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异化理论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预防模式探析①

2015-02-21苗国厚谢霄男

关键词:异化理论异化大学生

苗国厚,谢霄男

(1.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611731)

异化是人类产生或发明的东西,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反过来支配人类。网络成瘾是一种异化的生存方式。成瘾个体既不拥有一个真实的世界,也不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当今大学生网络的异化现象不容忽视,探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尤为紧迫和必须。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异化理论的指导下作一尝试。

一、异化现象的表现:网络成瘾

网络带给人类的技术革新是空前的,它作用和影响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有进一步加深和扩大的趋势。但毋庸置疑,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的负面作用也在悄然出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最近几年发布的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每隔两年发布一次)显示,2007年,我国青少年年龄在18~23岁网瘾群体所占比重最高(11.39%);2009年,我国青少年年龄在18~23 岁网瘾群体比例最高(15.6%);最近一次,2011年,我国网络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12%,18~23岁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为26.6%,居第二位[1]。从调查数据分析,网瘾大学生是网瘾群体中的主体,且比例呈上升趋势。诺丁汉大学研究网络病的麦克·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2]当前,高校很多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网络正在吞噬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前途和未来。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高校和学生家长都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学生上网成瘾,很多时候高校和学生家长都束手无措,教育批评已无济于事。为此,有些高校不提倡甚至不准一年级学生购买电脑。乍听有些滑稽,但看到那些大学生因网络成瘾而辍学、迷失自我的事件时有发生后,认真分析有其合理之处。由于网络成瘾,有些学生荒废了学业,人人直接交往减少、关系冷漠,导致大学生人格封闭、迷失、分裂,价值观模糊,甚至出现对生命的践踏。网络本来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却阻碍和抑制了人的发展,出现了所谓的异化现象。

二、理论分析:异化理论及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异化理论

异化是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异化问题直到现在都存在。基于此,许多思想家、理论家非常重视,并积极研究异化问题,形成了系统的异化理论体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方位批判了异化现象并深入探讨了产生异化的根源,积极寻求摆脱异化的道路。

从哲学上讲,“‘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因主体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制造出自己的对立面、事物,然而这个对立面、事物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作用反对主体自身”[3]。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最早使用了“异化”这个词。作为一个范畴,著名的哲学家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都曾运用它来阐述、表达自己的理论观点。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把“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当作“绝对精神”自我创造、生成、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来理解。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赫斯认为,资本主义罪恶之源就在于异化,而要消灭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这在当时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解决的办法,他认为,要求助于“爱”[3]。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自身调研,马克思在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是早期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关系的相异化。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深刻揭露,其根源在于私有制,以及人身占有、人身依附。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研究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深入剖析了商品中蕴含的剥削关系,以及因这种关系而带给人们的扭曲倾向,形成了“物化理论”。他认为,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由于受外界的控制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个体的人也被“物化”了,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对于解决办法,卢卡奇寄希望于人的总体性,以及发挥艺术在克服异化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进入20世纪,异化深入到由于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而导致人的生活的新困境。在卢卡奇之后,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海德格尔和萨特等转向对技术的理性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扭曲。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吸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对大工业社会下的异化作了更为细致的探讨,指出异化的普遍化和大众化。马尔库塞说,整个社会是病态的社会,由于机器地位的上升,人开始失去了社会生产中原有的中心、主导地位,完全被束缚到机器体系中去了,也失去了自由。马尔库塞指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之所以会出现对劳动现状的满足感,这是因为这种劳动为大规模的发泄爱欲与冲动提供了机会。”[4]16弗洛姆说:“异化现象在我们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几乎是无孔不入,麻木的人们却并未发现自己的创造者的地位而将自己当作‘机器人的奴隶’。”[4]30机器的推广运用,使人失去了社会生活中心的地位,人自身卑微感和无能为力感大大增强,孤独的难以忍受,使人们选择了逃离,甚至是退缩、放弃。根源在于人们内心的恐惧与孤独。对于解决的办法,弗洛姆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以及积极地以爱去工作。

从以上分析得出,异化产生的原因是当时不合理的现实社会、人性的弱点,以及技术的不可或缺性。其解决办法为,重视对社会的改良,对人性的关爱,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积极融入现实社会。

(二)网络成瘾的原因

基于以上异化理论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网络成瘾是一种技术异化,机器控制了人,左右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人格和行为的异化。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是不和谐的现实社会。现实社会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甚至是残酷的。目前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是建国以来人的思想最为开放、也最为活跃的时期。连续30多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掩盖了许多问题。经济增长一旦放缓,使一直压制的矛盾、问题如井喷般出现。就如同一辆路上奔驰的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靠着惯性、驾驶员的狂喜,也许没有觉察到什么问题,但汽车一旦减速或停下,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会竞争的加剧,人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减少。各种观念、思潮交锋,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价值取向多元,导致思想混乱、对错难辨,再加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疏远,制度的不完善,教育的脱节等,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面对困难,就选择了自认为是“心灵的乐园”的网络空间。

