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对比和手术体会
2015-02-23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妇产科226600
冯 骐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妇产科 226600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对比和手术体会
冯骐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妇产科2266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疗效,总结手术体会。 方法:对近几年来我院采用腹腔镜(腔镜组)和传统开腹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开腹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数据比较,P<0.05,差异显著,腔镜组优于开腹组。 结论:使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卵巢肿瘤疗效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患病率逐渐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病历资料分析讨论,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90例;术前排除黏膜下肌瘤、恶性变等。术前经知情选择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5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手术方法采取椎管内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腔镜组: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先建立CO2人工气腹并维持在12~14mmHg,在脐轮、左下腹、右下腹置入10mm的Trocar,耻骨联合上置入5mm的Trocar,放置观察镜和手术器械及举宫器;先观察肌瘤情况,确定手术方式。径线小于2cm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直接套扎,大于2cm者超声刀凝切+套扎处理;肌壁间肌瘤先用超声刀切开包膜或子宫肌层,凝切营养血管,使用剥离器逐步剥出瘤体,创面出血点电凝后,残腔用可吸收线连续锁边。缝合后腔内打结。标本用粉碎机处理后袋装化取出。(2)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术后常规补液、防治感染、使用缩宫素3~5d。
1.3统计方法文中计量资料组间用t检验,并发症和复发率用χ2进行比较,代入SPSS15.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治愈出院。有少数切口液化和肠粘连病例;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病理无恶性病变,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
±s)
3讨论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而成,与正常细胞突变、性激素和局部生长因子等有关;多见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达20%以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加、腹部包块、下腹坠痛、白带增多、贫血、不孕不育等[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节奏加快,饮食习惯和体检频繁等原因,子宫肌瘤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由于临床症状显著、不育不孕症和恶变可能等原因,较多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一些患者有保留子宫和外形美观的需求,更倾向于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
传统的开腹手术需在腹部做较长的切口,疤痕明显;术中出血多、创伤大、痛苦明显、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易致切口感染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大多年轻患者常不愿接受。腹腔镜手术只需在腹部做几个极小的切口,几乎不留疤痕,一般无切口感染之忧;病变部位通过观察镜放大到屏幕上,术野清晰,在直视下操作,副损伤显著减少;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操作,对盆腔内脏器的干扰较轻,降低了生殖系统的感染率,特别适用于未婚和不孕不育症患者;术中出血少、创伤轻,术后几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恢复较快,降低了尿路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增进了医患和谐。
术前详细检查和评估,排除肌瘤恶性变,做好预案。根据肌瘤的部位、大小和血供分布,确定手术方式和切口;下前壁和后壁的肌壁间肌瘤宜作近宫底部斜横行切口,侧壁者宜作近宫体的斜纵切口,切口应在瘤体最突出表面。较大的囊性瘤可先穿刺抽液,待缩小后再予剜除;术中发现肌瘤体积较大、位置较深、盆腔粘连、可疑恶性、出现副损伤、操作困难时应及时中转为开腹手术治疗。肌瘤残腔仔细止血后,用可吸收线8字型缝合关闭[2];仔细检查有无遗漏的小肌瘤,减少复发。标本均需粉碎后袋装化取出,行病理检查,以免遗漏恶性肿瘤。
综上所述,使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依从性高等优点,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妇科临床开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69-272.
[2]刘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2): 149-150.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9-05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9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