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病统一于《内经》之卫气营血
2015-02-20龚轩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龚轩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伤寒、温病统一于《内经》之卫气营血
龚轩(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主要论述了卫气营血在伤寒与温病中各自的内涵、区别、联系及其对后世的意义,认为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六经与卫气营血同源异流,互为补充。提出了应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实践中将伤寒与温病的理论统一,融为一炉。
[关键词]伤寒论;温病;卫气营血;寒温统一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外感疾病的治疗树立了标杆。明清以来,温病学说兴起,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自此,学术界对伤寒与温病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笔者认为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六经与卫气营血同源异流,互为补充。
“卫气营血”在《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论述,其意义是指人体内某些正常物质与功能,而《伤寒论》则开始将卫气营血的病理引入外感热病的领域[1]。温病学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将卫气营血的意义加以引申和发挥,创造性地用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进而作为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依据。卫气营血理论在《伤寒论》与温病中均得到了应用和发展,故笔者试通过分析《伤寒论》与温病中卫气营血的各自内涵,进一步探讨二者的联系、区别及对后世的意义。
1《伤寒论》中卫气营血的内涵
1.1人体的精微物质与正气
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如《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如《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营卫之气皆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仲景承内经之旨,创造性地将“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贯通于《伤寒论》全书,并具体地运用于辨证论治中。如其创制的桂枝汤既可外调营卫,又能内和脾胃,以资营卫之化源,使源胜而流自通。再如小柴胡汤主治邪入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其中柴胡透半表半里之邪于外,黄芩清热于半表半里之内,生姜、半夏和胃,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全方扶正祛邪,不损脾胃。纵观《伤寒论》113方,大枣、甘草用之最广,或扶正祛邪,或补中益气,或缓和药性,均以保胃气为要。
此外,仲景也反复论述失治误治的后果,旨在强调祛邪不伤正的治则。如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与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提示中阳已虚者,不可妄用清法或汗法,以免变生它证。这些都是对《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思想的体现与发展。
1.2借“营卫气血”阐述病机
《伤寒论》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53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95条)。营卫为水谷之气所化生,并行而不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相互为用,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气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功能的发挥需要与营气相配合,方能维持正常运转。仲景抓住营卫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阐述太阳病病机——营卫不和,而不仅限于中风汗出证治。或营气和,卫客邪;或卫受邪,营阴弱;或营卫俱受邪;如35条麻黄汤证,31条的葛根汤证,以及大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等都是营卫不和的体现。再如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其证候病机是邪热肆虐营卫,邪热乘卫气行于内而迫津外泄,其治当清泻营卫邪热。
《伤寒论》中关于以“气血”阐述病机的论述更是贯穿全书,或隐或现,内容丰富。如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的桂枝甘草汤证;再如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噫气不除的旋覆代赭汤证;更如158条胃中虚,客气上逆,干呕心烦不得安的甘草泻心汤证。以上都是误用或过用汗、吐、下三法耗损心阳与胃气的结果,是用气的病理变化来解释心悸、呃逆、脘痞等证候。
至于用血的病理变化来反映病机的例证亦不少,如106条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的桃核承气汤证;再如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当归四逆汤证,即是对血虚血寒与血瘀血热这一病机的体现。更为经典的则是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摶”的论述,它充分地反映出正邪斗争这一基本病机,是仲景借用“卫气营血”阐释病机的有力佐证。
2温病学中卫气营血的应用
2.1指导临床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适用于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卫气营血作为指导温病辨证的纲领,其作用在于对温病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所反映的临床表现进行划分,以区别其证候性质,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
Kaldi语言模型由于其内部表示为有限状态转换器,因此要求将上述工具所训练的ARPA语言模型转换为特定于解码的二进制格式[16]。为此,需要使用了工具arpa2fst、fstcompile和多个Perl脚本等一些实用工具对ARPA语言模型进行格式转换。
卫分证见于温病的初期阶段,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伴少汗,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叶氏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温病初起邪气多侵犯肌表,与卫气相争,卫气不得泄越则外热,卫气郁而不能温养肌腠则恶寒。气分证大多继卫分证之后出现,以但发热而不恶寒为特征。热传气分,由于病位不同,所反映的证候亦有差别。如邪热壅肺,则见咳嗽,气喘;热扰胸膈,则见心烦,懊恼;热结肠腑,则见潮热,便秘。热郁胆经,则见口苦,胁痛,寒热往来等。邪入营分,多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绛谵语。血分证病情深重,多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和严重的神志改变。如高热,吐血,衄血,便血,溲血,发狂,四肢抽搐等。若热邪久羁,耗劫肝肾之阴,则会出现手足蠕动甚或瘛疭等证。
