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Paget’s病的钼钯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2015-02-20严君随县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随县4315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年36期
关键词:放射学乳晕湿疹

严君 (随县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 随县431500)

汪兴龙,夏玉明 (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湖北 随州441300)

杨光平 (随县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 随县431500)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乳腺Paget’s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约占原发性乳腺癌的1.0%~4.3%[2],常与乳腺内的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伴发[3]。目前钼钯X线检查是乳腺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4]。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X线及病理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病资料,均为女性,单侧发病。年龄35~59岁,平均50.7岁,其中30~39岁1例,40~49岁3例,50~59岁5例。临床表现:1例仅触诊扪及肿块,无明显乳头乳晕区病变,8例乳头、乳晕区瘙痒、潮红,乳晕区皮肤粗糙增厚,反复糜烂、结痂,呈湿疹样改变。3例患者乳晕区有小红色丘疹,4例触诊扪及肿块,2例严重者乳头部分或全部缺损。病程最长者达5年余,最短者1年半。术前钼钯X线诊断:4例BI-RADS 4级C,5例BI-RADS 5级。

1.2 方法

采用北京海恩康公司HAWK-2M型高频乳腺医用诊断X线机,焦点尺寸为大焦点0.3mm,小焦点0.1mm。投照条件为26~35kV,40~90mAs,采用富士CR-IR356计算机X线成像阅读器系统,巨峰3m竖屏显示器,均行双侧内外斜位 (MLO位)及头尾轴位 (CC位)摄片。

2 结果

采用美国放射学会2003年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标准[5],规范乳腺钼钯X线报告,减少影像描述的混淆。

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8例占88.9%,乳头凹陷呈“漏斗征”3例,乳腺实质内见肿块3例占33.3%,肿块边缘呈星芒状或分叶状2例,边缘模糊1例,其中肿块伴可疑恶性钙化1例,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1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伴恶性钙化1例,乳腺实质内可见恶性或可疑恶性钙化6例占66.6%,其中仅单纯恶性或可疑恶性钙化4例,均呈节段性分布。

术前钼钯X线检查:8例提示为乳腺Paget’s病,1例提示为乳腺恶性肿块。

病理检查:1例单纯Paget’s病,3例导管原位癌伴Paget’s病,5例浸润性导管癌伴Paget’s病。

3 讨论

乳腺Paget’s病因Paget在1874年对其精准的描述而得名[6],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慢性湿疹样改变,故也称为湿疹样乳腺癌或上皮瘤样湿疹。乳腺Paget’s病临床少见,以女性多见,常单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瘙痒、潮红、皮肤粗糙增厚,反复糜烂、结痂,呈湿疹样改变;本病一般病程较长,经久不愈,严重者可使整个乳头破坏、轮廓消失;伴有肿块者可在乳晕后区扪及。组织学特征是乳头乳晕区表皮内发现Paget细胞,常规HE染色下,Paget细胞镜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相对较大,胞质丰富,胞核大而圆,胞质胞核染色较浅,核分裂像易见,细胞间界限清楚,无角化现象[7]。目前就其来源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Paget细胞来自腺上皮,病变开始于乳腺导管,为导管内癌向乳头乳晕扩散的结果,其依据为大多数患者伴发乳腺内的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导管癌;另一种学说则认为本病起自乳腺表皮细胞,向下侵及乳头深部的导管,其依据是有部分乳腺Paget’s病患者并不伴发实质内乳腺癌。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多数学者支持前一观点[8]。本组病例中仅1例表现为单纯性Paget’s病,其余8例 (88.9%)均伴有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型:①单纯型。仅有乳头、乳晕区糜烂而无乳腺内肿块;②隐型。仅有乳腺内肿块而无乳头、乳晕区病变;③混合型:乳头、乳晕区病变合并乳腺内肿块[7,8]。本组病例中单纯型有4例占44.4%,隐型有1例占11.1%,混合型有4例占44.4%。

乳腺Paget’s病早期由于乳头、乳晕区皮肤水肿,癌细胞浸润,淋巴管扩张,X线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皮肤轻度增厚,当病变进展乳头、乳晕区糜烂严重时,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乳头内陷,乳头部分或全部缺损。本组病例中有8例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密度增高,3例乳头内陷,2例乳头部分或全部缺损。乳腺Paget’s病易发生钙化,主要表现为沿乳头、导管分布的成簇微钙化,有时微钙化是其唯一征象。本组病例中6例有恶性或可疑恶性钙化。

查阅有关文献 [8,9]X线对本类病变的检出率在29%~100%之间,本组病例中X线的检出率为88.9%。乳腺钼靶检查,能够了解乳腺内肿块性质,提高Paget’s病检出率。对于临床隐匿型病例来说由于只有乳腺内肿块,而无乳头、乳晕区病变,所以容易出现本病X线检查的假阴性。

本组病例中,病程最短的有1年半,最长的达5年,由于患者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程度不够,影响了对本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国内各地相继开展了免费妇女“两癌”筛查 (乳腺癌、宫颈癌)工作及乳腺疾病科普知识宣传的普及,对本类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意义重大。

[1] 陈维娟,赵建农,郭大静,等.LAVA 动态增强序列在乳腺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1):67~70.

[2] Tavassoli F A.Myoepithelial lesions of the breast [M] .Pathology of the breast Norwalk,Conneticut.USA:Appleton & Lange,1992:593~609.

[3] Fuw,Mittel V K,Young S C.Paget disease of the breast analysis of 41patients [J].Am J Cin Oncol,2001,24:397.

[4] 王金花,谭婉嫦,刘立志,等 .微钙化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J].放射学实践,2013,28(8):857~860.

[5] American.College of Radiology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Atlas(BI-RADS)(4thed)[M].reston.VA: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

[6] Paget J.On disease of the mammary areola preceding cancer of the mammary gland Bartholomew [J].Hosp Rep,1874,10:87.

[7] 陈波,李瑞敏,刘军,等 .乳腺Paget’s病临床与X线诊断对照研究 [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43~46.

[8] 贾振英,吴凯,胡挽华,等 .乳腺Paget’s病X线病理对照 [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528.

[9] 蔡丰,严洪珍,黄汉源,等 .乳腺Paget’s病的X线表现 [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337.

猜你喜欢

放射学乳晕湿疹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1年总目次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放射学实践》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乳晕变黑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