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野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德昂族水鼓舞为个案

2015-02-25

学术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村寨文化遗产民族

周 灿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管系,云南 芒市 678400)

多元文化视野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德昂族水鼓舞为个案

周 灿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经管系,云南 芒市 678400)

德昂族水鼓舞源于德昂先民的生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德昂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良而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德昂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结晶。本文以地处云南边疆山区德昂族水鼓舞蹈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口较少民族德昂族水鼓舞的延续困境,探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德昂族水鼓舞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昂族;水鼓舞;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既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极其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1]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蕴含本民族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生活方式,能生动再现民族的历史演变轨迹和宗教信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承、与日常生活和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的表现形式,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一、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

(一)人口数量特别少而分散,聚居于边境一线,主体在外的民族[2]

按照2010年以前的划分标准,把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中国少数民族称为人口较少民族,德昂族在中国仅有人口20556人(第六次人口普查)。历史上,德昂族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目前在中国,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德宏、临沧、保山、思茅等边境地区和偏远山区,多数村寨与邻近的汉族、傣族、景颇族深度杂居,少数村寨仍然保持聚居。缅甸同族跨境而居,主体在柬埔寨。

(二)大杂居与小聚居并存

这种居住特点会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流变造成影响。大杂居便于文化交流,如中国德昂族最大聚居区的芒市三台山乡,德昂族村寨往往与景颇、傈僳、傣族和汉族村寨错落相邻,易于形成相对强势的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较大影响和冲击。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往往由单一民族高度聚居,同一民族住在一个村寨或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内,相互之间多具有亲缘关系。小聚居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文化同化的速度。

(三)有语言无文字,交通不便,交流困难,关系复杂

人口较少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人口等原因,总体发展水平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普遍大杂居的居住格局中,几乎都与多个民族相邻或混居,民族之间相依相存,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多个民族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世世代代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其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与交融之中。相邻或混居的民族中,至少有一个以上在当地处于多方面的强势,其文化的态势较人口较少民族,也往往表现主导性的影响。

从多元文化发展来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由于其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人口数量较少,文化势能相对较弱,与其他民族杂居容易受当地主体民族的影响,加之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抗力有限,在未来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转型牵引下,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下,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流失严重,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像德昂族这样的人口较少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化和生活空间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民族文化趋同明显,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威胁,其文化传播存在的困难更大,那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和口传文化正在急剧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人口较少的民族文化,越是稀有资源,越具珍贵的价值,因而保护的责任就越重大”。[3]

二、德昂族水鼓舞的历史渊源

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奇特、独具特色传统文化的民族。德昂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文字,多使用汉文、傣文,信仰上座部佛教。住草顶干栏式楼房,男子喜文身。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种茶,故被称为“古老的茶农”。德昂族水鼓舞是我国众多鼓类中近年来才开放的奇葩,不但有德昂族远古传说的深邃内涵,也有近现代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水鼓

1.水鼓的传说

传说之一:水鼓出现的确切时间没有文字记载,而在德昂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可看出它应该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古老的德昂族传说中,水鼓是来自于螃蟹之手。由于德昂居住区受到严重水害,急需搬迁,过大河时受到蟹妖攻击,于是人们与蟹妖博斗。战胜蟹妖后,取之于手,做鼓身,用牛皮或青蛙皮做鼓面,又将虎皮披在鼓身上。击打水鼓,千里相传,还可作为召集民众的信号。从古到今、世代相传,无论什么节日,德昂族总把它作为精神力量的象征,并抒发着德昂族人勇敢、热情、好客的精神,渴望向上的积极心态。

传说之二:母系社会末期,女王统治的德昂先民部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部落内部纷争不断,还屡遭外来民族和野兽的攻击,在这非常时期,英勇善战的阿龙国扎威望日高,后来成为德昂族历史上第一个男性大首领。青年阿龙国扎武艺高强,多次率领出战都获胜。一天受命铲除害人的老虎精,他到了深山老林里与虎决一死战,通过一场厮杀后,终于打死了害人的两只老虎。他把虎皮剥下,绷在一节空心楠木树桩的两头示众。气愤的族人用木棒击打虎皮泄愤,总是会发出洪亮的声音,吸引了众多族人围观。后来,虎皮干了声音变小,但族人们发现树筒积水后,声音又会变大。数年后虎皮破了,族人模仿制作了第一个水鼓,正式作为部落的打击乐器。每次阿龙国扎率领族人出战,只要水鼓一响,勇士们斗志就十分昂扬,从此,鼓声便统一了各部落的思想行动,水鼓成为部落凝聚人心、集聚人群的有力工具[4]。