2.2阐释病机病理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提出:“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出之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疫邪结于膜原,与卫气并,因而昼夜发热”“营卫运行之机,乃为邪之所阻,吾身之阳气,为邪所遏,故为热矣。”这是以营卫的病理变化解释温病的发病与寒热证候。
再如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第9条“风温证,身热痰咳,口渴神迷,手足瘛疭,状若惊痫,脉弦数者,此热劫津液,治以息风清热。”及第11条“风温证,身大热,口大渴,目赤唇肿,气粗,舌绛,齿板,痰咳,甚至神昏谵语”,则是对热盛津伤风动,气血两燔的具体论述,充分反映了温热病邪耗气搏血的特点和伤血动血的病理变化。
2.3识别轻重传变
温病过程中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反映了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阶段及其传变。因此,明确卫气营血的界限及其传变规律,对于判断病机的浅深轻重,掌握疾病的发展转化趋势,至关重要。
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即是对卫气营血证候的浅深层次的概括。一般而言,卫分证病位最浅,病情最轻,以肺卫为主,属于表证范畴。气分证表邪入里,正邪交争剧烈,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如肺,脾胃,肠,胆等,病情较复杂,程度较卫分证为重。邪入营分多以神志变化为主,而血分证病情深重,每见心肝肾等组织脏器的病变,若治不及时,则危及生命。
上述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一般传变过程,即由卫分传入气分,进而深入营分、血分,也称“顺传”。它体现了温病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到深,病情由轻到重,机体由实到虚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病邪因素,机体状况及治疗方法等的影响,温病的证候传变也可出现“逆传”。即有发病即从气分或营分开始的,有先见营血分症状而后转出卫分的,有营卫通病,气血两燔的。
总之,卫气营血的传变并不固定,可以顿挫不传,可以依次顺传,还可骤变逆传。各个类型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所以,只有掌握了卫气营血的病机特点与证候表现,才能识别传变过程,正确地指导辨证施治。
2.4确立治则治法
叶天士根据卫气营血的浅深层次,提出了不同证候类型的治疗大法。即“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卫气营血四大证候类型,不仅有浅深轻重之分,而且病机亦有差别,治疗上需各循其法。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其证属表,治宜发汗解表,用辛凉轻剂。邪入气分为表邪已解里热已炽,治须清气泄热,不宜过用苦寒沉降之品,以免邪热内伏不易透达。邪入营分,而未见耗血动血之变时,仍应立足于透热转气,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用药宜在清营中配伍轻透邪热之品。一旦邪入血分而出现热盛动血或阴伤血耗之时,就需采用凉血散血之品以除血分热毒,滋养阴血,消散瘀滞。以上就是卫气营血不同证候的治法。
3《伤寒论》与温病中卫气营血的联系与区别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邪相争破坏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必然引起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病变[2],从而产生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因此,无论是《伤寒论》还是温病中的“卫气营血”,都是指人体在致病邪气作用下,所导致的卫气营血某一部分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根据卫、气、营、血病理改变所反映出的不同临床表现,探求其内在病机变化,进而推断其轻重传变,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亦即“审证求因”。
笔者认为,《伤寒论》非伤寒之专书,六经非专为伤寒一证而设。诚如柯琴所言:“不独六经各有伤寒,且各有杂病。故不论何种疾病,似皆可为六经所统摄。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病立法也。”仲景虽未明确提出系统的温病辨治纲领,但是关于温病的治法早在《伤寒论》中就有散在论述。如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即是对温邪初入肺卫症候的描述,并强调忌用辛温发散及苦寒清泄之法,以免引邪入里,出现热盛津伤动血之证,这已经对温邪传变的过程做了简要概括。再如白虎汤治疗气分热盛,竹叶石膏汤用于热盛津伤,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均可治疗湿热下痢,均为后世温病医家所沿用。
另外,卫气营血只是划分了温病的大致阶段,在每个阶段还有具体的类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等。以湿温病为例,其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期虚则病在太阴,即叶天士所谓“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病在二经之表,多兼少阳,病在二经之里,多兼厥阴。而温热病亦每兼少阴,盖少阴不藏,木火内燔,风邪外袭,表里相应,故为温病。
综上所述,伤寒中也有温病,温病中亦有六经,二者同源于《内经》,均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作为生理病理基础。温病只是对《伤寒论》关于外感热病理论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使其完整化与系统化,它始终未脱离《伤寒论》的理论范畴,二者只是在病机的论述上有所侧重,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发展。
4对后世的意义
伤寒与温病虽然存在不少差异,但彼此并不矛盾,二者都是以《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及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逐步发展而来。六经辨证是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二者都可指导临床辨证,用以说明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及传变规律,为确立治法提供依据。二者对疾病的认识只是侧重点不同,可以相互补充。
作为后学,笔者认为不宜将温病与伤寒对立开来,而应勤求古训,博采众家,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实践中使伤寒与温病的理论融为一炉,这样才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立勋.略论吴又可和张石顽对卫气营血辨证学说形成的贡献[J].中医杂志,1983(7):4~6.
[2]宓金华,姜晓红, 陈华钧.中医药知识工程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10.
[编辑]方多
[引著格式]龚轩.伤寒、温病统一于《内经》之卫气营血[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36):60~62.
[收稿日期]2015-08-16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5)36-0060-03
[作者简介]龚轩(1983-),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基础教学、研究与临床工作,gongxuan@yangtze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专项)课题(2013CB53200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指导性项目(A312311);长江大学发展基金(8012500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