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

2015-02-25裴红娟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吸引力凝聚力内容

裴红娟

(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近些年,面临全球化、网络化以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等带来的各种新奇思想、异态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出现明显的弱化。如何保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和科学解释

一般认为,“意识形态”这个词是由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在19世纪初出版的《意识形态原理》中最早使用的,表示的是一种“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科学”。但真正对意识形态做出科学解释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以及恩格斯在晚年的书信中,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他们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意识形态观,虽然没有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但实际上科学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含义和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思想家对特定社会关系反应后而建立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社会学说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以维护本阶级或集团的根本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这个阶级的政治纲领、社会理想、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理论依据。

随后的西方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和解读,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背后总是有其利益根源的,总是反映一定阶级和利益集团的利益要求并为其服务的。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有学者将意识形态界定为: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阶级或集团对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一贯的、自觉的、独立的、系统的反映,是维护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意识形态对于该阶级在利益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规范的作用,并且作为上层建筑对于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进而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

二、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会凭空产生,也非偶然现象。作为一种“力”的表述,它既是对意识形态自身魅力与功能发挥程度的直接反映,又是对意识形态建设达到理想状态的目标设定。具体到中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感召、说服、引导及其对现实问题阐释强度和效度的一种表达,其外化的表现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行为准则对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引导力、聚合力、统摄力、辐射力和号召力。

作为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构成要素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充分发挥多种要素功效,将决定着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的程度。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体系的解释力

从某种角度上看,意识形态是否得到受众的持续认同度,与它对当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度呈正比关系。成功的意识形态总是能够保持合理的结构张力,解释社会现状,预测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全面的知识体系为人们所接受。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意识形态的解释力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存在,并且服务于当前的经济与政治,并且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做到这一点,意识形态必须兼容并包,并且可以冲破阶级的局限性,在保证思想上的先进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的基础上,发挥适当的灵活性,对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更新。

(二)表达方式的亲和力

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固然与其内容的先进性和解释力有关,但是离开了传播媒介和亲和的表达方式,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也是无法实现的。传统意识形态给普通大众留下的印象大多是内容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而且传播途径单一狭窄,大都采取居高临下、刻板的说教口吻和呆板空洞的叙述方式,这导致意识形态的内容和传播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被拉远了,进而失去了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激励作用,更为严重的是,滋生了年轻人的逆反心理,使得意识形态在青年当中的宣传成为一种负担,不但没有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反而严重消解了。因此,采用一种亲和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意识形态更广泛地传播和接受,更能深入人心。

这种亲和的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文化关怀、人性关怀与情感渗透,为社会生活提供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正能量,拉近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外,表达方式的亲和力还表现在对主流意识形态通俗性的把握,意识形态要深入人心,赢得认同,其关键在于贴近百姓的思想、生活,关注社会心理态势,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取营养,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与要求。

(三)传播群体的示范性

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在保证内容的先进性和表达方式的亲和力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受众群体接受,还与自身所代表的阶级和宣传者本身有密切关系,比如,统治阶级各个层面的表现、个人魅力、人格品质等等。人们在选择信仰或接受某种意识形态的时候,除了了解意识形态的书面内容外,关键还是要看传播群体的实际行动,“身教胜于言传”,传播群体的身体力行才是实现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群体、组织或者个人,本身必须要起到行为的示范作用。

另外,意识形态宣传者的传播效果还与社会大众对其所在组织的形象评价有关。比如,腐败的问题,就有可能使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产生动摇,对此,我们需要在严惩的同时提高自律能力,做好示范。

(四)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

在宣传和教育方式上,意识形态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而外部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意识形态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的特点,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动态协调与适应。首先是开放性与包容性,开放性的前提是保持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流派的对话中汲取有益成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包容性是开放性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整合各种社会意识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发挥意识形态在凝集人心、调动人们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其次是现实性和利益性,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强大了,才能使人民群众从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和现行制度的认同和爱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第三是灵活性,提倡灵活性并不是否定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而是说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执政党应创新发展意识形态,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整合功能,为执政党和政府赢得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这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全新的时空界面和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高校工程予以建设。

(一)加快意识形态的创新体系

改革创新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体现,是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几代领导人正是凭借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离不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等,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现实。

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密切相关的除了理论、观念上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方法上的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解释和宣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自身要有过硬的理论功底,还需要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通俗易懂的道理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真实、有效地传播出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从而调动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

(二)拓展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目前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应该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应该是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政治辩护功能的同时,还应具有理论阐释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宣传导向功能,以及维系城乡社会稳定的社会控制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规范约束力的经济功能。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当中,利用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和解决身边所发生的现象,让意识形态教育由“灌输”变为“内化”。

目前,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现实社会的生产生活严重脱节,比如课堂当中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走出课堂的现实社会有差距,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除了在考试当中发挥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无法阐释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不信任感,这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拓展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通过创新发展,使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阐释我们生活当中各种现象和问题,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无处不在,进而从内心深处对意识形态教育感兴趣,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与意识形态的契合

我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应该着重现代性追求、民族性追求等,努力寻求与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和心理认同的契合。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必须要有现代性的追求,这样才能与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现实接轨,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同步,才能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概念,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它本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与我国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相适应,并且与我国的伟大社会理想相符合。由此而产生的意识形态内容,才能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内心深处,才能赢得全国各个民族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意识形态教育一定要有民族性追求,要非常注重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思维模式有更多的契合。要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当中,创造性地巩固意识形态的群众认同基础,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立在人民群众普遍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开辟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新路径。

[1]于春洋,于春江.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解、界定与追问[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6.

[2]孟浩明.我国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5,(4):57.

[3]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90-96.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85-91.

猜你喜欢

吸引力凝聚力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吸引力1
吸引力2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跟踪导练(三)4
主要内容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