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药治疗
2015-02-20张玉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新郑451100
张玉珍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张万明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药治疗
张玉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张万明(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存在着再狭窄、血栓形成及心血管内皮损伤等问题,且患者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和代谢紊乱术后没有很好的解决,寻找PCI术后有效治疗方法十分重要。结合临床观察,重点围绕PCI术后中药治疗冠心病优势、抗凝血、调整脂肪和糖代谢、血管内皮和炎症因子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说明PCI术后中药治疗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中药;可行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应用越来越多,PCI非想象中的完美,其并发症分为心脏相关性和非心脏相关性。PCI之后存在再狭窄、血栓形成及对心血管内皮损伤等问题,术后双重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大规模长时间使用,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且PCI没有解决冠心病形成的高危因素,寻找PCI术后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法显得十分迫切。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和抗凝血功能已有研究,对PCI术后中药治疗可行性作一综述。
1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1.1中医整体观,辩证施治
内经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其克在血脉”。此外,内经还指出“心主脉、诸血者皆属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形不止”等。对心血管的认识,素问中也有类似记载,比如:“心主身之血脉”。中药治疗冠心病,《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血症论·脏腑病机论》等古文献均有记载,虽未明确提出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但治疗心痛类药物一直沿袭至今。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中药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采用多靶点、多途径、全方位的整体调节[1]。
冠心病属于一种“胸痹”病症,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中药活血化瘀是一种综合调理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疏通血脉,消除疼痛。中药治病五脏兼顾整体调养,赔补人体阳气,可使人体阴阳平衡,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体质的增强[2]。此外,中药治未病,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中医辨证施治思想对PCI术后治疗有指导意义。
1.2中药经济实惠,副作用较少
西药的药理作用单一,长时间服用可造成对肝肾的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部分药物价格较高,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使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中药治疗冠心病除药材来源广,经济实惠等特点,在药效上比较稳定,毒副作用也比较小,病人依从性高[3]。
2中药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探究
2.1抗凝作用
PCI后针对血管壁损伤、微血栓形成、血小板凝聚、亚临床血栓等问题,要长时间用抗凝药物。西药价贵、副作用明显,而中药有良好抗凝血效果,且病人依从性好。通过对中药红花注射液研究发现,红花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红花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凝聚、纤维蛋白溶解性增强,以使血栓溶解和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4]。
2.2调脂作用
PCI解决了局部血管狭窄,但对于病人脂肪代谢紊乱无帮助,且术后继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调控血脂在适当的水平,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眭湘宣等给予冠心病患者柴陷汤加味治疗,实验室检测,治疗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5]。有作者探究多种药材组成的降脂胶囊对老年冠心病血脂异常的影响,也得到同样的结论[6]。
2.3改善体质作用
相关临床观察表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性,比如:痰湿体质会增加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些冠心病患者属于斑块体质,体内易出现斑块和血栓。PCI术后对于这种体质的病人,不改变其体质状况,仅在治疗上通过稳定斑块和溶栓等方法,不是长久之计。中药对于调节这种病人的体质,就有独到之处。茯苓、人参、干姜等常用于各种体质的平日调节,且长时间使用,一般不会毒害身体,中药用来改善病人体质是一良好的工具[7]。
2.4对糖代谢异常的调理作用
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高血糖与冠心病之间可能存在着共同的发病基础,两者之间相互影响[8]。PCI术后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并没有解决,高血糖仍是病人冠心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吕伟通过对复方丹参滴丸在降糖方面的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组其血脂、血糖水平、C反应蛋白等相比对照组则有极明显下降,同时复方丹参滴丸在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9]。
2.5对血管内皮的作用
PCI术后血管损伤,中药可促进血管内皮修复。尤其PCI后冠脉严重狭窄又不能再次手术时,中药血府逐瘀汤有良好作用,可促进血管再生、修复和心肌耐受缺氧。血府逐瘀汤是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桔梗和牛膝组成,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四逆散疏肝理气,合用共奏理气活血功效。高冬等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1.25%、2.5%、5%的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诱导处理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采用Boyden小室迁移法和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通过酶联免疫法和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论为血府逐瘀汤上调VEGF-VEGFR2,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部分说明了药物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10]。在正常条件下培养鸡胚绒毛囊膜血管,中药血府逐瘀汤有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和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11]。因此PCI后再次血管严重狭窄,手术无指征,选择中药修复血管内皮是一个较好方法。
2.6对炎症介质的作用
