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手法探析——以橘子洲公园景观空间序列为例

2015-02-25张益轩解如水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张益轩,许 蕊,解如水

(1.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3.长沙市园林设计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手法探析——以橘子洲公园景观空间序列为例

张益轩1,许蕊2,解如水3

(1.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3.长沙市园林设计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精神层次需求的提高,城市公园对外开放程度日趋增大,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主题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形式千篇一律,风格混杂.究其原因,主要是景观序列安排不当,没有从人的心理与生理角度出发,未能很好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公园设计思路停留在对国内外优秀作品的抄袭上,公园风格混杂,且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基于橘子洲景观空间序列的深入调查,指出目前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设计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总结了一些创新景观空间序列设计的手法,并提出要注重视觉上的通透性、层次上的丰富性、氛围上的文化性、环境上的生态性和区域上的标志性,建议从上述几方面入手来改良橘子洲公园的景观.

关键词:公园景观;空间序列;景观心理

景观空间序列是人为地将空间构成元素按照一定主题或情节,合理、有序地组织安排,从而将整个主旨场景完整地展现给观者.景观空间序列包括两个序列,其一是风景序列,客观存在的物理物质即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通过人的审美感受,按照时空的秩序的有机排列组合;其二是心理序列,人的心理因为环境中设计安排的各种有序的刺激物,而引起的心理感受,包括压抑、舒坦、激励、安全、危险等,并且通过联想进而感受到的一种意境情趣,好的公园景观不应让观者的心理序列一平如水,而应该跌宕起伏[1].

许多成功的优秀公园案例都是完美地将其主题有序地安排给游客,让人的脚步跟随设计师安排的景物不知不觉进入园林,进而领略公园的主旨精华,而在悄然无息中离开公园,让人流连忘返.公园景点之所以能够完整统一,都归功于充满趣味的景观空间序列,即将“起承转合”的诗法画理运用到公园空间序列的规划中,使得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融合,形成一幅优美绝伦的画卷.

1景观空间序列的意义

1.1 景观空间序列是公园景观完整统一的重要手段

公园景点像是一串珍珠项链上的珍珠,如果没有人为有序地合理安排、串联,人们很难对公园主题有完整的印象,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的错觉与混乱,因此合理的空间序列是公园景观统一性的必要手法之一.

1.2景观空间序列是景观与人的游览心理合理组织的重要手法

设计师们通过对景点的合理安排,从游人的游览路线、游览时间、游览速度及游览视线等方面出发,运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手段,通过景观空间构成要素山、水、植物、建筑之间的相互穿插、交错、叠加等手段,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使游人的心理与感受波澜起伏而不是一平如水.

2空间序列的类型

景观空间由于场地形状或大小、景点安排秩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线型、向心型、分支型.

2.1 线型

多用于场地狭长地带,景点依次排列在线性轴上两侧(见图1),这种场地易于进行空间序列的组织,具有强烈的方向感,但也容易产生单一乏味的感受,因此需要设计师们不断变换线性轴两侧景物与排列方式.多利用景物的穿插交错,使得景观空间不那么单调、一览无余.由于公园一般有多个入口,而线型景观序列又依次排列,很容易导致游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公园而对空间序列产生混淆,比如游人从公园的尾声序列进入,而从起导部分出来,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合理组织公园入口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关系.

图1 线型景观空间序列

橘子洲便属于这一类型的空间序列,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湘江之中,全长约5公里,最宽处仅300米,是典型的线型景观空间序列,根据景观资源分布,将橘子洲分为“一轴四区”,一轴即贯穿橘子洲南北方向的环形道路,也是公园隐形的景观主轴,四区由北往南依次是沙滩公园区、水上运动区、设施服务区、橘洲公园区.四区在景观主轴上依次展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由于橘子洲位于湘江中央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入口仅有比较靠近的两处,都是从湘江一桥上进入公园,因此不存在景观空间序列混乱的问题.但也因为这个原因给游客带来交通不便的烦恼.

2.2 向心型

公园中有一个中心,中心往往是公园的主体部分,使得所有的景物围绕着这个中心而依次展开.向心型空间序列具有内向的凝聚力,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在中心之处,同时环绕的景物空间彼此间相互渗透,隔而不挡或隔而半挡,加强了各个散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之串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2所示.

