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音声概览(中)佛教的分布
2015-02-21文/董宸张晨
文/董 宸 张 晨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音声概览(中)佛教的分布
文/董 宸 张 晨
云南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五个主体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主要分布于滇南、滇西南地区。其中傣族是信仰南传佛教最早的民族,同时构成信众的主体。其他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通常在宗教文化上与当地的傣族共通,基本都使用傣文经书,会讲傣语。随着传播发展,南传佛教文化尤其是仪式音声已带有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且在活动规模、繁简程度上有所差异。
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这些区域内的傣族人口占全国傣族总人口的80%以上,也是这些地区的主体民族。信奉南传佛教的布朗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昂族、阿昌族主要聚居于德宏地区,佤族主要聚居于临沧沧源县阿瓦山地区。另外分布于滇西阿佤山的部分佤族和临沧地区永德县的部分彝族也信仰南传佛教,但人数极少。
根据分布区域的地理状况,信仰南传佛教的傣族都处于北纬25°以南的低纬度地区,通常是在500至1300米以内低海拔的河谷、平坝或半山坝地区。通常临水而居,处于怒江、澜沧江流域范围内,周围植被繁茂,山川秀丽,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从其历史文化来看,傣族被记载为“百越”族群的后裔,“百越”族群分布在今天的浙、闽、粤、桂、滇等地,甚至在东南亚一带的广大地区范围内都有他们的足迹。历史上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由于分支众多,因此被称为“百越”。傣族聚居的大部分地区自东汉就归属于中央政权管辖,并自公元八世纪起,先后属于南诏地方政权和大理国管辖,但在民族和宗教文化上则与其他地区相异。公元13世纪起,元、明都在傣族地区设行政单位管辖。西双版纳的傣族被称为“傣泐”,“泐”在傣语中有“高贵、纯正”之意;德宏的傣族称为“傣讷”意为“上面的傣族”;临沧地区的傣族分为三个支系,分别为“傣楞”意为居住在上方的傣族,东为上,是原本就定居在此地的傣族支系,“傣德”意为居住在下面的傣族,西为下,是后迁徙而来的傣族,“傣来”意为居住在山上的傣族。
除傣族外,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则属于典型的山地民族,通常分布在海拔约1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根据民族分布的地理区域,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与傣族相邻,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而历史上从属于傣族土司政权管辖,民族间必然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于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与傣族的地理自然条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交往从属关系的差距,使得傣族坝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等山区民族形成影响。他们往来频繁,形成了以傣族为核心的交往依赖关系,互贸互补、穿傣装、讲傣语,甚至德宏州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由于受傣族文化影响较深,被傣族称之为“傣撒”;缅甸掸族和德宏傣族则称德昂族为“傣亮”、“傣累”。
自南传佛教传入后,傣族依照巴利诵经内容创立了拼音文字,几乎全民都信教。因此记载、翻译经文自然就成为傣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南传佛教从傣族地方向外发展传播,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的信教地区基本都使用傣文记载的巴利语、傣语经书,诵经时双语并用。而讲经说法时,则会有僧侣将傣语经文翻译成本民族语言,以便教化信众。在此过程的发展、影响下,自然而然形成了以傣族为中心的南传佛教文化圈。
南传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境内后,与本土文化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宗教体系。目前在我国云南省南传上座部佛教中,存在有“摆润”、“摆多”(也称“多列”)、“摆奘”、“左抵”四个教派,教派产生于泰国、缅甸。其中润派分布极广,几乎遍布云南信仰南传佛教的地区和民族。摆多教派分布较广,信仰民族有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分布在德宏州各个地区,临沧地区的耿马县孟定镇。信仰“摆奘”教派的民族主要是分布在德宏州的潞西市、瑞丽市、陇川县、迎江县等的傣族、阿昌族,通常认为与摆多教派较为相似。由于信仰区域交混、佛教活动相似的缘故,该教派的戒规相对摆多较松。“左底”教派,由于戒律极严格,加之一些历史因素,导致僧侣和信众越来越少,目前在中国境内已少有踪迹。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