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形成过程探析——基于信仰心态的视角
2015-02-20陈顺伟
陈顺伟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是指高校在学生中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被广大的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的过程。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要求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高校提出的要求。高校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势在必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必需品和信仰追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信仰心态的内在逻辑关系
“信仰在其信仰主体那里主要表现为一种信仰的心理——精神状态。”[1]信仰心态具有复杂的构成,现代西班牙哲学家乌那穆诺写道:“然而信仰,它毕竟是一种复杂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2]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系统地把人类精神意识分为知、情、意三大领域,这也是信仰心态的复杂性所在。据此,可以把信仰心态分为信仰认知、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对于信仰心态来说,缺一不可,不可分离。
信仰认知是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产生的认识、知识和观念等,这种认识有可能是对信仰客体的某种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想象,也可能是对信仰客体的虚幻和模糊的想象。信仰认知是信仰形成的基础,当然也是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的基础。信仰情感是信仰认知和信仰意志的动力源,是人的精神意识状态的一股活水。信仰情感与信仰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并通过对信仰活动的积极参与表明了人类的存在,信仰活动之所以呈现的多姿多彩,是因为其中包含着情感的因素。黑格尔曾把情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曾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东西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3]黑格尔这句话说明了情感对于事业的重要性。信仰意志是指“信仰活动中的骨干因素,它决定着信仰者在信仰活动中的兴趣、热情及实行的坚韧程度”[4]。在信仰心态中的主要起保持和外化作用。保持作用体现在信仰意志是信仰认知和信仰情感保持稳定的主要外在力量,外化作用体现在信仰意志是信仰认知和信仰情感从主观领域向实践领域转化的关键因素。
二、信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发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的前提和发端,是信仰情感和信仰意志的根据。信仰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第一步,也是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信仰认知的形成有赖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和制度保障。
(一)教育引导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和最佳时机,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前沿阵地”。鉴于现在的“90”后大学生认识判断事物具有独立性和选择性,思想比较活泼和开放,反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理论高深、晦涩难懂,就必须要把枯燥的理论转换成大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知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大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和自由辩论等。比如,在讲到“爱国”时,可以以日本“购买”钓鱼岛为例,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让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发生的根源、趋势、影响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坚定立场,自觉地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原则保持一致,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5],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课堂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课堂理论传输的效率和成败。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引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高校要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要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现实目标和实践要求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高校的大学生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政治面貌等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切勿搞“一刀切”,有针对性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障碍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最后,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课外主力军,主要从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方面的工作。辅导员是学生课外接触最多的老师,容易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生主观上易于接受辅导员的引导。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的主题班会和户外的主题活动中,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二)文化熏陶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化成果的积淀,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6]。校园文化的熏陶其实质就是以校园文化为工具,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首先,积极丰富校园实体文化活动。高校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硬件建设,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另一方面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文比赛、歌唱比赛、体育比赛等,在无形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深入学生的大脑。高校还要发挥社团的力量,可以组织一些理论学习社团,定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使社团成员知理论、懂理论、用理论,最终带领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其次,重视虚拟文化建设。高校要重视将本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理想信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以此为契机,进而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点。高校还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信息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要使网络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战场”和重要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环境的方方面面,充分利用网络快捷性、广泛性、普遍性等特点,建成传播正确价值观的网上精神家园。具体而言,不同性质的学校可以建立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校园网站,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作为国内经济类的高等学校,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就可以在建网站时重点突出“法治”和“诚信”的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他们日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起到育人的效果。
(三)制度保障
制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的根本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制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首先,高校党委要起到统帅全局的作用,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7]。其次,完善学生综合考核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情况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综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各种奖项评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完善学生党员考核机制。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应该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中去,并把学习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和学生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有制度可循、依制度执行和有制度保障。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三、信仰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纽带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反过来又影响人的认识,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的伴随下,人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忆、想像和思维,从而充分地激活智力,使智慧潜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8]。信仰情感是信仰认知和信仰意志的动力源,是人的精神意识状态的一股活水,是信仰心态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信仰的“调味剂”,使信仰具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就必然会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使大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最终实现价值认同的过程。价值认同是“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9]。它是连接认知和行动的关键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是催人奋进,鼓舞人奋发向上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上。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是国家的价值内核。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国家和民族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党站在宏观、全局的高度提出的,这4个目标突出地反映了我国当前“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富强”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民主”主要是指政治的进步,“文明”主要是指文化的繁荣,“和谐”主要是指生态的美丽和社会的稳定,这4个目标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涵盖了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增加大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关注和了解,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增强他们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情感促使他们在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培养主人翁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以便将来更加自信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自由”是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源头,“平等”是对自由的维护,是自由的基础,“公正”是社会自由和平等的外部环境和基本条件,“法治”是自由平等公正实现的根本保障。这4点目标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平等发展的权利。对于未出校的大学生来说,可以使他们通过理论的学习对社会现状和党的执政理念有初步的了解,增强对社会的安全感和对党的忠诚度。这样的情感可以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时更有针对性,也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是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爱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敬业”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诚信”是公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友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四个目标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统一,是判断善恶得失、真假美丑的标准之一,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联系最为紧密。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深入学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增强自律感。这样的情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四、信仰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化”的归宿
刘云山曾指出:“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10]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经过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之后,其最终的归宿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即信仰意志阶段。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意见》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有一是:坚持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把教育、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上升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原则的高度。这就明确地说明了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体验,既能展示大学生的才华,又能最终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积极参加校内实践活动
校内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内实践活动顺理成章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形式。一是,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实践活动。党组织是高校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为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大学党组织组织的活动,比如征文活动、书法比赛、观看影像资料等,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践行。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无形中使自己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党员还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高校中对学生入党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校各类活动的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影响。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培养其他同学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二是,积极参加社团实践活动。社团是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主要推动者。最好是参加一些理论性强的社团组织,在社团活动中,把自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传递给其他同学,也可以吸收其他同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积极实现理论“生活化”。实践活动并不是党团组织独有的,个人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实践活动。大学的日常生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生活的过程就是价值观践行的过程,大学生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点点滴滴。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成为一种日常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的全面对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人处事,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做到毋以善小而不为。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过程。一是,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是检验课堂知识和运用课堂知识的最佳场所。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开展贴近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感以及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其次,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是大学课程中的必修课,是学校课堂的延伸,是向奋战在工作一线的人民群众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学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以便学生毕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社会中去。最重要的是教学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大学的教学是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毫无社会竞争力。教学实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二是,积极参加寒暑假活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的“规定动作”,直接与学分相挂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亲身接触到中国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感受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三是,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三下乡”主要是大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和服务农村,把文化、科技和卫生带到农村的活动,尤其是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到农村,提升广大农民的理论文化水平,也能提高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必须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信仰。大学生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我们始终相信: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大学生骨髓中、融入大学生血液中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0.
[2]乌那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上海:上海文学杂志出社版,2007.9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416.
[4]冯天策.信仰简论[N].光明日报,2005-07-12(8).
[5]杨志平.找准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N].光明日报,2013-02-23.
[6]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7]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8]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41.
[9]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
[10]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党建,2008,(5).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