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理论看公示语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2015-02-20张平刘绍忠韦伟华
张平 刘绍忠 韦伟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从语用学理论看公示语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张平 刘绍忠 韦伟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在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明显的趋势下,公示语及其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公示语与文化密切关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文字转换,更要注重文化转换。在语用学框架下研究公示语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质量,进而充分体现公示语的交际功能。为了传达公示语的言外之力,译者应该采用添加缺省的文化因素、增删形象化说法、进行词类转换、完美传达原作者的意图、不拘泥于本族文化的特定性等翻译策略。
语用学;公示语;翻译;文化因素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空间向公众展示的文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我们面临公示语及其翻译问题。公示语翻译属于对外宣传翻译,对外宣传翻译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对外交流和人文环境建设的水平。[1]作为交际行为,公示语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渠道和手段;作为文明标志,公示语及其翻译对改善国家形象、提升景区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对公示语进行翻译,既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又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公示语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因此,翻译工作者应认真考虑源语和目的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尤其是目的语文化,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阻隔和障碍。
只有结合文化语境,语言才有意义。语用学翻译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把语言和语境联系在一起。要实现语用等效,译者必须深入研究目的语的文化环境,进而传达原文的精髓和真实意图。因此,本文拟在语用学指导下,研究公示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用学框架下的公示语翻译
Gutt认为,翻译是正确理解原文并用另外一种语言创造性地再现原文的过程。[2](P73)“再现原文”就是再次呈现原文的认知语境。语用学以语境为着眼点,研究话语的理解与表达。既然翻译是在动态语境中进行语言转换,那么,翻译就可以纳入语用学框架。
在语用翻译过程中,语境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显然,作为交际主体的心理建构体,语境是动态因素。话语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其意义处于待定状态,听话人要利用语境信息作动态解读。发话人的交际意图能否实现,要看听话人能否对语用意义进行正确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语境因素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信息发出者必须关注信息接受者是否具有理解语码信息所需的必要语境,而信息接受者要理解信息发出者语码信息的内涵,就要和信息发出者共同拥有足够多的语境因素。[3](P44)话语理解与表达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编码与解码过程,交际者要根据语境条件对话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语用充实”。孤立、静止的语言单位并无意义,只有结合语境才能获得生命力。英国著名法官曼斯菲尔德勋爵认为,世上的纠纷大多导源于词语。只有把握不同词语的使用环境和运用条件,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4](P5)
除了语言符号本身,语境还包括背景知识、交际双方共有的知识和情景知识等。[5](P166~176)而文化是重要的语境因素,因此,文化因素极大地制约了语用翻译。
二、公示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公示语中存在大量文化因子,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
(一)翻译与文化的内在关联
Newmark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行为,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能割裂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P48~49)因此,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译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要不断把两种文化进行比较。表面看来,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实际上,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7](P34)王克非认为,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8]尽管着眼点不同,但他们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二)语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作为动态交际行为与过程,语用翻译要体现文化内涵和差异。文化差异是产生跨文化交际失误的根源之一。何自然指出,语言结构和某种超越字面的意义之间存在规约性联系,它会因语言不同而不同。[9](P203)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是减少语用失误的有效途径。译者对话语的理解是否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相关文化是否了解。缺乏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法对话语进行正确理解与表达。[10]了解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是实现等效翻译的前提。
因此,我们需要对比不同文化,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例如,西方的价值体系根植于权利,重视、尊重个体的权利,而中国的价值体系则根植于义务,注重、强调个体的义务。[11]任何语言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对于根植于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译者既不要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也不要过载翻译(overtranslation)。如果没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译者的作品就不能充分体现源语的文化信息,就难以让译入语读者欣赏和接受。
(三)公示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转换