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是人自身的弱点。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本身没有价值取向。就像一支枪,掌握在好人手里可以维护和平,掌握在坏人手里就可以杀人行凶。关键看使用它的主体的价值取向及生活习惯。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正如弗洛姆所说,人们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迫使人们选择逃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证明这一点,而且将生理上、安全上、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作为基本的需求。现实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时,就导致了内心的恐惧与孤独。网络虚拟社会正好能切合和满足人们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的需要。即使意志力很强的人,一不注意也会在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满足和刺激中慢慢消沉,最后成为网络的奴隶。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洞察社会、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自身存在好奇心强、涉世不深、控制力弱等特点,在网络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网络成瘾的直接原因是网络易让人获得快感和满足。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社会。现实中的一切都能在网络空间中找到对应的存在,而且网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式。而网络交易、网络交流是每个网民都会参与的,人们可以真切体会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和快捷,进而把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理想的状态。但现实中,人们不可能不会遇到挫折、打击,而网络成为“疗伤”、“放松”的良好去处。由于网络具有虚拟现实、互动性、感观性特点,个体通过上网可以获得情感、心理上的释放和慰藉,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设计人生,可以成为国王,可以成为战神,可以成为“高富帅”或“白富美”,可以轻松获取现实中难以得到的快感和满足。久而久之,网络就如同空气一样,一刻也不可或缺,成为一种人们无法操控的“异己的物质力量”,通过绝对化的快感,支配、宰制人们的意识,从而摧残、践踏人们的生命[5]。

三、预防模式:教育、疏导、监控、制度“四维一体”建构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使命,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分内职责。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完全消除异化是不可能的,网络成瘾也是这样,只能降低异化的程度,减少受异化的数量。因此,面对网络成瘾这个问题,我们坚持“防治结合,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重在预防上下功夫。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矫治对策方面的研究也不少,但大多缺少学理支撑和可操作性。从异化理论的分析中,我们找到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对于现实社会,高校自身能够做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对于人的自身弱点,高校更要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的控制力和心理素质,做好“免疫”工作;对于网络的吸引力,高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要利用监控和制度手段约束大学生。同时,借鉴异化理论提出的消除异化的相应对策,笔者尝试从教育、疏导、监控、制度四个维度,构建高校“四维一体”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模式。

(一)强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

学校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安排专题或必讲内容,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给学生心理健康调试的相关技巧和知识。围绕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这一主题开展讲座、报告、交流会、榜样示范、警示教育活动等课外教育活动、党团组织生活会。创新开展网上思想教育,要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网站上设置学生科学上网、使用计算机等相关教育栏目。

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大课堂,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洞察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抵御网瘾的能力。社会实践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组织参观考察。结合教学课程特点可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墓、博物馆,观摩法庭审判,参观监狱,深入车间工厂、生产一线等。二是开展志愿服务。结合各种节假日,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以及“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可利用假期、周末组织学生开展专项调查研究,要求学生在活动期间撰写实践心得,实践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

(二)注重疏导,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心理疏导。网络成瘾本质上是心理问题。要依托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中心要选择一套较为科学的心理测试软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把那些有抑郁、网瘾、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的学生筛选出来,进行重点跟踪和心理疏导。学生培养管理单位要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配备专兼职的咨询老师,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回答,进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作用,采取心理开导、“一帮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对沉迷网络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个人谈心、交流来让学生敞开心扉交流,说出内心的不快和问题,进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公布留言信箱、QQ 等联系方式,多渠道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相应辅导。

切合大学生需要,转移其注意力。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6]。学校要结合学生身心的特点,开展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类活动,让学生有事做。一是与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结合起来。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其在这些岗位上,开展调研及相关日常工作,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结合每学年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的相关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调研、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献爱心”、525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在参与这些文体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监控,避免大学生无节制上网

学校监控。学校要在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安装游戏监控设备,管理人员通过监控设备,发现有同学长时间打游戏,要问清情况,必要时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监控大学生沉迷网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条件允许时,教师应在班上进行点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那些经常上网的同学,进行说服教育。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宿舍和教室,查看学生就寝和上课情况,做好针对性帮扶教育。

学生间监控。成立由学生自愿组成、自主管理的心理协会。协会主要开展心理卫生宣传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通过自律委员会的查寝、查操等方式,发现沉迷网络的学生,及时报告老师。此外,发挥学生之间的监控作用,促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四)严格制度,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严格校规校纪。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严格学生作息时间,对于无故不上课、不按时作息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要按照相关条款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针对学生维权意识增强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执行中,要以事实为依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坚持以“治病救人”为目的。

制定《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行为规范》等制度。制度一般指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具有强制力和约束性。有了制度,就有了标准和尺度,便可有章可循。因此,在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上,我们可通过制定《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来使这项工作长效化,促进工作良好开展。在制定时,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和大学生的实际,充分调研,广泛收集、听取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并对拟定的制度进行论证、评估。

[1] 2011年网络青少年网瘾报告发布[EB/OL].(2012-08-07)[2014-02-10].http://d.youth.cn/shrgch/201208/t20120807_2337374.htm.

[2] 周静.上网谨防“网瘾”病[J].微电脑世界,1999(2):54.

[3] 曾庆发,商卫星.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7.

[4] 霍学敏.从“商品物化”到“个体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逻辑和历史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 郗戈.游走与沉溺:“网络成瘾”的异化生存方式[J].人文杂志,2010(6):11.

[6] 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J].河北法学,2004(1):17.

猜你喜欢

异化理论异化大学生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另类解读——基于“历史本质性”的视域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
城乡结合部居民生活异化可能性和必然性探析——基于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探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