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实证研究——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
2015-02-24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实证研究——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
王锴,朱国生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要:大学生体育锻炼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但多数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进入大学后不能对自己的体育锻炼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以江苏省S高校为例,基于体育社会学的理论,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指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学校、环境氛围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缺乏锻炼;因子分析;大学生
一、引言
2011年调查表明:与2005年相比,19~ 22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0.23厘米,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0.92厘米,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1.87秒[1]。体育锻炼不仅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视角来看,还具有社会情感功能、保持社会心理的稳定、社会化功能、社会融合功能、政治功能以及社会流动功能[2]。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找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刻不容缓。选择江苏省一所重点本科院校S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并尝试探究其解决方法。当然,对S高校这样一个小范围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正如费孝通先生在调研江村时所言: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资料,是获得真正科学结论的最好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参阅大量“中国知网”(CNKI)核心文献、EBSCO英文文献及其他相关著作,内容包括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问题分析、运动理论以及其他最新研究成果。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范围限定在S高校两个主校区,在这两个校区内采用街头拦人法,于午餐和晚餐两个时间段发放问卷,询问是否为该校本科学生,如是则进行问卷调查。两校区各抽取了400名本科学生,共800人,其中男生360人,女生440人,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率98%。800名学生中大一至大四的人数分别为188、256、226、130,来自17个不同学院。问卷发放前请5位专家对问卷做了效度检验,5位专家均认为问卷有效。并采取重测法,对4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验,计算得皮尔逊相关系数为r=0.803,说明问卷是有效的。对问卷测量值采用单样本T检验,在95%的置性度下得到sig(双侧)值均大于检验水准0.025,处于虚无假设拒绝域,因此接受原假设,即样本中的差异在总体中依然存在,故所抽样本可以替代总体进行分析。
(三)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收集的结果统一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统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以统计分析出的结果为依据,进行整理论述。
三、研究内容
在本次研究的问卷调查中,首先对S高校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统计,以每周除体育课外的自主参与锻炼时间为统计标准,划分为四档,分别为每周锻炼时间小于30分钟、30~ 90分钟、90~ 150分钟以及大于150分钟。S高校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时间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每周自主锻炼时间性别比较表(n=784)
注:T为每周自主锻炼时间,单位为分钟。
将每周锻炼90分钟作为基本达标,小于90分钟的认为缺乏体育锻炼。选取每周小于90分钟的同学共计668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设置问题:“你认为导致你运动时间较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对以下20个选项依次进行1~ 10打分,10分代表完全同意,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20个因素为与专家讨论后得出的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
四、结果分析
总体来看,S高校学生锻炼时间较短,基本处于150分钟以下,多数处于90分钟以下,同时女生锻炼相对于男生较少,缺乏体育锻炼现象较为普遍。根据偏度分析表来看,偏度为负,代表长尾在左,即左偏,反之为右偏。以偏度为依据过滤出偏度为负,即左偏的9个选项,为同意度最高的9个选项,随机编号X1~X9,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634,值较高,Bartlett球形检验中的Sig值为0.00,小于显著性系数0.05,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符合正态分布,适合采用因子分析,其中S1、S2、S3和S4的累计贡献率为68.579%,贡献率不高,提取的公因子方差基本大于0.7。
进行高载荷因素分析,得F1的高载荷变量为X7、X4、X3,命名为“自身因子”;F2的高载荷变量为X6、X9,命名为“学校因子”;F3的高载荷变量为X8、X5,命名为“环境氛围因子”;F4的高载荷变量为X1、X2,命名为“家庭社会因子” 。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五、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子
1.对体育锻炼无兴趣
体育锻炼的兴趣来自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感知享受”(perceived enjoyment)。缺乏兴趣也就意味着缺乏锻炼中的自我效能感和感知享受,即不知道体育锻炼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和在其中得不到快乐。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造成高体育锻炼参与率[3]。而缺乏自我效能感最主要是由于缺少锻炼的次数积累和正确的认知引导,或者说体育锻炼缺乏经常性和习惯性。按照董育平的研究,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或3次以上,每次30分钟者,称为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4]。缺乏锻炼次数的积累使得大学生很难在其中找到快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稳定的体育兴趣[5]。在对体育锻炼无兴趣者的选择访谈中,说出“累”和“烦”字眼的频率相当高,可见很多学生是因为嫌累嫌烦才不能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体育锻炼中“累”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会有受伤的风险。