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难美类体育课程教学美学渗透的路径选择

2015-02-20陈珍银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学美的教学内容

夏 晟,陈珍银

(1.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0;2.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12)

随着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开展的日益成熟,难美类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在体育项目分类中,表现类项目是技能类项目的下位概念,包括精准、难美两个项群,难美类项目的特点是充分表现完成高难动作及显示人体优美运动的能力[1].如健美操、武术、体操、瑜伽等就属于难美类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关键的能动因素,教师对难美类项目的“美学”理解绝不能仅仅限于“审美”或“美感”,由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只有通过完善心理结构,优化人们对人生的态度,构建健全的人格,才能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包括对美的欣赏、美的创造以及美的判断.教师如何对人的情性施加影响,促进健全人格的建构,变审美活动过程为一种教育性的渗透过程,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性渗透活动,是高校难美类体育课程改革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教学意义重大.

教育研究结果也表明:“教育者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2]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审美元素就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捕捉和把握,并能深入探索审美教学内在的生命性意味.教学中教师的审美修养决定教学的总体方向,同时决定学生有关美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审美修养具体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贯彻.

1 教师审美修养美的渗透

1.1 教师形象美的渗透

难美类项目需要教师在仪表和教态方面做为榜样模范,展示健康之美,教学中注意自身服装的美观大方,身体轻快稳重而显健康,教态自然可亲,优美而显气质,通过“活的形象”“动的画面”使学生去感知、理解,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参与锻炼的愿望.对美的具体形象的潜意识的追求,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和锻炼,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

1.2 动作美的渗透

教师应结合自身美的修养及美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美化自身的教学讲解语言和手势,展示自身示范的动作之美,让学生欣赏和体验难美类项目的节奏美、技术美、和谐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塑造良好的气质.

1.3 环境美的渗透

美学渗透教育寓教于乐,其特点是通过情感、环境的潜移默化来达到目的,教师应结合难美类运动的特性,对教学场地器材给予精心的布置和完善,美化教学环境,如在教室里布置宣传画、人物展示;或将课堂延伸至室外草坪,将难美类运动的魅力与大自然的气息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室外空间的广阔性和无拘束性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使学生在富有审美趣味的教学环境中体会运动之美、身体之美,感受运动项目美的魅力.

1.4 审美视角的美的渗透

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体质、性格、肢体的协调能力、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学生的表现差别明显.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放大优点,弱化缺点,公平公正,让学生在老师赞许和欣赏的眼光中,在公正的教学气氛中不断进步.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动作就是建立在无数次错误动作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会了审美的教师,其目光中的学生没有不美的;反过来,被教师审美目光普照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3].

2 教学内容美的渗透

2.1 挖掘教学内容美的要素

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艺术化地展现出来,把教育教学中美的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使教育教学的内容成为审美对象[4].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将健美操知识、技术与技能转变为审美对象,使课堂变成“美丽的花园”[5],学生通过这种美的教育教学内容的熏陶,就会逐渐形成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能力,对生活产生无限激情.

2.2 审美化组织教学内容

审美化组织教学内容,是难美类项目臻于美的境界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组织处理.大文豪歌德曾经说过:“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是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审美化组织的有效途径主要有:教学内容提炼精简,趋于表述美和简洁美;使教学内容与网络结合,体现形式美、和谐美;教学内容形象化,使课堂生动直观,体现视觉审美效应[6];教学内容揭示动作的各部分联系,体现规律美.

难美类项目教学中与美学存在契合的必然性,充分挖掘教学中美的因素:身体美、运动美、人文美等元素.呈现审美化的教学是教师的任务.对于难美类项目教学而言,要使它获得持续发展的可能,就需要找到学习内容中的审美点,并合理组织这些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审美化教育模式,才会使教学活动富于趣味,从而赋予难美类项目教学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2.3 前沿性与稳定性结合

难美类项目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体现时代特色和人文特色,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同时及时吸收最新的理念及研究成果,使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但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方面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难美类项目美学渗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教学手段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美学渗透效果的好坏.美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美学渗透教育的一部分,得到美化和综合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反过来可以促进美学渗透教育的开展.美国教育专家布罗迪坚定地认为:“使用艺术手段来教授其他学科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使课堂引人入胜,令人沉醉.”美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帮助难美类项目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中的美学渗透[2].

3.1 借助艺术形式美的渗透

难美类运动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借助艺术形式教学,是难美类项目回归自身的一种体现,而且会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教育效果.难美类项目美学渗透教育本身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所以,应该灵活地把艺术创作的规律引入到难美类项目教学中[7].

难美类项目教学中应该借助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丰富地采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借助音乐的艺术形式从整体上加强教学的韵律感和艺术性,营造活跃教学气氛,搭建师生、生生的互动平台.借助舞蹈艺术形式,通过形体训练,美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优美的气质、自信心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借助表演艺术形式,在教学中个人表演、分组表演、集体表演,以及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表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性素材,通过各种角色的扮演,学生亲身体验了美的情感,美学渗透教学手段和方法效果明显[8].

3.2 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实现美学渗透教育的方式之一.美国学者卡罗尔·亨利研究指出:“为了发展有意义的教学,教师需要能够把成功教学的一般方法引入审美领域”“教育者所需要知道的就是美学基本关注的东西,以及如何把它和教学原则相结合.”[3]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让美的渗透在教师的健美操教学中表现得更加自然和谐.

