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
2015-02-25陈胜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200241
陈胜庆(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 200241)
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
陈胜庆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上海 200241)
摘要:根据地理课程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地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视角,提出了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性和基础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社会参与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同时也提出了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必须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领域中实现。
关键词:地理课程;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育人价值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原则要求。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国务院又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的考试招生方案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大多数的教师,习惯于从考试科目的变化来预测本学科今后的“地位”,但是却容易忽视从考试制度改革中认识其深层的目标。考试制度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扭转过去我们的教育行为过于偏重“育分”,包括文理偏科、重智轻德、一考定终生等等弊端;二是通过考试的“指挥棒”来影响与推动课程、教材和教学的深入改革,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这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地理课程的生命力
不少地理教师,都会因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小学科”“副科”而感慨,课时少、考试少、占分低,甚至有的省市还不把地理列为考试科目。由此,部分教师感叹“地位低”还“不受重视”,从而碌碌无为。
其实,从十六、七世纪欧洲的现代教育制度建立起,古今中外的学校,都把地理作为一门独立而不可缺少的课程。美国前总统布什曾把地理作为中学五大核心课程之一。我国清末实行了新学制度后,课程表中就有地理课。尽管在建国以后多次高考制度改革中,地理曾一度被排除在“高考科目”以外,但是地理课程从来没有被取消(除“文革”期间以外)。由此可见,地理课程的存在是社会共识,这是因为地理科学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地理课程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责任。因此,学校的地理课程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古代地理学是伴随着人们对周边地域的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地理学的先驱是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去探索人类生存的环境,还以逻辑与数学的推理测算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日地月之间的运动关系。在中国很早就有《禹贡》《山海经》《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等地理著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还热衷于思考人类生存与山水环境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人地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最好的经验总结。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中,建成了很多杰出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工程,比如2000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依然为民造福;灵渠和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东部南北水系;中国古代的军事工
程无不充分利用依山傍海自然地形地势。还有西晋裴秀提出“制图六体”的制图理论、清朝康熙年间测绘的“皇舆地图”都达到了当时绘制地图技术的顶峰。中华民族不乏杰出的地理学家,西汉的张骞、东晋的法显、唐代的玄奘,直到明代的郑和与徐霞客,他们的地理探险活动更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理学领域留下的宝贵遗产。
现代地理学以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为手段,研究的对象涉及到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各个圈层,成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对解决当前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地理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自然资源的调查与利用、灾害防御与公共安全、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布局、重大环境问题与对策等等,足以表明地理学的成果为人类文明的构成增添丰富的内涵。
回顾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应用领域都有她的独特性和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中学的地理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专业自尊和专业自信,义不容辞地承担好地理教学的重任。
二、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本世纪以来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本世纪初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随后许多国家或地区也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以期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观念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等综合的表现。尽管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来,素质教育取得了社会共识、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长期形成的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估的唯一标准,导致“育分”重于“育人”。因此,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
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是,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其核心素养有以下特点:
1. 重要性和基础性。与其他课程一样,核心素养是属于最重要但是又是最基础的素养,是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智成长规律的,是指所有学生经过正常的教学过程都可以达成的。
2. 层次性和递进性。地理课程内含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无疑应该属于“核心素养”。而“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之一,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包容的关系。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阶段性的要求,逐渐提升。
3. 社会参与性和实践性。过去的地理教学在“育分”的要求下,常以达成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主要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行为参与与实践体验。如“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无疑是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但是,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核心素养无法形成。
4. 综合性和区域性。地理课程综合性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能从综合的视野去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其他分科课程不具备的特点。此外,区域性也是地理课程独有的特点,它使学生具备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的思维基础。
研究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是一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上受制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与构建,下要立足地理学科特点与课程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研究,将提升教师对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具体目标的认识,也是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的平台。
三、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决定了其育人的价值。教育的本源就是培育人,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片面地“育分”,已经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在“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不跟随考试的指挥棒。地理课程无论从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都应该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围着书本学、跟着考试走,操练着无数的习题,以“标准答案”来衡量着学生的学习优劣。许多教师也无奈地用大量的试题来指导学生。当考试结束,地理学习的任务也就结束,我们很难看到地理课程给我们的学生的素养到
底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努力拓展课程资源,把现实的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把公众面临的环境问题,把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国际关系问题,把校园和社区的绿色生活等等问题引入课堂,并且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研究与解决一些真实的地理问题。由此带来的是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留下的是自己亲身的经历与体验,提升的是地理课程带来的素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面临着一个迅速变化中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公众具备高度的科学与信息素养;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错综复杂;不同价值观的文化互相渗透,既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但也带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的任务。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和减排、大气污染和治理、自然灾害的防御、能源与资源的紧缺都成为下一代世界公民必须应对的严重挑战。在我国,历经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受严重影响等等问题,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公民共同的责任。所以,地理课程承担的育人价值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要实现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除了在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文本编制、乃至在考试命题的导向上作出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广大地理教师的身体力行。从为考试而教,到为育人而教需要理念上的转变,同时也必须要有行为的转变。
陈胜庆,华东师大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1985年获得地理教育硕士学位,曾在华师大地理系任教,曾任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华东师大张江实验中学校长等职务。担任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教育部中小学地理教材审查专家,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主审专家。全国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兼中学地理教学专家委员会主任。承担过国家级、市级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50余篇论文、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和科普读物50余部。
在课堂教学领域,及时增补与充实教育资源是很重要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互相整合,也是提高地理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微视频能让学生真切了解现实的自然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导学和评价,都应该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特别是评价如何突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任务。
课外更具有广阔的育人天地。可以说,如果没有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受到很大局限。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已经有许多学校组建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自然增强学生的能力素养。有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作为研究地理现象的空间。有的学校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测量太阳高度和当地经纬度、绘制学校平面图、辨认校园中岩石属性、观察星空和天象,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对当地环境污染的突出典型问题,对当地人口与城镇化问题,进行实地调查进行研究等等。地理课程的育人是有广阔空间的。
在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后,特别是国务院颁布考试制度改革的文件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必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作为上海市高校8个“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成立了“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该研究基地在上海和全国范围中聘请了一批中学地理教学专家,指导和推动上海和全国各地学校的实验项目,相信在不久将会涌现出一批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优秀案例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