只有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嫌累嫌烦的心态,才有可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才可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感知享受,培养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另外,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还来自对体育锻炼认知不足,忽视了其重要性,造成了态度上的偏差。体育锻炼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不是人的一种本能。Ajzen和Fishbein曾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 planned behavior)。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所体验到的主观控制感共同决定的,主观规范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此观点与符号互动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认为人在确定个体行为上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体育锻炼方面,强调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应是计划好了的理性行为,个体缺乏体育锻炼则是由于认知存在不足,缺少锻炼意向,从而造成对待体育的消极态度和不积极行为。
2.缺乏至少一项专门的运动特长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在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数位进行访谈,并且访问了S高校部分体育老师,从得到的信息反馈来看,因为缺少一项专门的运动特长,学生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运动,不知道到底该运动什么,并且在运动中经常被击败。长此以往,学生便逐渐丧失自信,同时觉得在体育锻炼中找不到任何乐趣,甚至从心底对体育运动有一种自卑感。缺乏运动特长使得体育锻炼在人际互动中失效,个体不但不能从中获得自我身份认同,反而干扰了其过去已有的自我意识,产生自卑和不信任自我的现象,导致个体安全感丧失,从此对体育锻炼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
笔者通过观察也得到印证。在S高校体育馆进行随机实验,抽取10名前往体育馆自主锻炼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询问,发现有7位在运动项目上有一定的建树并且经常进行锻炼。另外3位同学均自认为目前水平一般,但坚信自己只要持续锻炼是会提高的。实际上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也属于自信的表现。
3.个人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
根据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课余时间更愿意做其它事情”在“个人因子”中影响最大。对大学生来说,课业压力普遍没有中学时期重,在缺乏锻炼原因的调查结果中,“课业负担太重”这一项的认同得分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大学生普遍有较充足的课余时间,却很少用来锻炼。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个人的课余时间安排上不合理。现实情况的确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聚会、逛街等,而非用于体育锻炼。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学生认为在其他事情中更能获得超过锻炼所带来的快乐。社会中诱惑太多,许多大学生自制力较弱,再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其在课余时间安排上不合理。
(二)学校因子
1.学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存在职能缺位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机构,对学生的行为导向至关重要。目前由于社会因素的制约,学校的功能主要定位在传授知识上,但是学校的功能远不止此,还包括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人格等。学校忽视体育锻炼,最直接的表现是很少有学校把体育锻炼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一样重要的课程。如今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非常有限,加之学术课程较多,这样就更压缩了他们锻炼的时间。学校忽视体育锻炼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也阻碍了学生社会化的过程,造成学生人格不完整。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美国社会学家米德(Mead)指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可以借助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据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7]。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明显的符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体行为。学生通过学校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方式,决定自身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方式。因此,学校在体育锻炼上的职能缺位将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上的缺乏。
S高校目前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并且只在大一大二开设,开设项目有限,学生选择项目的余地较小。该校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设置了“刷卡制度”,即在学校体育馆设立刷卡点,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体育馆进行刷卡,然后参与锻炼,半小时后再刷一次,方可有效。校方用意虽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同学表示只是去刷个卡,然后过半小时后再去刷一次,有的甚至直接让同学代刷。实际上,学校在体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上并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而是仅仅依靠外界强制手段,使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而被动地参加到锻炼中来,成为被动体育人口[8]。一旦进入高年级,这些强制手段取消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更少。
2.运动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需求
体育器材设施方面的问题是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主要客观原因。据调查,S高校运动场地并不是任何时间都开放,当同学想要去锻炼时却发现场地并不开放,且部分运动场地和器材需要收费使用。通过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锻炼器材“马马虎虎”。在对造成场地器材不方便使用的原因进一步调查中显示,“人多”和“使用条件苛刻”成为了场地器材使用不方便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了所有原因的34%和35%。因此,学生在体育锻炼器材设施上遭遇了“不公”,很难分享到体育设施的发展成果。