水鼓是德昂族一种独特而古老的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州和保山地区,但在其他相关民族中早已失传,仅德昂族还保存着它。如今存留的水鼓,鼓身是用较软的优质木材“亥麻干”(也可用优质的?果树、攀枝花树、优质柚木等树干来制作),将树心挖空,并在鼓身的表面绘上各种花纹和德昂族的图腾标志物,制作精细,外形美观。鼓身一般长为1.5~2米,其形状为桶形大头小尾。鼓的两端用优质的牛皮或蟒皮蒙上,用牛筋交叉首尾,连接扎紧而成。鼓身制作完后,在鼓身的中间挖出一个小圆孔,敲打前装入一二斤清水,在鼓面的皮上涂上黄泥,待鼓面和鼓心湿润后,再把剩余之水倒出来,就可以使用。经过湿润后的鼓,其音色纯正、深沉、古朴、悠扬,韵味别具一格,再配上钗、等乐器的伴奏,就更具特殊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示出水鼓的鼓韵而引人注目。

2.水鼓的演变

在古代,水鼓主要用于祭天、祭地、祭社神、祭龙、祭谷魂等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这类活动在古老的德昂族村寨里,沿袭了上千年时间。此外,在当代它还具有通风报信、招呼集中的效果。当侵略者出现时,敲打水鼓的声音激烈而短促“咚咚……”;招呼集中的时候鼓声平均、平稳“咚咚”、“咚咚”,用不同的鼓点通报着不同的信息,一直延用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20世纪的9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水鼓多用于龙阳节、浇花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的文化活动,是德昂族民间舞蹈之魂。

流行于中缅边境、瑞丽一带德昂族聚居山区村寨的水鼓,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多年,欣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德昂族村寨,开放的大潮涌动着瑞丽江,神奇的水鼓又于1991年被挖掘整理,重获新生。地方民族艺术工作者深入德昂族村寨采风,对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留存的打击乐器进行加工整理,创作了德昂族《水鼓舞》、《水鼓传情》等一批艺术作品,再现了德昂族水鼓舞的独特风韵和魅力。

(二)水鼓舞

1.水鼓舞介绍

水鼓舞作为德昂族舞蹈而言,它具有母体文化的性质,充分体现了德昂族人民丰富的舞蹈文化的创造力。水鼓舞,在我国的鼓文化中,是一枝近十年来才引起国内外人士特别关注的滇边红山茶,是我国众多鼓类中近年来才重新开放的奇葩。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在中缅边境地区有一定影响,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国界,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它不但民族特色浓郁,地方风味突出,而且是一种面临濒危的、会跳的人数不多的、在人口较少的德昂族中流传的舞蹈。

水鼓舞的主要道具是水鼓,辅助乐器则各不相同。其中水鼓按形状和个头又分为大、小两种,跳法和打法各有千秋。跳小水鼓舞时由一男子将鼓横挎于腹前,其打法是右手持鼓槌敲大头,左手用手掌拍打小头,另两名男子各持镲、大,同时击乐,构成交错重叠的各种节奏,音响浑厚有力,边敲边跳相互交换位置,其间鼓者的鼓槌与钹者的钹盘不时绕出奇妙的花式,配合默契、变幻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其余人众则围绕成圆圈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舞步以“单脚提步绕”为主,动作有“单双蹉步”、“踢脚转圈”、“绕鼓尾”、“崴鼓”、“公鸡打架”、“各显神通”、“蹲跳”、“对蹬”等,走步、点步、碾步、蹲跳等步伐,形成了丰富的舞蹈语汇和独特的舞蹈造型,偶尔夹杂一些对跳和原地转圈等动作,气氛十分热烈、欢腾。三台山支系擅长跳小水鼓舞。而大水鼓则用固定的鼓架架住鼓身,敲击人在鼓前用鼓槌敲打(单槌或双槌都可以),动作强劲有力,敲鼓人可正面敲打,或者转身背身敲打,以打鼓人即兴表演而定,旁边另以镲、、小象脚鼓围绕伴奏,众人随鼓声而舞,并随时以“水鼓调”歌唱起来,中间穿插人们“喏、喏”欢呼声,跳舞时成圆圈顺时针方向进行。舞步有“单步踢脚”,间有“原地跨步转圈”、“对跳”等,手自然向上翻腕绕花做“单垫步抬手翻腕”等动作。水鼓舞的群舞动作套路很多,有“鸡跳舞”、“四方舞”、“脚步舞”等,舞蹈中套路还展现了人们从播种、耕耘到收割的农事过程。大水鼓鼓声音色深沉、庄重,气氛很是热烈。瑞丽市德昂族中主要使用的就是大水鼓来跳水鼓舞。

