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宾短语V+N超常组合的制约因素考察
2015-02-21杜文霞
刘 晨 杜文霞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述宾短语V+N超常组合的制约因素考察
刘 晨 杜文霞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V+N组成的动宾短语呈现出不符合语义逻辑的超常组合现象,本文指出这种超常组合现象的存在,或是由于古代汉语特殊表达方式的遗留,或是焦点语义凸显,或是基于认知的语法转喻等语言内部原因造成,或是由于语用频率、语境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述宾短语;超常组合;古代汉语的遗留;转喻;语用频率
在汉语的述宾短语中,宾语在语义上一般指的是动作的受事,但是人们在对述宾短语进行语义分析时,经常会遇到诸如“晒太阳、烤火、救火、养病、养伤、吃食堂、吃大户、睡单间、跑关系、吹空调”这样的结构上是动宾,但语义关系又极为复杂的词语搭配,我们把它们称为述宾短语的超常组合。那么,造成这种超常组合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这些超长组合的动宾短语进行分类,并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其超长组合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述宾短语V+N存在的超常现象
我们把诸如“晒太阳、烤火、救火、养病、养伤、吃食堂、吃大户、睡单间、跑关系、吹空调”这种结构上是述宾结构,但是在语义上并不是通常情况下的动作——受事关系的述宾短语叫作述宾短语的超常组合。
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动宾短语指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述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动语一般由及物动词充当,宾语一般表示的是动作的受事。而我们举的例子中,“晒太阳”的“太阳”显然不是述语动词“晒”的受事,“晒”的受事是人;同样,“救火”的“火”也不是“救”的受事,“救”的是处于火灾中的人;“养病”的“病”也不是“养”的受事,“养”的是处于病痛中的人……所以我们这些不符合通常情况下动宾短语语义关系的组合称为“动宾短语的超常组合”。
通过分析宾语的语义角色,我们把超常组合的动宾短语中动词与宾语的语义关系分为以下几类:
(1)动作与受事:恢复体力、恢复职称
(2)动作与结果:盖房子、写文章、织毛衣、包饺子、恢复健康
(3)动作与时间:熬夜、过中秋、读大学
(4)动作与原因:养病、救火、忙考试、避雨、缩水
(5)动作与目的:打扫卫生、考研究生、排电影票、跑关系、考大学
(6)动作与施事:烤火、来客人、晒太阳、盖被子、吹空调、走漏消息
(7)动作与处所:吃食堂、谢幕、去北京、回南方
(8)动作与工具:照镜子、吃父母、抽烟斗、写毛笔、编柳条
(9)动作与方式:存活期、考笔试、寄航空、坐出租
(10)动作与借代:喝龙井、吃肯德基、吃火锅
(11)动作与容器:买三碗、吃十个、喝两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与通常认为的动宾短语中的宾语主要指的是受事宾语和结果宾语不同,述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是极为复杂的。虽然这并不符合传统认为的动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但在语言事实中,他们却被频繁使用,这就迫使我们对造成这种超常组合的原因进行考察。
二、述宾短语V+N存在的超常现象制约因素
语言之间的搭配的超常组合,这种超常组合并非搭配不当语言不通,而是语言使用者在充分认识语言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有意为之的语言运用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意”导致了这种动宾短语搭配的超常组合,我们可以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其制约因素进行考察。
(一)从语言内部来看
1.古代汉语特殊表达方式的遗留
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人们接受并熟悉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和语言运用规律,又被其言简意丰的效果所折服,所以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创造新的语词时还乐于沿用这类用法。
(1)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搁浅、踏青、恢复疲劳、喜欢清静。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例如,《滕王阁序》中的“四美具,二难并”,“美”指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嘉宾。“搁浅”中的“浅”是一个形容词,处在宾语位置上,而且具有明显的表示物的特征和意义,所以这是沿袭了古代汉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用法。
(2)特殊表达方式的遗留
①使动:淋雨、吹风、晒太阳、烤火、吹空调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宾语可以用“使”提前,即“使NV”。“淋雨”就是使雨淋,“吹风”就是使风吹。
②为动:斗气、殉国、养病、养伤、跑关系、排电影票、打扫卫生
“为动用法”与“使动用法”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也是古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宾语可以用“为”字提前,即“为NV”。“斗气”就是为气争斗,“殉国”就是为国家殉葬。
“使动”和“为动”是古代汉语里常用的两种特殊表达方式,在现代汉语中,人们继承这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些新的表达方式:
