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直拍左推右攻与直拍横打的技战术分析——以奥运会乒乓球赛中柳承敏与王皓的两次交锋为例

2015-02-25曹幸妮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技战术

曹幸妮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乒乓球直拍左推右攻与直拍横打的技战术分析——以奥运会乒乓球赛中柳承敏与王皓的两次交锋为例

曹幸妮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乒乓球直拍左推右攻打法与直拍横打打法同属直拍进攻型打法.以奥运会乒乓球赛中柳承敏与王皓的两次交锋为例,对这两种打法的技术差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直拍左推右攻打法要保持正手进攻强势的优点,加强接发球的进攻率,在相持球环节要抢先发力.直拍横打打法要保持台内球强势和相持球转攻能力强的优点,加强追身球的变化.

关键词:直拍横打; 直拍左推右攻; 技战术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且技巧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直拍左推右攻与直拍横打打法同属于直拍进攻型打法.两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差别.本文以乒乓球项目国际顶级赛事——奥运会中柳承敏与王皓的两次交锋为案例展开研究(见表1).柳承敏作为直拍左推右攻的代表,王皓作为直拍横打的代表,通过对赛事录像进行统计,对二者存在的主要差异主要方面进行分析,为直拍左推右攻打法与直拍横打打法的发展提供参考.

表1 柳承敏与王皓赛事统计表

1直拍左推右攻侧身频率高

分别对柳承敏和王皓两次比赛中正手、反手和侧身使用次数进行统计,见表2

表2 正手、反手、侧身使用次数统计表

从整体上看,王皓和柳承敏在赛中正手、侧身与反手的使用比率上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在反手球的处理上,柳承敏侧身的使用比例较大,而王皓以反面为进攻手段,运用反手的比例较大.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4年柳承敏正手使用次数为75,使用比例近70%,在回击反手位的来球时反手推挡比正手侧身只多出5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8年柳承敏的正手使用比率虽有所下降, 柳承敏的正手和侧身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王皓在先后两次比赛中的反手使用比例都占有相当比重.

在2008年奥运会的数据里正手和反手的使用比例与2004年的数据相比较,有明显变化,柳承敏正手使用比例明显下降,用正手的球少了也就是说他的攻击力下降,整体上给王皓的威胁减少了很多.柳承敏反手推挡的使用比例比侧身多出18分.通过录像观察,柳承敏在发抢段发球后第一板进攻的球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只有王皓主动拉起或劈长后,柳承敏才主动拉出台的长球,在王皓摆短的时候,柳承敏大都采用回摆后抢攻或是主动劈长给王皓反手,这样做的好处是柳承敏不要盲目用正手抢攻,出台了才主动进攻,不出台就先控制再找机会,战术上回旋的空间比较大,不局限于非得上手,避免王皓偷袭他的正手空当.

2直拍横打台内抢攻优势显著

为了研究直拍左推右攻与直拍横打的接发球能力,将接发球环节分解为接发球控制、接发球抢攻、接发球被攻、接发球后抢攻、接发球后控制五种形式[1].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接发球技术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具体可分为两大类:(1)控制性接发球(稳接),分别是搓、摆、撇和切;(2)进攻性接发球(凶接),分别是挑、拧和冲,威胁较大[2].

表3 王皓与柳承敏接发球统计表

如上表3所示,柳承敏与王皓接发球的技术风格有明显的差异,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是通过控制性接发球控制对方上手,为下一板上手创造机会,以此为主要得分手段,而直拍横打打法是以接发球抢攻作为主要技术,通过主动上手来破坏对方的进攻.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代表柳承敏接发球控制的次数比较多,尤其是在主动劈长给王皓的反手位的球很多,这就说明柳承敏对王皓的反面拉球很适应,而且王皓反面拉球质量不高,没有给柳承敏带来威胁,王皓没有发挥出发球抢攻的水平,直拍左推右攻打法在接发球时,多数采用劈长、摆短,用落点和速度来控制对方的进攻,在控制球方面优于直拍横打打法;尤其是在反手位第一板防守的稳定性上,统计结果表明,柳承敏的反手位第一板推挡防守的稳定性要高于王皓的反面横打技术,