2.水鼓舞推广

德昂族水鼓舞已经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分体现了德昂族人民丰富的舞蹈文化的创造力。除在龙阳节、浇花节和泼水节等本民族传统佳节的文化活动中表演,也在地方政府组织的种种文化活动中频频亮相。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水鼓舞也显示了非凡的身手。地方民族艺术工作者对水鼓舞进行了许多创新,如瑞丽市德昂族青年舞蹈家张荣青和歌唱家张小英编创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水鼓舞《水鼓传情》、《疯狂的嘎奔当》和《水鼓神韵》等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德昂族著名的水鼓舞曲。德昂族水鼓曾参加过“中华鼓宴”,声震上海滩;应邀到港澳参加表演,名扬海内外。在每年的泼水节和浇花节,德昂水鼓队还应邀赴缅甸串亲访友,走出国门参加缅甸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在异国他乡大展异彩,使这一德昂族的文化奇葩,得以在东南亚、南亚传扬,从而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三、德昂族水鼓舞传承的现状和问题

水鼓舞是德昂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民族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德昂族水鼓舞传承面临困境,激昂的鼓声却难以激情擂响。2014年11月~2015年2月间,笔者数次走访瑞丽南桑村、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梁河二古城调研水鼓舞,访谈梁河德昂族学者赵家祥,瑞丽文化馆长、德昂族舞蹈传承人张荣青、张小英、张飞等,实地走访缅北木姐、南坎德昂族村寨,对水鼓舞的制作、传承做进一步了解。目前,在瑞丽市南桑村仅有两位来自异域缅甸的师傅会制作水鼓,正制作大小水鼓28个,发放各村寨,用于跳水鼓舞。

(一)水鼓舞生存环境萎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群中产生和存在的,承载着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在便捷的通信手段和普及的大众传媒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文化趋同明显。因为现在的德昂族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忙于生计难以安居,而且对传统的表演节目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目前会跳水鼓舞的并不多,会制作水鼓的艺人更少。

德昂族传统的水鼓舞蹈都是以村寨为主,规模小,成本高。随着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原住德昂居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婚嫁丧葬习俗均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德昂族分散居住在山区,村寨间地理距离偏远,居民间交流不多,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活动以村寨自发组织为主,受经济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活动进程不断简化甚至消失。在重要的节庆、婚丧嫁娶、传统祭祀等传统文化场景下,民间活动特色亦日益弱化甚或缺乏活动,水鼓舞生存环境日益萎缩。为了保护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化,使之不被湮没和失传,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舞蹈有人传承,水鼓有人制作,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服务。

(二)水鼓舞传承频现危机

德昂族传统水鼓舞属于非物质文化,具有“活态性”特征,主要在水鼓队成员间口传心授,在重要的民俗宗教活动和民间民俗活动等形式中展示并传播。由于传承面窄,村寨间交流不多,水鼓舞技能提升有限,多数本族人员不会跳水鼓舞,也不知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存民间艺人、乐师逐步退出舞台,许多优秀的水鼓文化作品、历史传说、舞蹈技能也将随他们的作古而消失。

由于德昂族总体人口偏少、居住分散,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绝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也间接影响了原住居民,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变化,常见的民族歌舞和民族文化活动已从民间逐渐消失,现代传媒取代了传统的娱乐节目,许多中青年人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现有民间艺人难以安心投入到传统技艺的传承活动之中,年青一代难以认同本民族特色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水鼓舞传承人难以为继。

(三)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

从表象上看,经费不足是德昂族水鼓舞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难题。德昂族聚居区远离城市,又无任何工业或矿产资源,居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生活设施和文化场所、道具不足,难以正常开展各种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严重制约了德昂族民间文化事业的保护和发展。

