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责任

2015-02-20方,彭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

訾 方,彭 蓉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陕西 西安 71007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理应主动肩负时代重托,承担历史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大学文化,蕴育大学精神,推动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这是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大学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体现。

一、教育与文化的统一:以文化人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宽泛,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广义概念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各种制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也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先贤对文化的概念早有论述,《易经》中就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记载,“以文教化”就是文化的内涵,体现和强调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教育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活动而存在的,是人们传递知识、发展认识的实践。从广义上讲,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在汉语中,“教育”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关于教育,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学者都给出自己的定义,比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强调“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由此,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文化由人创造并通过教育实现承续和创新,教育则从文化中汲取内涵和获得延展,其过程即以文化人。文化与教育层层相因、息息相连,相互包含、相互作用。文化的传统、性质、内容和水平制约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具有保存维持、选择整合、传播创新文化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即是以文化人的过程。

以文化人的关键在于以何“文”和如何“化”。这里的“文”,可以理解为教育范畴中的知识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中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化”即为教化,是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各个方面。在现有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把各种知识的“点”以方法的“线”组成学习的“面”,然而缺少文化脉络的贯穿,这个“面”将因缺失一个重要维度,而终难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的传授需要有一个载体,它是附在文化上的,没有文化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积[1],应包含智育、德育和美育,是对文化中的知识(理智)、价值规范(意志)和艺术(情感)的认知、理解与养成。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大都是重知识而轻文化,重智育而轻德育美育;在大学中又偏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专业特性,尤其是在理工科大学,重视科学技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文化潜移默化的滋养。缺失文化的教育,是失败和可悲的。按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学生有可能会缺乏信仰、精神迷茫、没有思想。这与大学培养价值观清晰、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以传统、现实和发展中的文化的优秀基因熏陶、教育和影响学生,避免“失去灵魂的卓越”[2],是当今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学界相对统一的认识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按照组织文化学的“洋葱理论”,在表层的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外显的物质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等资料、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处于过渡层的是制度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的模式与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是大学文化的支柱;而居于内核的是精神文化,包括历史沿革、办学传统、受普遍认可并遵循的观念、意识与信仰,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只是大学文化的支撑和映射,真正起引领、导向和定位功能的是大学精神,它是大学文化的内核。

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高地发展成为智力、经济与文化的综合体。体现一所大学历史和地位的不是她有着怎样的校园和建筑,而是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和实践中所积淀而成的理想追求、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综合,具有专属的特点和基因,展现一所大学的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大学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特定群体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也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与影响力。人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看到它的历史足迹与现实追求,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也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综观国内外一流大学,可以得到深刻印证。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以真理为友”。其校长谈及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发展下去,就是它倡导学术自由,能让最佳的思想家聚在一起,给他们思考的机会,并传播自己的观念,从而产生最佳的思想。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强调不仅要重视教授知识,更要重视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并将人文科学传统作为根本途径,倡导师生从人文精神出发多方面服务社会,因而耶鲁学生社会责任心相比其他同类大学的学生要强,学生在医院、学校、老人院做义工的占80%以上。牛津大学有着鲜明的独立自治的传统,秉承独立的精神气质,800 多年来,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全面发展成为牛津的人才培养特色。文化融合和学术自由是剑桥最傲人的精神标志。剑桥没有大门、没有围墙、没有篱笆,科学和艺术交融,开放和文化融合,培养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罗素、培根等大师泰斗,培育了63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校训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倡导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利益而发现和应用知识”是其中心使命。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代代清华人保持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清华还在“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中继承发扬科学和实干精神,形成一代代清华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特质[3]。北京大学诞生于民族危难之时,从一开始就担负着“爱国、救国”的历史使命。“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传统和“思想之自由、独立之精神”的北大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为北大人打下了鲜明的文化烙印。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提倡“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形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尽一己职责”的“求是”校风,延续至今,浸润师生。

上述实例,印证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对于大学自身发展的深刻影响和深远意义。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认为:“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4]。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大学文化积淀着其最深层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包含着其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一所大学特有的精神标识。因此,大学应构建兼具植根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大学精神,做好文化的选择与扬弃、兼容与创新,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发展,推进社会进步。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用了上千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汲取古今中外的有益文明成果,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炼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3 个层面24 个字,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信念,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因而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持久的精神感召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在高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对大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大学教育不仅在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在于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6]。“育人为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大学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样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精髓。大学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证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确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要把爱国民主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贯穿于教育过程,激励学生、培养学生、成就学生,使他们胸怀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研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的教育离不开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背景,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更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特别是蕴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这些重要特点和优秀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需要深入发掘和弘扬。大学只有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并将其精华融入教育体系,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求真育人,传承创新。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以“优先关注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以“为真理而献身”为核心的独立精神,大学文化应该体现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坚守、对真理和学术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科学的崇尚和探索。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交流和碰撞集中的地方。在各种文化思潮中,既有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也有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甚至有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大学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坚持主流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社会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青年学生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他们乐于接受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引领文化时尚和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中往往发挥着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是时代文化的活跃创造者。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在文化选择中自觉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紧密结合起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勾画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已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成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我们要按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切实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底蕴、塑造中国风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7]。大学代表着知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应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胸怀,不仅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沟通与对话。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承续历史传统、植根育人实践、秉持开放包容,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撑,努力把我国大学建设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

[1]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胡显章.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杨福家.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内涵[J].现代教育论丛,2008(2).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6]周远清.文化的教育·教育的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7]朱善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N].人民日报,2014-06-17(7).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留白”是个大学问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大学》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