而对于直拍横打打法来讲,由于熟练掌握了进攻性接发球技术,在比赛中则多数采用反面拧拉和挑打,尽量在接发球环节破坏柳承敏的发球侧身抢攻的战术.统计表明在2004年奥运会的比赛中,王皓接发球控制的次数是34分,进攻性接发球是24分,由于主动上手次数太少,导致主动进入相持的球数偏少,没有充分发挥出直拍横打打法在相持球方面的优势;而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柳承敏控制性接发球有优势,主要是通过摆短后自己主动上手和主动劈长到王皓的中间、反手,破坏王皓的发球抢攻,这也是王皓在奥运会比赛中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4 接发球技术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4可以看出柳承敏与王皓在控制球的比例上有明显差别,说明(1)直拍左推右攻还是沿用传统直拍打法,以控制球为主要接发球方式.(2)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打法在接发球时更希望从下旋球打起,而直拍横打打法在接发球时更希望从上旋球打起.直拍横打的代表王皓在接发球时经常使用台内拧拉,在2004年奥运会相持段表现失常,主动拧拉后效果不明显,在2008年比赛时稳定发挥了相持段的优势,接发球拧拉效果明显,拧起后的胜率接近50%.录像分析发现,直拍横打在接近网反手位和正手位的短球时,可以分别采用反手拧和正手挑等进攻性技术;而直板左推右攻在回接反手位近网短球时,大多采用搓、摆或者劈长等控制性技术.从表4可以看出,直拍左推右攻和直拍横打的控制性接发球在接发球环节占有很大比重,统计表明,直拍横打运动员进攻性接发球使用率明显高于直拍左推右攻选手.在控制性接发球和进攻性接发球使用率和得分率方面,整体上直推控制性接发球在使用率上高于直横;直拍横打进攻性接发球技术的得分率明显要高于直推.在处理台内球时直推由于握拍的原因,台内球的控制好于直横,所以在接发球控制时比直拍横打更严密.接发球控制得越严密就对后面的进攻和衔接更有利.直横则更倾向于先上手以进攻来进行主动相持.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打法在接发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说明了直拍左推右攻在接发球时更加注重接发球技术的严密、细腻,直拍横打在接发球时更侧重于体现其接发球技术的凶狠、主动.

通过对比2008年奥运会与2004年奥运会的比赛数据,发现柳承敏的各项技术差异不大,其指导思想以抑制王皓进攻为主;王皓2004年奥运会输球的时候,过多地使用摆短,在接发球时指导思想是想抑制柳承敏的进攻,过多使用摆短等控制性接发球手段,把精力主要放在台内球的控制上,接发球主动性不强,未能发挥出直拍横打接发球主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其输球的主要原因.经历了2004年奥运会失败的教训,王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接发球环节上指导思想有明显的变化,减少摆短、劈长等控制性接发球的使用率,避免和对方过多进行下旋球的争抢,通过拉或者拧等进攻性技术,主动形成上旋球,最大限度发挥出直拍横打打法反面可以进攻的特点,2004年奥运会的输球主要是王皓没有发挥出直拍横打反面进攻性强的技术优势.2008年奥运会发挥出了直拍横打反面的技术优势.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对直拍横打打法来说,能否发挥出直拍横打反面进攻性强的技术优势是比赛能否取胜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直拍左推右攻打法来说,接发球能否控制住对方台内球,让对方第一板进攻发不上力,或者直接让对方不能进攻,为自己下一板的进攻创造机会是直拍左推右攻打法能否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接发球是乒乓球技术当中难度最大的技术,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掌握多种实用的基本技术,具有精准的判断能力和调节能力,而且还必须坚决贯彻积极主动上手的指导思想.随着改大球、11分赛制和无遮挡发球规则的相继实施,发球和发球抢攻受到一定的限制,发球质量的下降给接发球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行11分赛制后前三板的争抢更加激烈,主要体现在接发球上,进攻性接发球的比例增大.无遮挡发球规则,使发球质量有所下降,接发球技术成为比发球更容易的得分手段,建立主动接发球意识势在必行.蔡总教练当时提出了接发球“一体化”的观点,并进一步强调了接发球主动得分意识.所谓的接发球“一体化”就是说接发球后以及下一板的衔接要形成一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接发球技术.随着反手反面技术的日益完善,直拍运动员反手位接发球的进攻性得到了加强,并且接发球手段和方法变化更多.这正好符合了现代接发球技术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理念[3].