实质上就是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文化、民族、旅游等众多部门,专项资金僧多粥少。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在落实国家保护政策的同时,缺乏必要的配套资金和措施。仅有的资金难以统筹和规范使用,导致在遗产收集、整理、人员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四、德昂族水鼓舞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德昂族水鼓舞属于非物质文化,必须以人们的生存环境作为依托[5]。水鼓舞反映了德昂族地区人群的生存历史、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等多种内容,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人群中,在原住居民的日常生活、婚嫁丧葬、节庆活动来体现这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参与开发运营。要注重民族社区居民利益的实现,完善利益均享机制,激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和配合,从根本上减少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原住居民的参与能确保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从而在促进当地社会、生态与经济改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开发。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激发本民族人群的自发保护意识。原住居民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只有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才能树立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遗产本身的抗干扰能力。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德昂族水鼓舞参加当地政府的重要节庆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中缅胞波狂欢节的巡游和表演,鼓励参加商业性展示和演出等活动,从而增强社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与传承。

(二)创新传承机制

夯实文化底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德昂族研究会平台,组织熟悉德昂族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专家和学者,全面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德昂族水鼓舞的历史渊源、民风民俗、传承人的基本情况,摸清道具、舞蹈技巧、水鼓传统制作技艺、流程等内容的工作,为水鼓手工技艺提供专业咨询、培训和理论指导,特别是重点关注和扶持传承人及重要作品,激励其作品的创作和创新。

德昂族传统水鼓舞蹈主要在成员间口传心授。在此基础上,重视德昂族“非遗”全方位的教育传承,组织新、老传承人及其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和传习。将水鼓舞等民间艺术纳入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乃至当地高校艺术类的教学之中,在普及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从传习到研究,分层次地培养人才,以利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三)专项保护,市场化开发

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并统筹使用非物质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通过个人补贴、修缮建筑和文物等方式,对德昂族聚居地的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保存较为完整的芒市出冬瓜、帮外、茶叶箐、瑞丽南桑等村寨实现动态保护,鼓励原住居民保护具有民族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和建筑,维持和谐的原始生态环境,保持民族特色浓郁的民居和生活方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德昂族水鼓舞历史文化、重要作品专题宣传片,收集相关历史文物、资料图片,结合影像技术保存至三台山德昂族博物馆中,成为专项文化遗产标本。依托各类节日和重大活动,利用政府及大众传媒平台,包括电视、电台、电影、互联网以及报刊等传播媒介,打造和树立德昂族水鼓舞民族文化品牌,让她们更加贴近大众,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要。

采取企业与传统技艺传承人相结合,传承人与水鼓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出台相关政策,激发社会和个人的积极性,帮扶、培育水鼓舞进行市场化经营,让传承人的技艺能够找到与市场的结合点,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其技艺有延续和发展空间,使文化遗产在原有的生存区域中以活态的形式生存下来。[6]

结 语

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人口较少民族,德昂族传统水鼓舞蹈是德昂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日益流传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传统舞蹈是其活态文化基因,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德昂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德昂族群众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水鼓舞局限在特定的人群中传承,按照德昂族目前的生存现状难以独立承担传承的任务,还需要依托政府的力量,通过现有教育体系进行本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政策扶持实现“非遗”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促进传承体系和协作创新机制的建设,有效应对文明转型期“非遗”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创造各类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1]郭明新.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4.

[2]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意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3]周灿,赵志刚,钟小勇.德昂族民间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4]唐洁.中国德昂族[M].黄河出版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5]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C].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6]刘瑶瑶,杨文法,施玮妮.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0,(3).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Groups w ith Sm all Population under the M util-cultural Background——A Case Study of the De ang Peop le sW ater Drum Dance

ZHOU Ca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De ang Teachers College,Mangshi,678400,Yunnan,China)

Originated in their ancestors life,the water drum dance of De ang people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country.It is themost representative folk cultural activity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De ang nationality,which has come into its presentbeing through continuous review and improvement in their long yearsof life and practice.The paper,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m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water drum dance of the De ang,an ethnic group with small population located in the frontiermountainous area of Yunnan.The practical living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water drum dance are analyzed,and then a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of discussion on theways to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dancemad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De ang ethnic group;water drum danc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G124

:A

:1006-723X(2015)04-0130-05

〔责任编辑:李 官〕

周 灿,女,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研究。

猜你喜欢

村寨文化遗产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无蚊村寨丁屋岭
多元民族
活态文化
村寨——海坪彝寨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