图2 向心型景观空间序列

比如北京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园子的主体建筑涵远堂及其他亭廊台榭环绕中心池子一周排列,并通过两条轴线控制全局,将景点统一为一个整体,一条主轴是池北边的涵远堂与池南岸的饮绿堂隔岸相对形成南北方向的对景轴,另一条次轴是池西岸的入口与东边的洗秋堂遥相呼应[2].建筑虽多,形却不散,形成“一分植物两分建筑三分水”的完美格局,如图3所示.

图3 谐趣园景观空间序列示意图

2.3 分支型

公园有明确的主轴,是公园的主空间,用于大型集会或活动,其他景点成树枝状散布于主轴两侧,并形成多条次轴,往往将重要的景点安排在主轴两侧,而其他次要景点发散形成次要轴线,是公园的辅空间,主要是私密或半私密空间供人休息或等候,如图4所示.

图4 分支型景观空间序列

3空间造景要素在营造空间序列方面的运用

景观空间序列营造主要是将空间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组合排列;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实体要素和虚体要素.实体要素是客观实际存在的物质,分为硬质实体和软质实体二类,硬质实体主要有道路、地形、景观建筑、小品构筑物等,软质实体包括水体、植物等.虚体要素主要是从视觉、感觉、知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影响人游览心理的色彩、气候、光线、气味、季节等因素.本文主要从实体要素来探究空间构成要素在营造景观序列方面的运用.

3.1 道路

3.1.1道路营造空间序列的作用

首先,道路是组织人们游赏线路的主导因素之一.道路好比是珍珠项链的线,把一个个零散的景点串联起来,通过在道路周边设置坐凳、雕塑等景观小品,控制游人的游赏速度与游赏时间,道路可以结合指示性标牌、铺装、雕塑、植物、园灯等引导人流方向,使人不知不觉中按照设计师的安排游览公园,如图5所示.

图5 道路与指示性标牌实景图

其次,道路本身就是一种空间序列,道路的形式灵活多变,在公园的入口处道路扩展成广场以容纳人流,在水面上道路变化成汀步、木栈道或高架成桥,地势高处则变换成台阶,也可与亭子组合成廊道(见图6-8).道路可曲可直,蜿蜒盘桓的道路给人灵动活泼感,笔直的道路则规整、指示性强.

图6 广场实景图

图7 拱桥实景图

图8 亭子实景图

3.1.2营造景观空间序列道路的设置原则

(1)园路的设置应因地制宜,随地形的起伏景致而变化.

(2)园路的设置应迎合人的心理需要,在公园的入口往往需要宽大的广场满足大量的人流,而在进入景观高潮前,人们需要一段曲径通幽过渡的空间来铺垫突然高涨的情绪,制造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趣味.在高潮结束后,也需要过渡景观,让人回味,而不应戛然而止.在橘洲公园中,人们在参观完毛主席雕像后,心中澎湃的情绪难以马上平静,而问天台与望江阁让人感受到宽阔舒坦的水面,激动的心情才能慢慢平复.

(3)公园的道路应设计成环形回路,所有的景点应安排设置在环路边,而不应该让游人走回头路,重复看过的景观.同时要考虑游人的生理需要,不可一味地让游人前行,适当的坐凳、亭廊是必要的景观设施.

(4)游人在景观空间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道路设计应有所重点,对于平常不重要的景观,可设置一条直路也无须太多休息放松设施,游人一掠而过即可;而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点,园路则可绕其盘桓,让人从各种角度观赏,空间时收时放,利用障景、借景等手法,加大景深与空间渗透交流.

3.2 水体

水体是公园景观构成要素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水既可以是主体欣赏景观,也可以是主体景观的配景.水面的虚实相生是营造景观空间意境以及游人的心理序列重要手段.

在营造景观空间序列时,水体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切忌在公园景观中一味设计大面积的水面,而没有任何岛堤桥等形式的物体分割水面,虽然大面积的水面给人开阔疏朗的感觉,但若大水面没有任何遮挡,空间难免单调乏味,如图9所示.