3直拍左推右攻相持球胜率低

我们一般把乒乓球“前三板”之后的争夺称为相持球,相持球是乒乓球比赛最富观赏性的部分,能真正反映出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实行了无遮挡发球以来,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倾向于使用进攻性的接发球手段,主动形成相持球,使得相持球的使用率大幅度的提高.相持球实力的强弱,对于比赛的胜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直拍横打打法的王皓反面进攻技术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反面的撕、拉、反冲技术能力有所增强.对王皓来讲,如何合理利用反手技术的作用,是关系到其在相持段中取得主动的重要因素.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柳承敏主要是运用正手拉冲后的衔接进入到相持阶段,第一板防守的稳定程度和反手推挡的命中率,是相持阶段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一旦反手失误减少,就会为正手创造进攻的机会.

表5 柳承敏与王皓相持段得分率统计表

如表5所示,从整体上看,王皓的相持段得分率明显高于柳承敏.尽管王皓在2004年输给柳承敏,但是在技术统计数据中,王皓在相持段胜率高出12%,证明王皓的直拍横打打法在于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相持球对抗中还是有优势的,由于2004年王皓在发抢段和接抢段数据都明显低于柳承敏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在2008年奥运会比赛中王皓相持段的优势更加明显,王皓在相持段的胜率比柳承敏多出36%,也就是说只要过了前三板的争夺进入相持段,王皓的优势就非常明显.柳承敏在比赛中进入相持段后压力非常大,进入相持段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失分,迫使柳承敏在发抢段和接抢段要结束战斗,太过迫切的心情,使柳承敏在不是机会球的情况下,加大了搏杀球的运用,在比赛中无谓失误增多,加速了他的输球.通过录像观察,在相持段中柳承敏正手使用率有明显的下降,2008年奥运会比赛中正手对拉的得分率明显降低,在相持段推挡的得分也没有提高,所以柳承敏输掉比赛是和相持段有很大关系的.王皓在2004年奥运会相持段正手的得分率比柳承敏略高,反手的得分率也高于柳承敏,但是还是没有赢得比赛的胜利;在2008年奥运会王皓正手的得分率比柳承敏略低,反手相持球的得分率远远高于柳承敏的得分率.从比赛中可以看出,柳承敏在相持时,总是力争使用正手技术同对方对拉,反手作为一种防御手段,主要用于被动防守或相持;而王皓通常把反手作为一项主要进攻手段直接和对手进行对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相持段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柳承敏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正手必须要在相持段保持很高的得分率.在相持段,直拍横打打法的王皓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反手必须在相持段有明显的优势才能取胜.

参考文献:

[1] 王雪峰.对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4):24-25.

[2] 王樱桃.世界乒乓球优秀直拍反胶男子选手发球技术的量化研究——以第49届世乒赛男单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102-107.

[3] 杨杰锋.从乒乓球“小球”改“大球”看接发球“一体化”[J].辽宁体育科技,2009,(4):66-67.

(责任编校:晴川)

Table Tenni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nalysis of “Left Push Right Attack”

and “Pen-hold Backhand” with Pen-hold Grip

CAO Xingn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Left Push Right Attack” and “Pen-hold Backhand” are two attacking styles with pen-hold grip. This paper analyze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tyles, takes example of two matches between Wang Hao and Ryu Seung-min in Olympics, and makes conclusion that for “Left Push Right Attac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dvantage of forehand attack, enhance attacking after service reception, and strike first during sustained rally; as for “Pen-hold Backhand”,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advantage for short court balls and attack during sustained rally, strengthen changes in body-hit attack.

Key Words:pen-hold backhand; pen-hold left push right attack; technique and tactics

作者简介:曹幸妮(1978— ),女,湖南长沙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 运动训练.

收稿日期:2014-11-24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2-0150-03

猜你喜欢

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东京奥运会谌龙与安塞龙决赛技战术特征对比研究
新兴冬奥项目之混双冰壶技战术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2015年直通苏州世乒赛选拔赛樊振东技战术分析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