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十三)
—— 匈牙利留学杂记
2015-02-21范哲明
文/范哲明
多瑙河在静静地流淌(续十三)
—— 匈牙利留学杂记
文/范哲明
曾经旅居异国他乡的人,在他们回到自己原来生活中去的最初那段时间里,心里常常会萦绕着一缕对旅居地淡淡的思念。尽管这种感受远不及旅居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思乡之情那般浓烈,但却时时在你的心底泛起阵阵温馨,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情结”吧。也就是出于这样一种情结,我把自己3年前那段留学生活中依旧清晰地留在脑海里的部分回忆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以便许多年后再拿出来读读,修补一下由于脑细胞衰竭造成的记忆残缺,使得这段难忘的经历能够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那段留学生活中,我当然也遇到过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但那都是些过后能让人理解的小事。我也不愿像某些同胞那样,遇到矛盾就上升到捍卫民族尊严的高度来看待,从不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在别人的家里偏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忘了谁是主谁是客,到头来只能是往自己的脸上抹黑。不过有一种轻蔑曾刺痛过我,让我至今难以释怀,简单地写下来,作为结尾的思考。
和许多在匈牙利生活的中国人一样,我从不感到我们低人一等,虽然中国人还不是很富有,但也决不比匈牙利人贫穷许多。不少匈牙利人非常钦佩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羡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因而对在匈的中国人比较尊重和友好。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期间,那里的匈牙利同行给我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尽管马札尔人不是那种情感外露的民族,但是他们的良好教养使得他们面对外人时会表现出足够的礼貌与尊重。可是一旦和他们谈及音乐与音乐创作的时候,我时常会从他们的神情和语气中感觉出一种不经意的傲慢,但是在他们与德国、法国、美国甚至于日本的同行们谈经论道时却从来见不到这种从骨子里飘出来的优越感。开始时我真是想不明白,因为马札尔人给我的印象并不是那种崇尚物质、追求享受、嫌贫爱富的势利民族,艺术家们更不会以财富来作为自己判定尊卑的标准,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在我这个中国人面前很自然地摆出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难道是我过于敏感?
是许多场合不断带给我的感悟使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晰——在李斯特博物馆的客厅里,在巴托克旧居的庭院中,在柯达伊学院的大门前,在里盖蒂、古勒达哥这样一些当今世界著名的作曲大师出现在李斯特音乐学院音乐厅的舞台上时那经久不断的如潮掌声中,就是因为享誉近代乐坛的音乐巨匠中有多位出自这个中欧小国,所以当今的匈牙利乐者面对那些来自他们认为音乐文化整体水平仍很低下之国度的同行们,自然而然地会显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于是我会自问,2 1世纪的世界级作曲大师中会有我们中国人吗?—— 希望会有。(连载完)
(责任编辑 李浩)
(责任编辑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