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书·儒林传》辨误三则

2015-02-25谢志平

学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太傅百官夏侯

谢志平

学海酌蠡

《汉书·儒林传》辨误三则

谢志平

《汉书·儒林传》是西汉五经经师的类传,成于众手,且传承日久,讹误难免。现根据 《汉书》经师本传及他篇,并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考核稽查,再辨误三则:“夏侯建官至太子少傅而非太子太傅”;“朱邑为大司农而非大司空”;“王中不曾为元帝少府”。

汉书 儒林传 班固 经学

《汉书》成于众手,时间跨度长,且经历代递修,所以全书前后不一、记载相互抵牾的不在少处。对于这些讹误,后代学者多有所驳正。笔者于 《儒林传》有误者,再驳正三例。

一、夏侯建官至太子少傅而非太子太傅

《汉书·儒林传》言:“(夏侯)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胜至长信少府,建太子太傅,自有《传》。由是 《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 (《汉书》卷88)而 《汉书·夏侯建传》则曰夏侯建 “至太子少傅”。 (《汉书》卷75)两者必有一误。细核 《汉书》,《儒林传》言夏侯建为太子太傅误,《夏侯建传》言太子少傅是。

遍考 《汉书》及其 《百官表》,宣元两代未见有夏侯建为太子太傅的记载。宣帝之世太子太傅凡有五人:邴吉、疏广、夏侯胜、黄霸和萧望之,具体任期如下:邴吉:地节三年 (前67年),任期数月;疏广:地节三年至元康三年 (前67年—前63年),任期五年;夏侯胜:元康三年至神爵四年 (前63—前58年),任期六年;黄霸:神爵四年至五凤二年 (前58年—前56年),任期三年;萧望之:五凤二年至黄龙元年 (前56年—前49年),任期七年。①见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但刘先生将黄霸为太傅的时间定为神爵元年 (前61年),他说:“依 《黄霸传》推算,知其为太子太傅在神爵元年。”实际上,这是刘先生的误考。《汉书·循吏传·黄霸传》言:“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云云’。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 (《汉书》卷89)是知黄霸为太子太傅在宣帝下褒扬诏后数月。而此诏载 《汉书·宣帝纪》正是神爵四年 (前58年)。元帝之世担任过太子太傅的有三人:林尊、韦玄成和严彭祖。初元二年 (前47年)立皇太子至初元四年 (前45年),林尊;初元四年 (前45年)至永光元年 (前43年),韦玄成;剩余终元帝世,太子太傅为严彭祖。

可见 《汉书·儒林传》言夏侯建为太子太傅一职当是误记,《汉书·夏侯建传》言其任太子少傅可信,

但具体时间已不可考。

二、朱邑为大司农而非大司空

《汉书·儒林传》言:“(郑)宽中有俊材,以博士授太子……会疾卒,谷永上疏曰:‘……近事,大司空朱邑、右扶风翁归德茂夭年,孝宣皇帝愍册厚赐,赞命之臣靡不激扬。’”谷永上疏成帝褒奖郑宽中,言及朱邑为大司空,然 《汉书》其他记述,均言朱邑为大司农而非大司空。朱邑为大司农事始见于《汉书·宣帝纪》神爵元年:“秋,赐故大司农朱邑子黄金百斤,以奉祭祀。”又见于 《百官表》宣帝地节四年:“北海太守朱邑为大司农,四年卒。”再见于 《汉书·循吏传·朱邑传》:“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按,宣帝时大司空称作御史大夫,改称作大司空是成帝时事。 《汉书·百官表》曰:“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朱邑既是宣帝时人,安得称大司空?其实,朱邑为大司农,朱邑 《本传》已有所交待,《本传》载张敞尝致书朱邑,言 “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粱肉”。朱邑既“掌周稷之业”,那么他的职务当然是大司农而不是大司空。

综上所述,《汉书·儒林传》谷永疏以朱邑为大司空误,《汉书·百官公卿表》及朱邑本传以大司农为是。

三、王中不曾为元帝少府

王中,琅琊人,严彭祖弟子,《汉书·儒林传》曰:“(严彭祖)授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家世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

《儒林传》言王中为元帝少府,考 《汉书·百官表》终元帝世,无有王中为少府者。 《百官表》元帝初元元年 (前48年):“淮阳中尉韦玄成为少府,三年为太子太傅。”三年之后初元四年 (前45年),《百官表》言:“少府延,二年免。”二年之后的永光元年 (前43年),《百官表》言:“侍中大夫欧阳馀为少府,五年免。”五年之后的建昭元年 (前38年),《百官表》言:“尚书令五鹿充宗为少府,五年贬为玄菟太守。”五年之后的竟宁元年 (前33年),《百官表》言:“河南太守召信臣为少府,二年徙。”二年之后即为成帝建始元年。按此,则终元帝之世无有王中为少府事,《儒林传》言王中为元帝少府,恐为误记,或王中尝为长信少府或长乐少府,不载 《百官表》也未可知。何则?按 《儒林传》一般对官任少府者都会确指,如 《儒林传》载戴崇受 《易》于张禹,言 “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崇为九卿,宣大司空。”戴崇担任的正是长乐少府,见 《汉书·王莽传》:“及长乐少府戴崇。” (《汉书》卷99)可见 《汉书·儒林传》书例:确为少府者就明确指出,否则泛言九卿。而此处明说王中为元帝少府,不是官职的偏差,而是误记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郭秀文

K234.1

A

1000-7326(2015)02-0157-02

谢志平,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生 (广东 广州,510275)。

猜你喜欢

太傅百官夏侯
青菜豆腐到火锅, 就是皇子之间的距离
细节
别惹葡萄
狱中学《尚书》
公公偏头痛
帝京旧事
朱元璋与太傅
热火朝天迎金秋
玫瑰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