(三)环境氛围因子
这里所说的环境氛围是指来自个体自身周围并与之紧密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来自朋友和学校的影响等,是一种无形因素。家庭虽然也与个体自身紧密相关,但家庭在体育锻炼上的功能表现并不明显。
个人参与是个体与环境关系的表现,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提出了“镜中人”学说,托马斯(Thomas)又相继提出情境分析和情境定义的思想,指出个人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不能脱离环境来考虑人的行为。群体中个体的行为既与个体自身的素质有关,又与群体氛围有关[9]。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们自己又构成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其他成员。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合适的运动环境和运动群体。
1.缺乏相对固定的运动伙伴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缺乏固定的运动伙伴的现象很明显。86.23%的学生在锻炼的时候会选择独自一人或者一到两个伙伴,三个及以上伙伴的人比例很小,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偏向于有一到两个伙伴的运动方式。即使这样,在有运动伙伴的人中,近一半的人表示伙伴不固定。缺少相对固定的运动伙伴,一是会让本来想去运动的学生因找不到一起运动的人,很多项目完成不了,只好放弃。二是因为人都有惰性,运动伙伴能够起到一种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的作用。一旦形成一个集体,通过相互交往和引导,形成群体动力,便能很好地影响个体参与度,大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团队性质的运动也可以增加运动的效用,培养合作、互助精神,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2.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较弱
在S高校中,学校在体育运动社团方面数量较少,目前只有足球社、乒乓球协会、轮滑社等少量社团。问卷调查中有95%的学生表示没有加入任何有关体育运动的组织。学校相关体育运动团体较少,且学校对体育类社团的支持度也不太高。据有关学生反映,乒协每年得到学校的资助不到500元,作为一个社团运转一年的资金,通常不够支付举办活动的支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团不得不减少活动。同时整个学校对于体育的文化建设力度依然不够,宣传力度较不充分,体育活动举办较少,很难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锻炼的热情,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可以极大地将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去。
(四)家庭社会因子
调查中,虽然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家庭对自己的锻炼是比较支持和很支持的,却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会定期组织锻炼。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家长基本上都支持自己的子女去锻炼,但多数只停留在态度上,家长很少主动引领他们锻炼。常生教授曾经做过统计分析: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参加锻炼多,学生的锻炼行为阶段也高[10]。可以看出,调查中家庭的支持只是表面现象,缺少实际行动,家长更看重的是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一点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调查中男生选择“家里没有锻炼的习惯”的人数比例远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受到家庭的影响会比男生大。美国学者基廷博士(Xiaofen Deng Keating)通过研究表示,男生在对待外部环境的影响上,包括来自家庭、同学等的影响要比女生显得强大[11]。
我国自古以来盛行着“重文轻武”的思想,在现代可以说是读书比锻炼重要,社会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当代社会看重学生的学历高低,当大学生毕业去社会上求职时,许多时候都是只看文凭,在企业眼里学生们的学历是评价他们能力的唯一标准。真正想靠体育吃饭的人只是少数,在这样的环境下,体育锻炼不得不面临被学习成绩排挤的尴尬处境。
家庭社会因子属于外部环境因素,不过相比于环境氛围因子显得更加宏观,表示了家庭和社会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支持度。家庭和社会在体育锻炼上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个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而认知又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12]。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前文所述之个体认知上的不足和氛围上的缺失,导致第一个链条断裂,而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排斥“体育需要”,造成第二个链条断裂,学校方面的责任缺位和体育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第三个链条断裂。
图1 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示意图
六、相关建议
(一)微观视角
1.个体锻炼动机的激发
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终生受益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保证理论讲授的科学性,让学生认识到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增强体质的手段,而是为身心健康、延长生命、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13]。人是有理性的个体,只有通过干预使人产生行为认知,才能改变人的行为。人们不论应用什么方式进行行为改变都需要通过认知, 所以认知行为改变的原理和策略近年来也广泛运用在锻炼行为的建立和维持上[14]。只有首先具有锻炼动机,才能进一步考虑其他问题。
2.个体锻炼兴趣的培养
学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一技之长,注重运动中的乐趣,使学生能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同时,家庭和学校都应努力形成团队式运动,通过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尽可能保证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逐步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中观视角
1.运动设施的建设
学校需进一步加大对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投入和建设,努力提高已有体育设施使用率,使学生能够有地方、有条件锻炼,分享体育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建议学校免费开放运动设施和场地,并延长开放时间。
2.环境氛围的营造