图9 公园水面景观实景图

(2)公园内水体应形成完整的水系,各水体间应相互联系而不应彼此孤立,人对水体空间的短暂性记忆才能衔接起来,否则对景观整体的感觉只能断章取义,不能完整统一.

(3)水的形式多种多样,公园中应设计多种形式的水景,点线面状形式水体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形式多样的水体才能创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进而使游人的心理跌宕起伏.

橘子洲内虽有大量水体,但形式单一,都为大面积水块,缺少点状与线状水体,并且水体之间毫无联系,很难给人完整统一的感觉.

4空间序列组织手法的探讨

4.1 景观空间序列的层次

景观空间序列是前后有逻辑联系的的整体,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前导—过渡—高潮—结尾.

前导:前导是公园景观的起点,往往需要大广场来满足大量人流进出的需求,并且需要有明显的标志,给人心理暗示——开始进入公园了.前导部分一般需要退后城市主干道几米远的距离,一是避免交通拥挤,二是通过一小段路的过渡,使人从喧嚣的城市环境过渡到安静舒适的公园环境.橘子洲的入口部分是从湘江一桥的中间段沿着蜿蜒的道路步行而下,道路两边插满了小红旗,暗示人们从这里开始进入橘子洲公园,如图10所示.

图10 橘子洲入口道路实景图

过渡:过渡是人们进入景观高潮前的准备,好比一道美味的点心,为后面的主食做好铺垫,过渡空间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景观的过渡部分通常利用各种造景手法,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漏窗、漏墙等,亦或是利用植物、构筑物等的障景使得景观的主体部分若隐若现,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其二,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进入景观高潮前,让游人经过一段狭小、闭塞的空间,使人感觉压抑紧张,为进入主景部分做好铺垫.如方塔园的垂门与堑道,在走进方塔这个景观高潮时,游人需要经过一段狭窄、幽闭的堑道,让观者情绪紧张、压抑,为后面的景观高潮序列做好铺垫.

高潮:高潮是景观的主体部分,人的情感得到升华,所有之前做的铺垫准备心理在此得到了释放.例如橘洲公园,通过前面毛泽东诗词碑、“谁主沉浮”雕塑群等景点的情感渲染,游人心里已经开始暗自期盼快点到达青年毛泽东雕像景点(见图11),等到毛主席雕塑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的情感升华到最高点,很多人在此仰望、照相、写生等.

图11 青年毛泽东雕像图

结尾:结尾是景观序列的终点,是人情感经过高潮部分的升华与离开公园后的过渡空间,结尾空间在景观序列中是必要的一部分,结尾不应戛然而止,让人的情感落差太大.如人们在游赏橘子洲毛主席雕塑过后,情感通过望江亭与问天台景点得到延续,让人流连忘返,耐人寻味,如图12所示.

图12 橘子洲望江亭眺望实景图

4.2 景观空间序列组织的手法

4.2.1视线的组织

(1)视距的控制.视距包括观者与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观者与主体之间的视觉距离.

实际距离是客观存在的空间距离,不同的距离观看景物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根据不同视觉效果设置不同的观看距离.在纪念性景观公园中为营造庄严肃穆的景观效果,观者离主体的距离与主体的高度比率小于1,观者能看到主体的细部,主体的形象产生透视变形,产生宏伟壮阔的心理感受;当观者离主体的距离与主体的高度比率等于2时,观者能看清主体的整体,是较为理想的观赏距离.橘子洲公园中毛泽东青年雕塑前运用草地灌木等阻隔人们进入,从而控制观者的视距,雕像高度约32米,人正常观赏的位置距离雕像大约70米,比值约为2,符合人正常观赏的距离.又如苏州博物馆中缩拟的山石景观,以白墙为背景,设计者通过水的阻隔,使人无法靠近,控制了视距,从而产生了距离美[3].

视觉距离是观者心理与主体之间的虚距离,如光线、雾气、雨水、水面、障景物等影响人与主体的心里距离,若受空间大小局限,比如场地不够大,但为达到相同的效果则可用此法.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常由于场地不够大,但又希望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常将园路设计得蜿蜒曲折,并通过漏窗、门洞等拉远观者心理与主体之间的虚距离,使人感觉园子空间很大,如图13所示.