公示语承载着文化信息,是景区语言环境和人文气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译者要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深入把握两种文化的特征和异同,尽量使公示语译文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有效实现文化转换。
例如,汉语常用的“(切)勿……”、“禁止……”、“不要……”、“不得……”、“不许……”、“谢绝……”这类句型,在外国游客看来,不够含蓄、礼貌。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倾向于使用陈述句或名词词组。比如,“No admittance except business(非公莫入)”。尽管“非公莫入”具有正义性和合理性,但是,这种限制近乎强制和侵犯,而强制和侵犯是不礼貌的。因此,英文公示语中没有“don’t”、“forbidden”等字样。在某些场合,还可以采用更间接、委婉的翻译方式,例如“不要吸烟”,可以用“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替代“No Smoking”。
译者要充分尊重译文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期待。有时,礼貌重于精确,因此,为了更加礼貌,在译文中,我们可以忽略或者替换某些话语形式。例如,如果把“不要践踏草地”翻译成“Don’t tread on grass”,就显得过于直白、生硬,仿佛是在命令和强迫。这种强制性语气令外国游客难以接受。因此,不如改译成“Stay away from grass”或“Keep off the grass”,甚至意译为“I’m sleeping.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或“Grass so fair needs your care”。从字面来看,后两种译文与原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神似”,能够在游客会心的微笑中实现交际功能。
(四)作为言语行为的公示语翻译
Searle认为,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而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复杂言语行为,译者需要以或明或暗的方式把原文的“言外之意”传达给读者。[12]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指通过有意义的句子得以实施的行为,言外行为常指伴随着话语的言语交际行为,言后行为常指言语对接受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13]公示语的使用是为了以言行事——影响游客。作为一种施为性语言,公示语重在言外之力。因此,如何再现原文的用意,就成为公示语译者首先应该考虑的目标和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译者应借助翻译语境对文化信息进行处理、平衡,从微观与宏观角度求得源语与目的语的最佳关联,避免文化极端化。[12]。
三、语用等效条件下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注重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以语用等效为旨归。
(一)语用等效概述
语用翻译观是以等效翻译为目标的理论。国外著名研究者Nida 提出“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前者指用目的语中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从语义到语体再现源语信息。[14](P91)后者指的是目的语文本中的对等,它试图调节源语文本的功能,以适应基于译入语语境的功能。[15](P159)
何自然把语用等效翻译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语用语言等效”与Nida 提倡的“动态对等”近似,指在理解源语信息的基础上,把明示意义和暗含意义贴切地转译为目的语,强调源语和目的语在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保持自然对等;“社交语用等效”指的是跨语言、跨文化的等效翻译。[9](P185~186)后来,他进一步对此进行阐释。就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而言,只求保留原作内容,不拘泥于源语的结构形式和表达习惯,以语用含义是否等效为依据;就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而言,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前提下,译者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境、文化和习惯,从而实现等效翻译。[9](P186)
(二)公示语等效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只有当译入语能够揭示源语的隐含意义、完全达到源语的语用效果的时候,才可称为语用等效。例如,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译为“Better Late than Early”(或“Better Safe than Sorry”),尽管没有直译,但是两者的语用意义相同。
公示语的功用决定了公示语的翻译必须以受众为中心。我们应当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思维习惯,将受众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重视交际效果,以高效的信息传递改变他们的认知环境。受众的接受程度,决定公示语译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按照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如果话语的内在关联性很强,那么接受者无须付出很多推理努力,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语境效果;相反,若文本话语的内在关联性很弱,则接受者必须付出较多的推理努力,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语境效果。[5]莫爱屏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说话人)—推理(听话人)的过程,理解话语就是要再现其关联性。[16]翻译工作者要用最少的话语为读者提供最具有关联性的语境信息,从而充分传达公示语创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要对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文化语境做出正确判断,采用必要的策略,选择精当的译文,努力做到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译文读者的心理期待相吻合。
四、公示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举隅
在翻译公示语中的文化因素时,可采取许多策略,其中,以下策略尤为重要:
(一)添加缺省的文化因素
有时,为了更好地让外宾理解,我们可以在译文中添加内在的文化因素。例如,“白园”本为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如果译为“Bai Garden”,就不会传达出隐含意义,容易让外国人误解。因此,应该把“白园”译为“Garden for Bai Juyi’s Mausoleum”。又如,我们应该把“八女投江纪念碑”译为“The Monument to Eight Anti-Japanese Heroines”,而不能翻译成“The Monument to Eight Women”。后一种译文没有揭示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因为这里的“八女”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八位妇女,而是八位抗日女英雄。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文化信息和会话含义。
(二)增删形象化说法