第一种,因动[2]:救灾、躲债、请罪、养病
因动就是因为某物去做某事,宾语可以用“因”字提前,表达式为:因N而V。
“救灾”是因处于灾难中而救;“躲债”是因欠债而躲。
第二种,感动:苦热、烦他、心疼他
感动就是主语因为宾语而产生谓语所表示的感情和感受,因某物感到怎么样,宾语N因……感到V,这里的V一般是感觉动词,是一种感受,表达式为:因N感到V。
“苦热”就是因为热感到受苦;“烦他”就是因为他感到烦乱。
第三种,较动(主语):大五岁、高一截
较动就是比较宾语体现出谓语表示的性质状态,宾语被省略了,宾语可以用比……V怎么样(占据宾语位置的形容词),用表达时表示为:比N(补出的实际宾语)V+数量短语。
“大五岁”就是“大他五岁”,比他大五岁;“高一截”就是“高他一截”,即“比他高一截”。
第四种,对动:利国、利民
对动就是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对宾语而言是怎样的,宾语可以用“对”提取,表达式为:对N来说V。
“利国”就是“对国家来说有利”;“利民”就是“对民众有利”。
第五种,给动:漆家具、奶孩子
给动就是动词表示给宾语表示的事物施与某动作,宾语可以用“给”提前,表达式为:给N+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
“漆家具”就是“给家具涂油漆”;“奶孩子”就是“给孩子喂奶”。
第六种,与动:斗牛、泡妞
与动就是动词表示的动作是与宾语表示的事物一起进行的。宾语可以用“与”提前,表达式为:与N一起V。
“斗牛”就是“与牛一起斗”;“泡妞”就是“与妞一起‘泡’”,也就是“与‘妞’泡在一起”。
第七种,涉动:考研究生、烤火、走路、跳水、逃学、去北京、过桥、走师资、剃头
宾语表示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涉及宾语,涉及的可以使动作发生的地点、起点、重点、经过等。例如:
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涉及宾语的发生地:烤火、剃头、走路、站岗
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涉及宾语发生的起点:跳楼、逃学
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涉及宾语发生的终点:跳水、去北京
发出的谓语动作行为涉及宾语发生的经过点:穿小巷、过桥、考研究生、走师资
2.焦点语义凸显
语义凸显策略指人的交际活动总包含着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故意采用委婉、亲密、重复等方式来组织自己的语言。我们讨论的就是通过选取关键信息点,形成语义焦点,从而达到语义凸显的目的。
在动宾短语中,其中一个关键信息点一定是动作行为,而另一个关键信息点可以是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焦点语义凸显=动作行为+动作行为相关的关键信息点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言实例具体来看:
(1)关键信息点是时间:拜年、起五更、闯红灯、熬夜
拜年,拜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年,但拜这个行为发生在过年期间,人们只有在过年期间才会去拜,也只有在过年期间去拜的才叫拜年。拜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一系列的动作,比如买年货、送节礼、拜访亲朋、叙家常等,但是用其中的两点来概括就完全可以表达所有的意思,一个是拜这一动作行为,另一个关键信息点是拜这个动作行为的发生所必需的相关情况。“年”可以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原因。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了想表达的语义。
(2)关键信息点是地点:吃食堂、谢幕
吃食堂, 吃的对象不是食堂,但是这个动作发生在食堂,或者吃的东西来源于食堂。只有在食堂吃或吃的东西与食堂有关才叫吃食堂。吃食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排队、刷卡、打饭、领餐具等一系列的动作,但是用两点来概括就可以表达这些意思,一个是吃这一动作行为,另一个关键信息点是表达者想要强调的。由于“吃”这一动作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如宿舍、餐厅、酒店,但是如果表达者想要强调的是“食堂”这一关键信息点,则必然要在表达上凸显出这一关键信息点。“食堂”可以表示地点,也可以表示来源。
还有关键信息点是工具的,如“抽烟斗、写毛笔、吃大碗、照镜子、吃父母、吃大户、吹空调”;还有关键信息点是方式的,如“存活期、考笔试”;还有关键信息点是品牌的,如“喝龙井、吃肯德基”。这些都是通过选取关键信息点达到语义凸显的目的,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3.基于认知的语法转喻
世界上事物与事物之间往往存在某种联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联系就是象似性。也就是两个事物之间,因某部分外形或属性或是某种特点比较相似,我们就把这种联系叫作象似性关系。我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利用凸现的事物去认识比较隐蔽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的事物。借助象似性原则,我们主要采用转喻和隐喻的方法。转喻就是指依赖于两事物A与B之间的临近性和关联性,把A看作相关的B,是在同一个认知域内的映射,常见的转喻形式主要有:
(1)整体指称局部:挂电话、看报纸、洗头、搬家
挂电话,挂掉的是听筒,而电话指的是包括电话绳、主机等一系列部件的通话装置,这里的“电话”并不是指整个电话机,而是用整体替代了部分——“电话机的听筒”。但是人们不会误解,因为“电话”这一整体相对听筒而言,更为突显,而且它可以很快地激活“听筒”这一部分的概念。因为在人的认知经验里,打电话时就必须要拿起的是“听筒”。所以,“挂电话”用最简洁的语言突显出了显著度高的事物,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局部指称整体:当白领、认识新面孔、雇长头发、选红领巾