图13 视觉效果制造手法示例图

(2)视角的控制.空间的变幻常赖于视觉角度的变换,起伏的地形、人为设置的台阶、建筑、构筑物等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在公园景观中,需要为人们提供多种视角观看景物,既要有高到俯视观看全局的平台,又要有低到从各个角度观看主体景观的游线.橘子洲公园中,环绕青年毛主席雕塑的园路让游人能从各个角度观赏雕塑的风采;但公园中缺乏能让人观看江景的视觉平台,没有充分利用江景这一天然优势,并且公园地势平坦,视觉角度单一,导致空间形式单一.

4.2.2路线的组织

路线与景点的关系多样,有路过、穿插、环绕及直等(见图14-17).相应的组合关系创造不同的空间效果,对于平常不重要的景观可采用路过的组合形式,人的视线无须过多的停留;对于需要人停留的景观可采用穿插的模式,比如亭廊作为供人休息的场所,廊架(即路线)与亭子的组合创造出更多的景观空间;对于主体景观,则可采用环绕的路线,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情景欣赏主景,人们视线集中于主景上;而对于需要强调的景观,可把强调的景物置于路线的终点,笔直的路线既引导人们的脚步,又引导人们的视线,如烈士公园的烈士塔等.

图14 路线与景点路过关系示意图

图15 路线与景点穿插关系示意图

图16 路线与景点环绕关系示意图

图17 路线与景点直对关系示意图

路线即是景观,人们在行走的同时感受着道路空间,不同的道路空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道路主要通过铺装、曲直、宽窄、高低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铺装的材料、色彩、纹路给人多样的心里感受;曲直给人以不同的游览时间与速度;宽窄决定人的行为;高低给人不同的视角.

色彩质地多样的道路铺装,曲直交错的道路形式,有收有放的道路空间,高低参差的游览路线相结合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道路空间,从而更好地组织景观空间序列,使得公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渗透交融,更好地诠释公园主题.

5橘子洲公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通过几次对橘子洲的调研,发现主要存在景观空间过于单一,景观场景千篇一律,围合程度高的私密空间或半私密空间缺失等问题,造成游客不愿逗留.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乔木种植零散、无规则,难以形成密闭的私密或办私密空间.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重复性较大,同样质地、色彩的花坛、坐凳、铺装、公共设施等重复出现,使得景观空间毫无识别度,人在景观中获得的信息很少,整个空间显得空乏无味.

(3)地形平坦,一览无余,没有实现空间的“虚实”结合.

(4)古建遗址不对一般游客开放,成为了景观空间的摆设,没有发挥可游可赏的功能.

(5)座位等停留服务设施设置不当.

(6)灌木地被层缺乏,空间大多为林地和开敞草地,使得游人视线停留短暂.

橘子洲作为长沙的城市形象标志,在岳麓山风景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公众休闲的聚集地,在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视觉上的通透性、层次上的丰富性、氛围上的文化性、环境上的生态性和区域上的标志性.这些方面都应该得到政府方面的重视,从人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出发,建设出真正属于人们的公园.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 景观设计学[M]. 俞孔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3]刘滨谊. 现代景观设计(第3版)[M]. 出版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晴川)

Exploration of City Park Landscape Space Sequence Design Techniques

ZHANG Yixuan1,XU Rui2,XIE Rushui3

(1.School of Art, Hainan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0100,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3.Changsha Landscape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 Hunan 410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piritual hierarchy of needs, the opening level of city parks is increasing and they are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apidly. However,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lso worrying: the theme of parks are not clear;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prominent; they are of similar forms and confounding styl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Orange Island landscape space sequence, the paper summarizes some techniques of landscape space sequence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park improvement.

Key Words:park landscape;space sequence;landscape psychology

作者简介:张益轩(1993— ),男,湖南长沙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许蕊(1989— ),女,江西抚州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解如水(1992— ),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市园林设计院景观设计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收稿日期:2015-03-11

中图分类号:TU2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2-009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