、“山水篇”和“地理篇”。无论是“岩溶山水甲天下”还是“统万至今惟黄沙”,无论是“鬼斧神工修三峡”还是“春风再度玉门关”,抑或是“追寻古火山”还是“何处忆江南”,共性在于这些文字都出自刚刚步入科学大门的学生,讲述的都是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所探寻到的一篇篇地球故事。

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总有一些特立独行者。他们有的默默坚守着鲜为人知的研究领域,寂寞地沉醉其中;有的偏不爱走寻常路,喜欢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却在不经意间开创出一个个新鲜有趣的新方向。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孙立广教授在前言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什么开始,科学与文化的这杯奶茶突然变成层次分明的鸡尾酒了呢?

猜你喜欢

古文南极诗词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南极大逃亡
关注诗词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难忘的南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