决定翻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的参照标准是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原文中的形象化说法,未必非要在译文中出现。例如,“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可以译为“Don’t Drive After Drinking”。反之,原文中没有的形象化说法,则可以在译文中出现。例如,“谨防小偷”可以译为“Beware of Sticky Fingers”。
(三)进行词类转换
为了迎合受众的感受,我们可以进行词类转换。例如,“免费入场”(Admission free)中的“入场”转化为名词“Admission”,“禁止停车”(No parking)中的“停车”转化为动名词“parking”,“停用”转化为介词短语“Out of use”。这种由动态到静态的转化,符合受众的语言习惯。
(四)完美传达原作者的意图
公示语翻译注重的不是文本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源语与译入语在目的和功能方面的对应或对等,强调公示语创作者的意图和译文对受众的影响。言语意图决定交际者所发出信息的隐含意义,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最佳关联。[17](P152~181)作为交际者,译者应结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思维习惯对原作者的意图进行重构。例如,我们可以把“月色江声亭”译为“the hall for enjoying moonlight and rumbling water”。其中的拟声词“rumbling”仿佛能够让我们“听到”“江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完美地传达原作者的意图。
(五)不拘泥于本族文化的特定性
为了增加言外之力,我们要研究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观念、思维习惯和审美理想。例如,可以把“闲人莫入”译为“Admission by invitation only”。这样,反话正说,语气委婉,照顾了受众的感受,符合英美人的交际习惯。何刚指出:交际双方都可以适当改变原有的文化行为和语言方式,任何文化都存在向异质文化开放的可能性,而过分坚持自身文化的特定性和唯一性,必然会导致交际失败。[18]
五、结语
语言使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同时,它把文化固定在自身体系内,实现了文化的符号化,从而使文化能够交流、传播。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不是真正的语言。[19](P5~7)这就揭示了公示语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公示语能够提升文化软实力,加速国际化进程,是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景观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公示语,译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语用能力,更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公示语翻译中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1]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究会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6).
[2]Gutt.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1999.
[3]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4]董晓波.法律文本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5]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8]王克非.论翻译研究之分类[J].中国翻译,1997(1).
[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10]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8(5).
[11]左飚.环性与线性:中西文化特性比较[J].社会科学,2001(12).
[12]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3]Hatim,B.& Mason,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Harlow:Longman Group.Ltd,1990.
[14]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5]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6]莫爱屏.语用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7]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8]何刚.语用的跨文化视野[J].外语研究,1999(4).
[19]马学良,瞿霭堂.普通语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Cultural Factors in C-E Translating of Public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ZhangPingLiuShaozhongWeiWeihua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GuilinUniversityofElectronicTechnology,Guilin541004)
Public sig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nder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Public signs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we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ext conversion,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tudying cultural factors during C-E translating of public signs under the frame of pragmatics can help the translato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and fully reflect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public signs.In order to convey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of public signs,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translating strategies,such as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pecial words,adding default cultural factors,adding or deleting figures of speech,converting parts of speech,perfectly conveying the author’s intention,not rigidly adhering to the specific culture,etc.
pragmatics;public signs;translation;cultural factors
2015-03-01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SK13YB034)
张平(1970-),男,山东临沂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汉英翻译研究。
H315.9
A
1673-1395 (2015)04-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