当白领,指的是成为穿白色衬衫的办公室职员,这里用衣服的一部分——领子,指称穿白色衬衫的工作。人们不会产生误解,因为“白领”会很快激活“穿白色衬衫的工作”这一部分概念。在人的认知中,“白领”就意味着穿着白色衬衫的办公室职员的角色。所以,“白领”用最简洁的语言凸显了具有特征的事物,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3)事件发生的时间指称事件:熬夜、过中秋、读大学、拜年、起五更、闯红灯
(4)容器指称内容:吃十个、喝两杯、买三碗
“吃、喝”的对象在人们的认知中是已知的,所以说话者只强调物体的数量。
(5)作者指称作品:读鲁迅、听贝多芬、读拜伦
(6)用工具指称整个事件:吃火锅、坐出租、听收音机、照镜子
(二)从语言外部来看
1.语用频率
语用频率就是词语及句式在一定语言材料中运用的次数。在语言运用中,词语、句式的意义会因为其运用次数的多少而受影响。据调查,与消极意义比较,现代汉语积极意义的语用频率要占到全部用例的70%以上,这就是语言的乐观性原则。乐观性原则造成人们词语使用的一种普遍的倾向: 积极评价的词语比消极评价的词语用得更加频繁、多样和随意。[3]这同样也造成了词语的积极语义比消极语义用得更加频繁和随意。
下面,我们运用语用频率制约下的乐观原则来分析汉语动宾词组搭配的超常组合现象,我们可以得出它们只是语面上的超常。
比如,人们常说的“救火”,“火是不能救的”;“救灾”,人们会产生这种疑问 ,“既然是灾难,为什么还要救呢”?其实,人们之所以会产生疑问是因为上述的理解使用都是这些词语的消极意义,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与积极意义上的使用比起来,这种理解使用的频率是很低的。相对于词语的消极意义,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积极意义。这是由于语言的客观原则的制约的影响,因为人类的主导心理是不断追求完善,从坏到好、从丑到美。
2.经济和有效表达的需要
如前文提到,在可以理解的前提下,人们总是倾向于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来提供尽可能多的语义信息,这就是语言使用的经济性。[3]这是言语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同时更是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应当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人们在传递信息时,往往需要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采取最经济的手段来达到交际目的。
可以用一下图式来模拟语言的交际过程:
思想1→语言1→语言2→思想2
从思想1到语言1是发话者进行的活动,语言2到思想2是受话者进行的活动。众所周知,要想达到交际目的,就必须以语言1和语言2基本相似为前提,这也就需要发话人尽可能地采用一些能传达自己思想的表达策略。但是,在可以理解的前提下,人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来传达较多的语义信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促使语言尽可能追求省时省力, 略去一些次要成分,以求言语表达上的言简意赅。
3.语境制约
通常,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要做到“三合”, 即合乎句法规则、语义规则和语用规则。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语境的帮助,不合乎语法规则或是不合乎语义规则的句子人们是不会用的。[3]超常搭配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语言表达手段,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发挥着它的表达作用的[4]。
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词语进入语流,也就进入了语言单位的组合之中,也就有了上下文语境的制约,这种相互制约既有语法关系的制约又有语义关系的制约。类似“喝茅台、吃三碗、吃食堂”等,这些词语都是由于语境造成的,包括上下文语境和背景知识语境的共同作用。由于共同的背景知识语境,“吃”、“喝”的对象只能是食物、饮品之类的,所以“喝茅台”很有可能是“这里有五粮液、海之蓝、茅台等各种酒,你要喝哪个?”的答句。
总之,语言是一种人文现象,是与人的认知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说话人除了构建出一些合乎句法、语义规则的句子, 也会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语用频率、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构建出一些语义关系超乎常规的语言结构。当然,由于语法的稳固性,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语法手段的继承,也是造成语法超常组合的一个原因。
[1]晏鸿鸣.古汉语谓宾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解现代汉语同类之感[J].江汉大学学报,2005,(2).
[2]袁毓林.汉语词义识解的乐观主义取向——一种平衡义程广泛性和一面突出性的策略[J].当代语言学,2014,(4).
[3]曹予生.语言逻辑与语用分析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3).
[4]范晓,胡裕树.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92,(4).
[5]冯广艺.超常搭配[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6]董清洁. 小议恢复疲劳与打扫卫生[J].汉语学习,1982,(3).
2015-09-05
刘晨,女(汉族),汉语言文字专业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