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判断及因素分析

2015-02-22李秉强黄乐娜

关键词: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制造业

李秉强, 黄乐娜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判断及因素分析

李秉强, 黄乐娜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产业梯度转移是我国破除经济发展相对困境的重要举措。构建测度指标和采取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东部向中西部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明显、进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不显著,西部的高端制造业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对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部的用工成本、资本存量、科技投入、经济总量等因素的影响明显,而西部的劳动力数量、用工成本、资本存量、消费额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显著。

关键词:产业转移;制造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失衡较为明显,需通过战略性调整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在1980-2013年间达到了平均9.8%的经济增长,且在2013年人均GDP达到了6 767美元,为避免长期高速发展可能引发的经济硬着陆,经济结构优化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调控目标,而东部转型、中西部提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政府调控和市场行为助推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产业是否发生了区域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一、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判断

对于我国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学者通常将FDI[1]或内资[2]作为衡量指标,或者采取熵值法[3],抑或构建指标测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4-5]。上述研究都只是针对各地区的数据进行了考察,对转移哪种属性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东部不同类型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存在差异的,因而有必要对产业转移的行业属性进行判断。鉴于服务业转移难以有效测度,故下文的分析从制造业层面展开。

为判断东部产业是否向中西部发生了转移,以东部相关指标为基数,构建相对劳动密集型、相对资源密集型、相对高端型等指标。如,指标lmj=mj1/ej1表征中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能力,即中部对东部的相对劳动密集型指标。但是,对高端制造业的相关指标不作深入分析,仅在计量分析时进行评判。为测度是否发生了转向,以中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例,用公式表示为:lm=a+bt.

在具体处理时,将2000年的t视为1,依次类推。如果b大于0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东部对中部的产业转移明显。上述指标隐含一个假设,即扣除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会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与此相似的是,构建rmj=mj2/ej2,lwj=wj1/ej1,rwj=wj2/ej2,gmj=mj3/ej3,gwj=mj3/ej3等指标,用以测度中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西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西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中部高端制造业、西部高端制造业的承接产业转移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假设lmj,rmj,lwj,rwj的变化都是由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起的。在具体分析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研究的时间段为2000-2011年,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界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服装纺织·鞋·帽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高端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界定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产出数据采取了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而没有选择工业增加值,原因在于工业总产值既能反映产出增加值又能表征新增投入额,相对工业增加值而言更有助于说明产业转移动态。在2001-2004年的上述年鉴中没有服装纺织·鞋·帽制造业,同时纺织业的数据在2003年和2004年也存在较大差别,这与我国在2004年对产业分类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关。考虑到随后分析的是各类制造业,由此个别产业统计口径变更对研究结果的总体影响应该不大。此外,部分地区的某些制造行业的产值数据缺失,为便于处理将之视为0。

从制造业的构成看,在2000-2011年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端型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3∶5。考虑到三种制造业比重之和为100%,故随后仅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入手进行分析。从劳动密集型看,东部与全国的平均值几乎重合但近年异化趋势明显,西部最低而中部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中部提速充分挖掘了自身的劳动力优势。事实上,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全国比重的60%以上,但2008年以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是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结果。如在2000年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占全国的比重为69.7%,在2003年达到峰值后呈现持续的下滑趋势,2011年该值仅为61.0%.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看,东部的比重最低,中部其次,西部最高,且中部和西部的该值均在40%左右或以上,显示出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为严重。但是,各区域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在2008年以来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就总体而言,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在不同区域保持了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西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除外。

为判断东部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了产业转移,利用面板数据并采取混合估计模型进行计量,详见表1。

表1 采取区域面板数据得到的产业转移计量结果

注:括号内为P值。

由表1可知,方程Ⅰ和方程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方程Ⅱ和方程Ⅴ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部向中西部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但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显著。对于高端制造业,中部承接东部的相关产业转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西部向东部输出则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西部的高端制造业有向东部转移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西部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为获得更加完善的产业链进而向东部转移有关。但是,考虑到西部向东部转移的高端制造业相对较少,而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较多,故此在影响因素分析中仅考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转移。

