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创伤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5-02-20朱兆洪吴文锐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贴膜压痕水疱

丁 柱,朱兆洪,吴文锐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采用负压吸引结合生物膜技术处理软组织伤口的治疗方式。2010年以来,我院应用VSD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不能一期闭合伤口的患者,共收集病例86例,通过临床应用与观察,发现VSD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病例共86例,均来自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21例;年龄15~60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6例,机器及重物挤压伤17例,钝性挫伤8例,其他5例。伤口污染严重,有皮肤缺损,面积5cm×8cm~25cm×50cm,平均15.2cm×25.7cm。

2 材料 VSD材料(型号:HHVD-2800A2):包括海绵敷料,多孔引流硅胶管,管内置有冲洗管,生物半透性粘贴薄膜,配件盒内含延长管、单通或多通接头、断流器等;可调式无油电动吸引器(7A-23D型)。

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及时清创,有骨折患者行相应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术中彻底清除异物、坏死和失活组织,敞开所有死腔。清创后再次彻底消毒、冲洗创面,在VSD公司人员协助下设计VSD敷料覆盖形状,对边缘深及皮下的创面将VSD嵌入皮缘内(嵌入创面式VSD安装),对存在挫伤的创面将VSD覆盖于创面之上(非嵌入创面式VSD安装),对深在的腔隙将VSD填塞至最底端,VSD皮肤间缝合数针固定,常规贴膜、安装断流器,连接负压源,观察密闭性和冲洗管是否通畅。

术后负压值在0.04~0.06kPa。术后每日冲洗2次,每次生理盐水250mL,缓慢滴入冲洗。持续负压引流6~8d后,揭开VSD敷料,根据情况行二期手术。如分泌物仍较多,需再次行清创、封闭负压引流或换药。

4 结果 86例中26例VSD边缘与皮肤接触缘出现压痕并水疱。出现压痕和水疱的病例均为“非嵌入创面式VSD安装”,敷料边缘和创面周围皮肤接触并缝合固定,敷料边缘硬化明显。15例前臂、小腿环形包裹患者出现患肢疼痛,环形敷料包裹时尤其严重,甚至出现远端麻木、苍白,经过减少负压吸引压力,调整敷料和贴膜张力症状可缓解。3例创面不平整患者,出现敷料接触死腔内坏死物及炎性分泌物存积。所有“非嵌入创面式VSD安装”病例,敷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硬化并导致局部不适,硬化程度和安装方式、冲洗方法及冲洗量有关。“嵌入创面式VSD安装”病例的VSD敷料硬化较轻,或没有硬化。凡是较长时间缺少水分灌流的部分,均会出现硬化。

讨 论

近年来,VSD广泛用于治疗开放创伤不能一期闭合的创面,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部分VSD从业者及医生对其特性认识不足,对创面的特点未能充分了解,临床应用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VSD的临床疗效,甚至导致治疗失败,增加病人的痛苦及医疗费用。

VSD与皮肤接触缘出现压痕和水疱,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局部软组织薄弱是基础,硬化的敷料边缘和过高的敷料与皮肤间压力是外因。小腿胫骨内侧面、前臂远端等软组织少,皮肤与皮下活动度小,容易出现压痕及水疱。负压引流时负压值设定过高,敷料安置方法为非嵌入式覆盖,周缘固定缝线较紧,贴膜时绷得过紧,肢体术后肿胀增加了敷料与皮肤间的张力等因素,可造成硬化的敷料压迫皮肤并出现压痕和水疱。根据以上可能因素,笔者在之后的临床应用中将压力调整至0.02~0.04kPa,甚至0.02kPa以下,无张力固定敷料及贴膜,尽可能采取嵌入式安装敷料,充分冲洗预防、减轻VSD敷料硬化。经过调整,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VSD敷料环状封闭创面,如果贴膜及敷料过紧,负压吸引可对肢体形成绞勒,影响患肢血运,可造成患肢疼痛、麻木,术后患肢的肿胀将加重这种影响。因此在使用中应为肢体预留足够的空间,负压吸引的压力也不宜太大。一旦出现此类状况,需要采取去除贴膜、调整VSD敷料位置、重新贴膜等措施,以达到缓解肢体缺血的目的。

VSD敷料下出现组织坏死及炎性分泌物存积,主要是因为清创不够彻底,形成新的死腔。同时创面不平坦、冲洗不充分、炎性物质形成黏性膜封闭VSD敷料的组织孔致引流不通畅也是可能的因素。临床上笔者采取应用修剪VSD敷料垫平创面、额外创面下置管加强创面冲洗等方法,取得一定疗效。

VSD硬化是临床最常出现的问题,多发生于边缘、创面之外,“非嵌入创面式VSD安装”病例硬化严重,如冲洗不够、创面渗液较少,也会在敷料中部和“嵌入创面式VSD安装”病例中形成硬化。硬化的原因应该是敷料水分太少。敷料硬化可导致创面过度干燥、引流效果差、患者不适感。既往也有应用VSD后创面处于干燥和缺氧状态导致肉牙组织生长缓慢的文献报道[1]。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间断吸引、充分灌洗敷料及创面的方法,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出现贴膜被胀起而失去封闭性,需要补贴膜等情况,并且创面灌洗时需要时刻观察,操作繁琐。

综上,VSD是治疗开放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对不同创面如何更好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尚无统一标准。引流通畅、充分,创面柔软、湿润,不影响或少影响创面之外组织是应用的根本要求,临床中需要分析具体情况,减少、减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不足。

[1]王彦峰,陶世明,陈务民,等.应用医用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复杂感染创面[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14(5):312.

猜你喜欢

贴膜压痕水疱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准静态纳米压痕的理论基础与数据分析
某贴膜机设计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准静态压痕力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压板损伤分析方法
星形轮压痕作为喷墨打印机个体识别依据的实验研究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