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增加举办体育活动的次数并提高体育活动举办的质量,提倡“趣味体育”“娱乐体育”。 家长需要积极鼓励孩子参与体育锻炼,营造“家庭锻炼”的环境。通过营造运动氛围产生的吸力,将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宏观视角
1.资金投入
要做到体育锻炼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必须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不管是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还是社会体育人士的培养,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建议政府体育部门转变行政职能,增设专项资金,以人为本,承担体育运动普惠制的责任。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方面的投入,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固定下来。
2.社会倡导
社会应努力改变对传统人才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方面的认可度,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刺激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倡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要努力做到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体育与教育相结合,学生与家长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5]。建议政府增加对体育锻炼方面的投入和引导,媒体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和倡导,使得全民健身真正成为我国社会中的新气象。
七、结语
通过对江苏省S高校800名学生关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揭示了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子”“学校因子”“环境氛围因子”和“家庭社会因子”。对此建议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视角出发,一方面注重学生个体锻炼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运动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和社会倡导。
参考文献:
[1]江苏大学生中健康“废人”增多,体质不及小学生[EB/OL].(2012-02-23)[2014-03-20].http://www.hljnews.cn/fou_jiaoyu/2012-02/23/content_1175972.htm.
[2]仇军,钟建伟.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视域开启与理论溯源[J].体育科学,2007,27(7):46-52.
[3]Sullum J,Clark B, King T. Predictors of exercise relapse in a college population[J].J Am Coll Health,2000,48:175-180.
[4]董育平.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3(3):324-325.
[5]周迎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子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190-192.
[6]谢龙,赵东平,严进洪.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72-74.
[7]刘晖.自我、体育与社会:论符号互动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3):14-18
[8]陈善平,李树茁,容建中.运动承诺和锻炼条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483-1484.
[9]张铁明,谭延敏,陈善平,等.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形成的群体动力效应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4):51-58.
[10]常生,吴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8,15(3):67-70.
[11]Deng Xiaofen, Guan Jianmin, José Castro Piero, et al.A meta-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s[J].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2005,54(2):116-125.
[12]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13]陈进,付贵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体育课改革的相关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3):141-143.
[14]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1-73.
[15]范立仁,顾美蓉,王华倬,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11.
(责任编辑:张杰)
·高等教育·
Factor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Based on the Survey Conducted in S University of Jiangsu Province
WANG Kai, ZHU Guoshe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Abstract: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lways receives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while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have no proper plan of doing physical exercise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college due to family and social influences. Through the survey,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done in S Universi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behavior is decribed and the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students in S University is analyzed by adopting factor analysis and finally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are proposed.
Key words:sports sociology;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factor analysis; university student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2-0113-05
作者简介:王锴(1992-),男,江苏镇江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收稿日期:*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