二、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影响因素与指标说明

学者多维度分析了影响我国产业转移的因素,如王礼茂[6]认为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是影响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因素,彭连清和詹向阳[7]发现运输成本和基础设施是东部产业向内陆转移的主要原因,陈建军[8]指出市场对产业转移具有巨大吸引力,陈耀和冯超[9]提出中西部应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吸纳东部产业转移,吴勇[2]认为GDP、国内市场规模、承接地基础设施水平、产业政策等会对产业转移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上述研究可知,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故结合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仅对该类制造业进行分析;但是,鉴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由多种制造业合成的,而在相关统计中无法找到与之直接相关的数据,因此,一部分指标采取了区域总体指标,而另一部分指标采取了制造业相关指标,这在随后分析中会进行相应说明。

(一)影响因素说明

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从生产要素、硬环境、市场规模等三方面分析影响东部向中西部制造业转移的因素,并就各因素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1.生产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与区域生产要素密切相关,如劳动力、资本与科技。在具体分析中,选择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科技等指标,分别用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表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越多,可能会越不利于吸纳产业转移,即由于拥挤效应会导致估算出的相关系数为负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能会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由此估算出来的系数应该为负值。中西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水平偏低,因而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实力提升应能为该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明显的示范作用,即估算出来的系数应该为正值。企业研发经费的相对增加可能会有利于中西部高端制造业发展但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导致估算出来的系数为负数。

2.硬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转移,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发展平台也应该是构成硬环境的重要层面。基础设施应该包括水网、电网、路网等层面,但考虑到上述三方面有着较强关联性,故在因素分析中仅考察路网的影响,用公路里程表示。中西部的公路里程越大,越有利于减少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商务成本,即该指标的估算系数应该为正值。通常认为技术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区域技术平台建设的力度,用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示。技术市场成交额相对较大,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可能会越强,这有利于高端制造业而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引入,故此估算出来的系数可能为负值。

3.市场规模。按照引力模型,市场规模对于承接产业转移有着直接的影响。市场规模通常包括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两个维度,因而在随后分析中用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市场规模越大,对于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吸纳能力越强,因此这两个指标的影响系数均应该为正值。

(二)数据与指标说明

相关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年鉴》,研究时间段为2003-2011年。选择这一时间段的原因在于,2002年我国的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保持数据一致而采取了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在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指标,因而2003年的该指标用高等学校教职工数代替。鉴于lm与lw均为相对指标,因而在随后分析中也采取相似的做法,同时分别将lm和lw乘以100。具体做法为,首先将东部各地区的相关数据简单加权,进而将中西部的相关数据除以东部的该平均值。考虑到在后续模型中要对各自变量取对数,故给出如下规定:如各变量小于1或等于0,为便于分析均取值1。关于相关指标说明,详见表2。

表2 指标说明

表2(续)指标说明(系数符号估计)H人力资本水平:用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FI资本存量:用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RD科技投入: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GL基础设施:用公路里程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WJ科技平台:用技术市场成交额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GDP经济总量:用GDP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CT消费额: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以东部的平均值×100表示(+)

三、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考察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向中部转移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1)

将式(1)两边取对数,得到:

lnLMij=lna+αlnLij+β1nWij+χlnHij+δlnFIij+εlnRDij+φlnGLij+γlnWJij+ηlnGDPij+λlnCTij.

(2)

lna用c替代,同时将白噪声置于模型中,则式(2) 可改写为:

lnLMij=c+αlnLij+β1nWij+χlnHij+δlnFIij+εlnRDij+φlnGLij+γlnWJij+ηlnGDPij+λlnCTij+ωij.

(3)

式(3) 即为测度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部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方程。采取与式(3)相似的计算公式,可给出测度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西部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方程。

(二)实证分析

表3报告了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分别考察了中部和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表3 中部和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

注:括号内为P值。

从LM看,科技平台和消费额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扣除这两个指标后重新分析的各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拟合性较好,可用于分析其表示的经济含义。科技平台与中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关联性不大,可能和中部各地区基本与东部接壤且产业基础相对较好,进而在承接转移时不需要较多的技术转让有关。考虑到中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能够满足区域消费需要,因此,从东部承接的相关产业对中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相对不大,在方程Ⅶ中就表征为没有通过检验。从LW看,基础设施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但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而方程Ⅹ的各变量和总体拟合度与方程Ⅸ差别不大,故可将方程Ⅸ作为分析影响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