炎症因子能促发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赵保家观察清热渗湿之功效的通脉颗粒对冠心病相关炎症方面影响,发现该颗粒能降低趋化因子-1及趋化因子-1受体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12]。在探讨益气活血补肾的温肾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中,发现该药能够降低超敏反应、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有力地证明此方剂具有抑制炎症、稳定斑块等方面的作用[13]。
3PCI术后的局限性
3.1治标不治本
临床上不管是裸支架还是药物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概率可达20%。临床实践凸显出介入治疗的局限性,介入处理只是局部严重狭窄的重要血管,且用于介入治疗血管仅仅占很少的部分,其余血管的病变依然存在。尤其是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的基础疾病和高危因素,PCI技术不可能涉及,虽然PCI解决了局部狭窄血管,但是病根未除,术后再发血管狭窄和斑块就难于避免。中药在PCI术后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介入治疗“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3.2病症持续进展
胡涛等发现PCI术后,血液中的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降低,从而促使冠状动脉内膜增殖形成新的病理变化[14]。异体置入不仅引发机体相关的免疫排斥反应,还会破坏相应部位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促使各种凝血因子和粘附因子的释放,增加了血管壁血栓形成的概率,近远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相应升高,PCI术后病理生理持续异常,促进了病症持续进展,将再发血管狭窄。中药具有拮抗这种异常病理生理发展的作用,有作者将冠心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用正常西药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果显示心绞痛症状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率,后者明显优于前者,说明中药在治疗冠心病和减缓病症上有极其重要价值[15]。
3.3忽略西药副作用
近年来PCI术后大规模应用证实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因此成为PCI术后常规治疗方法。药物对肝肾有毒性副反应,且双重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副作用会随着病人年龄增大而不断增加。中医认为这些药物属寒凉之品,无疑加重了对正气的损伤以及对胃的损伤。胃壁有神经感受器,当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刺激可诱发和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泌,使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提高了微循环障碍和心肌损伤、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PCI只是解决了血管狭窄的局部问题,西药作用单一性也只能是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对于发生冠心病的综合高危因素,PCI术后依然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和一种药物具有多方功效优势,可在PCI术后得以完美运用,从发病机制上着手,中药能有效解决PCI术后面临的问题。由于对西药崇尚和其副作用被忽略,医生用药倾向以及中药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中药在PCI术后应用还未被普遍认可。在中药治疗冠心病研究中,药材配伍不同、有效化学成分研究不足,加上中药成分繁杂性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治疗冠心病的进展,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面临巨大挑战[16]。随着科技发展,临床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结合,给PCI术后中药治疗带来广阔前景,更会给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匡微, 李建军.近10年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6(11):1323~1325.DOI:10.3969/j.issn.1672-1349.2008.11.033.
[2] 徐智, 高静.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 26(4):34~35.
[3] 殷沈华, 唐德才.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运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2):500~501.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3.02.128.
[4] 万先惠, 秦亚利, 颜涛.红花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 2011, 39(6):109~110.DOI:10.3969/j.issn.1002-2392.2011.06.044.
[5] 眭湘宜, 晏建立.柴陷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J].中外医疗, 2010, 29(20):145,147.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0.20.107.
[6] 吴同和.降脂胶囊对老年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7] 常章富, 乔延江.浅论中药与体质[J].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12):958~960.
[8] 于会宁, 张迎怡, 丛洪良.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减低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0, 26(1):30~32.DOI:10.3969/j.issn.1001-1439.2010.01.009.
[9] 吕伟.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1):105~106.
[10] 高冬, 焦雨欢, 武一曼, 等.血府逐瘀汤诱导内皮祖细胞参与缺血区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32(2):224~228.
[11] 高冬, 吴立娅, 焦雨欢, 等.血府逐瘀汤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杂志, 2010, 51(5):457~459.
[12] 赵保家.通脉颗粒对PTCA术后再狭窄及相关炎性因子MCP-1、CCR2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13] 华青.温肾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14] 胡涛, 郭文怡, 贾国良, 等.血管内皮细胞及功能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J].中国综合临床, 2001, 17(4):242~243.DOI:10.3760/cma.j.issn.1008-6315.2001.04.001.
[15] 黄深荣.和胃降浊中药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指南,2013,11(31):330~331.
[16] 罗太敏, 李晋奇, 童荣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29(2):332~335.
[编辑]一凡
[引著格式]张玉珍,张万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药治疗[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36):63~65.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36-0063-03
通信作者:
[作者简介]张玉珍(1991-),女,主要从事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张万明,459375620@qq.com。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JX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