(1)教学语言和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应该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具体来说就是要尽量用最精简的语言,多总结口决,将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提炼出来,这样学生既容易掌握,又赢得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2)示范和非语言表达:教师示范动作要干净、利落、大方、优美、娴熟、准确、到位,要根据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示范的类型和位置,并且讲解和示范要及时结合.而教师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气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学生对教师的非言语评价与对课堂气氛的评价与自我的肯定有较强的一致性[9].

(3)现代教学多媒体: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应渗透到难美类项目教学的环节中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影并茂,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出一种最美、最佳的教学境界,直观地感受到运动的美,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审美的实践以及鉴赏美的能力.例如,利用有关软件直观地创编动作,编辑设计音乐,通过视觉、听觉、思维的结合,体会现代技术带来的美的冲击,利用投影设备和摄像设备,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动作和形象,直观感受、体验和欣赏自己创造的美.

4 多样化教学过程美的渗透

美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升华,升华美则需要一个完整、系统和规律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对过程的设计是升华美的一种有益尝试.

4.1 教学过程中追求美

在信息全球化大潮的带动下,教育的国际化已势不可挡,体育和美学结合的国际化理念已经在当代大学生中打上深深的烙印.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学生们追求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追求健美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乃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潮流.在这种大背景下,难美类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和满足大学生们追求美的需要.

4.2 课外实践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实践活动是难美类项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学生课外的辅导,以及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型的表演、比赛及各种团体活动.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与辅导,激发大学生们的创造热情,通过大学生们自身的运动去展示美、讴歌美、鉴别美、创造美,从而提升大学生们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审美理念.

4.3 背景音乐中体现美

背景音乐是难美类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更好地展现运动美的效果,鼓舞学生的运动热情,特别是能够让师生们得到美的滋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听多种类型、风格的音乐,并伴着音乐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达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和谐一致.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不同节奏、风格、旋律的音乐,使学生理解音乐中各种美的元素.课程中音乐的选择、运用和设计在做到丰富多彩的同时,应不断增加流行元素,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协调、表现该项目的概念,将音乐之美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

4.4 人际关系中交融美

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师生、生生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并在交往活动中遵循的“人-人”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情感性是艺术性的魅力所在.情是教学艺术之魂,理是教学艺术之脉,从情导教、情理交融是难美类项目教学艺术的灵魂,不动情感的教育是绝对没有效应的[10].难美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因素,因而学生对美的感受带有明显的情感体验特征,由情感所激起的冲动是十分突出、丰富和复杂的,教师要抓住情感的规律性,通过教学的美感效应,引导出学生的兴趣、冲动、欲望、情绪、意向,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实现健康和形体美同时,增强对美好人性的认识,增强美的感受和修养,达到身心并育.

5 教学信息反馈美的渗透

难美类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一种整体审美化的气氛和氛围.这种氛围中,师生双方可以自由地进行体育美学渗透教育活动,将体育和美学渗透审美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在教学中,要利用教学效果的反馈,引导学生追求美.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完善身体形态,陶冶情操,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体美,怎么去追求美,意识到只有勤奋刻苦的人才会拥有健美的体态.通过检测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再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成绩评价要突出综合性,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以增加学生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评价.

5.1 情绪信息反馈和谐美

难美类项目教学如果并不是教师在教授,学生在学习,而是师生双方处于一种和谐、平等交流的状态,那么这就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的开端.老师引导学生,反过来学生也积极地影响教师.课堂教学中师生人际关系、教师期望、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目标、群体舆论、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教学环境的布置及其新异程度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需要、意向、兴趣和情绪,教师有必要从学生情绪的信息反馈中理会,捕捉学生对教学中美的感受和体会,从而调整教学的方法、手段,将学生引导至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5.2 游戏精神教与学的合作美

雷纳在著作中这样说:“在游戏中,人世间的现实突然成为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人们随时准备接受游戏中出现的令人惊异的和新奇的事情,进入一个运用不同法则的世界.人在游戏中趋向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脱离了世俗的负担,它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现今的体育教学并不缺少游戏,而是缺少一种游戏精神.教师应该在难美类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一种游戏情境,引导师生进入一种游戏状态,教与学过程中,师生达到“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的境界,使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始终,进入这种状态的学生是自由的、幸福的,是超越功利的.整个课堂中师生双方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教学愉悦之境,享受教学之境中的自由、轻松、和谐、融洽、光明、温暖.学生在游戏精神中掌握了知识,实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教师在游戏精神中完成了育人的使命,达到理性人生与感性人生的和谐.可见,游戏精神充盈的课堂是和谐的、美的,是充满诗意的,存在于其中的师生是自由的、平等的.现实的情景反映,游戏精神就是在教学中教与学相互渗透、反馈,是难美类项目教学中美学渗透的路径设计之一.

综上所述,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取舍,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到课外活动的组织,从课堂教学动作的示范到学生课外创编活动的指导,从教师言谈举止的美的修养到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都必须将美的追求贯穿始终.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李如密.教师的审美素养:教学美创造的精神之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9-31.

[4]周建社.论健美操艺术素质教育功能[J].四川体育科学,2006,(1):22-25.

[5]李育林,庞会岩.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66-69.

[6]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姚侠文.难美技能类运动项目美学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8):35-41.

[8]毕艳霞.浅议高等教育中的美学追求[J].现代教育科学:高等研究,2009,(3):20-23.

[9]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郑丽娟.健美操艺术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体育体院学报,2007,(1):45-49.

猜你喜欢

美学美的教学内容
盘中的意式美学
打破平衡
外婆的美学
好美的雾
纯白美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妆”饰美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