由方程Ⅷ可知,影响中部承接产业转移因素的弹性系数与理论分析保持了一致,即制造业劳动力数量、制造业用工成本、科技投入等变量的相对增加不利于承接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而人力资本水平、资本存量、基础设施水平、区域GDP等变量的相对增加会产生正向影响。从影响绩效看,中部产值增加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果最显著。此外,用工成本和科技投入几乎有着等同效果,表现为弹性系数基本相同,由此可认为刘易斯拐点引致的工资上升和中部较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生了较大的牵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中部的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对东部产业发展的拉动效应相当有限,如弹性系数分别为0.179和0.130。因此,为加快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中部地区应该在提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效益、适当控制劳动力成本上涨、引导研发经费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改善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出台相应措施。

由方程Ⅸ可知,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只有六个指标与前述分析保持了一致,而科技投入、基础设施、经济总量等变量的影响与理论分析不符。事实上,我国西部的制造业主要是通过资源拉动的。按照上述给定的方法计算出西部的制造业平均构成,可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重在2000-2011年间约为15%,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同期的比重约为45%.如,2000年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比重分别为15.8%和43.0%,而在2011年分别为16.5%和42.3%.由此,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和经济总量增大,可能对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进而导致对吸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相对不明显,而计量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点。西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高端制造业受制于区域发展水平较低,通常难以实现有效承接,由此,科技投入增加会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实证研究也表明了科技投入与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正相关。

通过考察各因素对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发现制造业劳动力数量、用工成本、消费额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大,如系数分别为-0.930、-0.971、0.932,表明西部广大居民需要消费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自有制造能力相对不足,且要将相对过多的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解放出来以提升对东部相关产业的吸纳能力,同时用工成本上升,较显著地影响了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此外,比东部更大力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也会有利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如该变量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625。但是,相对于东部而言,人力资本水平、科技投入、基础设施、科技平台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偏小,如弹性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25。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西部应该侧重于在劳动力成本与数量、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引导产业转型提档等方面出台应对措施。

对比中部和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可知,中部在用工成本、资本存量、科技投入、经济总量等方面的影响明显,西部在劳动力数量、用工成本、资本存量、消费额等方面的影响相当显著,表明两大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上存在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影响因素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如对于科技投入、基础设施、科技平台、经济总量、消费额等指标,中部有两个指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西部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中部三个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指标对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绩效与理论分析相反。

四、结论

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端型,采取相关指标和计量分析在判断我国东部产业是否向中西部转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因素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考察我国产业转移的区域和行业差异性。构建相对型指标,从时间趋势和计量两方面判断我国东部产业是否向中西部进行了转移。从产业转移结果看,中西部承接了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东部承接了西部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转移,高端制造业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基本没有出现转移。从生产要素、硬环境、市场规模等三个维度共九个指标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并采取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影响方向相符(但西部的科技投入、基础设施、经济总量等变量的影响除外),同时中部与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趋同性。中部的科技平台和消费额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西部的基础设施变量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但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而中部和西部的其他变量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参考文献:

[1]韩峰.FDI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中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J].对外经贸,2011,15(12):82-84.

[2]吴勇.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6(3):40-44.

[3]苏华,胡田田,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27(5):41-43.

[4]万永坤.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104-108.

[5]郑耀群,胡新,常芸.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27(5):71-75.

[6]王礼茂.我国纺织工业东、西部合作与产业转移[J].经济地理,2000,20(6):25-29.

[7]彭连清,詹向阳.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区域转移趋向分析[J].兰州学刊,2007,28(9):70-73.

[8]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19(8):37-44.

[9]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8,25(3):76-83.

(编辑:李红)

An Analysis of Judgment and Factors on the Eastern Region’s Industry

Transferring to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LI Bing-qiang, HUANG Le-na

(SchoolofEconomics&TradeManagement,Taizhou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318000,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gradient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hina to break through the relative dilemm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 of constructing measure indexes and making measuremen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fer of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is obvious while that of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y is not distinct, and that the western region’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nds to transfer to the eastern region.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dertaking eastern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ows that labor cost, capital stock,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total amount have an obvious impact on the middle region’s undertaking industry transfer, while labor quantity, labor cost, capital stock, consumption amount have quite a distinct effect on that of the western region.

Key words:industry transfe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5)01-0009-06

作者简介:李秉强(1979-),男,江西丰城人,台州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国际贸易;黄乐娜(1991-),女,浙江乐清人,台州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内外向国际化与中国企业创新战略研究”(13AJY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12YJC790088);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资助项目“浙江制造业转移倒逼经济提档的机理与支撑政策体系研究”(2013QN067)

收稿日期:*2014-12-19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