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柳属一新记录种——粉枝柳
2015-02-24保尔江阿布都哈米提王兆山赛力克阿克孜木别克张建国
保尔江·阿布都哈米提,王兆山,赛力克·阿克孜木别克,张建国*
(1 新疆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阿勒泰83650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3 哈巴河县平原林场,新疆哈巴河836700)
在研究新疆的柳属植物时,作者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发现了粉枝柳组(Sect.DaphnellaSeringe ex Duby)的粉枝柳(SalixroridaLaksch.)。该种以前在新疆未见报道,是中国新疆的新记录种,粉枝柳组也为新疆的新记录组,本文予以报道,为新疆植物区系研究增添新资料。
1 粉枝柳组
Sect.DaphnellaSeringe ex Duby,Bot.Gall.1:424.1828.
乔木。一年生枝发红色或红黑色,有的小枝具白粉。多数种有托叶;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或锯齿,先端渐尖。花先叶开放,花序圆柱形,无花序梗;苞片2色(或近红黑色),两面密被白长毛;仅有1腹腺;雄蕊2,离生,花药黄色或黄红色;子房有长柄,无毛或有毛,花柱长,通常全缘,柱头细长,全缘或2裂[1-2]。
2 粉枝柳(图版Ⅰ,1~12)
SalixroridaLakschewitz,Herb.Fl.Ross.7:131.1911.
乔木,高8~16m。树干通直,直径甚至可达1~2m;树皮纵向深裂,树皮灰褐色,初生时为灰绿色;枝条细长,深褐色,无毛带有蓝色的粉,或桔黄色枝条无粉;幼枝和芽无毛。托叶斜卵形或肾形,边缘具腺齿;长4~8mm;叶柄长0.8cm;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10~12cm,宽0.7~3.2cm,长是宽的4~4.5倍,边缘具均匀的腺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蓝灰色(苍白色),淡黄色叶脉微突出;嫩叶无毛或初被可脱落的短绒毛,侧脉15~17对。花序先叶开放,花序圆柱形,花密,常弯曲,无柄,基部有鳞片叶;雄花序长1.5~3.5cm,粗1.8~2cm;雌花序长3~4cm,粗1~1.5cm;蒴果可达5cm,花序轴有柔毛;雄花苞片倒卵形,先端锐尖或凹陷,全缘或具腺点,雌花包片长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有腺点;两者先端几乎是黑色的,两面有毛,毛长3~4mm;雄蕊2,长7~8.5 mm,花丝离生,无毛,花药卵形,黄色;腺体1,腹生,长圆形或近方形,长约0.6~0.7mm,短于子房柄;子房长2~3mm,卵状圆锥形,无毛,绿色,子房柄1~1.5 mm,花柱细长,长约1~1.5~2mm,柱头长约1mm,长圆状线性,直立或发散;蒴果4~6 mm,果柄长是腺体的2倍[3]。
粉枝柳生长在河岸,林区山地,沿溪边尤多[1]。是早春蜜源植物,人们从树皮提取水杨苷用于皮革加工,荷兰和远东地区的人们用来制作独木舟[3]。
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1],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4]。中国新疆为新记录种。
3 讨 论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发现的粉枝柳形态特征与苏联植物志[3]、哈萨克斯坦植物志[4]以及Flora of China[1]中的描述基本一致,但该种苞片与各植物志中对包片的描述略有不同,而且各植物志中对包片的描述也略有差异。苏联植物志中,雄花苞片倒卵形,先端锐尖或凹陷,全缘或具腺点,雌花苞片长圆形,锐尖,基部有腺点;哈萨克斯坦植物志中,苞片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锐尖,全缘或具腺点;Flora of China中,苞片倒卵状长圆形,有时基部两侧各具3~4个腺点。而作者观测的13棵该种单株的雌花苞片为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和倒卵形,先端锐尖,苞片基部两侧各具3~4个腺点。在10余个单株中,雄花苞片为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稀凹陷,仅在个别苞片基部一侧会有不明显的2~3个腺点。因此新疆发现的植株苞片与苏联植物志上对苞片的描述较一致。叶片长度和宽度各植物志不同。在苏联植物志中,叶片长10~12cm,宽0.7~3.2cm;哈萨克斯坦植物志中,叶片长4~8cm,宽1~2cm;在Flora of China中叶片长8~12cm,宽1~2cm;而在哈巴河发现的粉枝柳叶片长度3~10cm,宽1~2.5cm,与哈萨克斯坦植物志中描述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接近。叶片长度和宽度的差异,可能与粉枝柳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有关。以上形态特征的差异特别是苞片的差异应与其他分布区粉枝柳进行进一步对比研究。
该种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中、上游及其2个支流,生于河岸及人工渠道岸边,海拔900~1 500m。其花期4~5月,果期5~6月。常与鹿蹄柳(SalixpyrolifoliaLedeb.)、谷柳(SalixtaraikensisKimura.)、蒿柳(SalixviminalisL.)、五蕊柳(Salixpentandra)、西伯利亚云杉(PiceaobovataLedeb.)、疣枝桦(BetulapendulaRoth.)、苦杨(PopuluslaurifoliaLedebour)、稠李(PadusaviumMiller)和准噶尔山楂(CrataegussongaricaK.Koch)等树种混生。根据初步调查,该种在哈巴河县山区分布面积较小,数量少,而且大部分植株断头或树干折断,应加强保护和进一步调查研究。
[1]Flora of China编委会.Flora of China 4[M].北京:科学出版社和密苏里植物园出版社联合出版,1999:120-121.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20卷 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11-313.
[3]В.Л.КОМАРОВ.ФЛОРАСССР(Ⅴ)[M].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СССР,1936:180-184.
[4]Н.В.ПАВЛОВ.ФЛОРАКАЗАХСТАНА(Ⅲ)[M].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КАЗАХСКОЙССР,19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