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美关系在日本二战历史观中扮演的角色

2015-02-20刘发为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二战战争责任

刘发为,鲁 迪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日本,在二战中与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相互勾结,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在二战过程中,以美、苏、中、英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换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二战结束后,战败国应当正视历史,为战后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日本却始终试图掩盖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究其原因,参考之前文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战胜国对日本的清算不够彻底,中国陷入内战和朝鲜战争的泥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1];第二,战后日本的政权仍然是建立在战前的体制之上;第三,冷战的发生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第四,日本国家的历史文化因素,国民普遍信奉神道教,缺乏忏悔意识,盲目效忠天皇[2]。

而本文打破之前的文献研究的定势框架,选取日美关系在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角度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主要理由如下:第一,从之前的文献研究来看,日本掩盖二战事实的原因当中,多半都伴随有美国的影响;第二,之前的文献对日本为何不承担二战责任和德日两国在对待二战态度上的不同以及原因做了较为详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尚无文献单独将战后日美关系与日本拒绝承担二战责任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完善对战后日美关系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日美关系以及对当前日本所做出的行为举动进行剖析。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总结回顾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第二部分,回顾二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阶段;第三部分,将前两部分的内容结合进行分析,总结日美关系在日本对二战反思态度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四部分,探索这一视角研究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启示。

1 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

二战结束之后,受害国对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表示了强烈不满。总体上说,日本并未真正承认战争的错误,相反,日本在很多方面苦下功夫掩盖二战的侵略事实。

1.1 修改宪法

二战结束之后,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重新壮大,美国在麦克·阿瑟将军的主持下,对大日本帝国宪法进行了修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修正是第9条:“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也正是因为这一条修正,战后日本的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被认为是日本总结战争教训之后向世界做出的“公约”。和平宪法在维护战后日本和平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自从和平宪法生效之日起,日本的右翼势力就从未停止过修宪的步伐。最初,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修改之时,日本右翼势力均掀起了修宪的高潮,但均未得逞。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日本国内要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强大,许多政治家加紧修宪的活动。在他们的煽动之下,越来越多的日本国民也加入了支持修宪的行列[3]242-248。进入新世纪,日本宪法面临的已经不是修不修改的问题,而是何时修改的问题。

正如上述所言,和平宪法被看作是日本对世界做出的“公约”,但是日本却一直在试图修改宪法,这样的行径无疑是要掩盖二战的历史。从这一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

1.2 靖国神社问题

靖国神社问题始终是日本与亚洲国家间关系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

二战期间,“军国主义分子利用靖国神社煽动崇拜天皇、刺激军国主义情绪起到了特殊的作用”[3]220。战后,右翼势力不仅没有停止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行径,而且推动天皇、首相及阁僚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更为甚者,靖国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这意味着它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站在肯定的立场之上为战犯翻案。

从1980年的铃木善幸首相开始,日本首相开始了至今为止尚未停止的参拜靖国神社甲级战犯的活动。在新世纪,这种参拜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日本首相作为国家的官方立场代表,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二战过错的藐视,是对当年受伤国的再一次伤害。从这一侧面,日本对待二战反省的消极态度表露无遗[4]212-215。

1.3 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在战后不仅试图抹杀战争责任①“战争责任”,是指发动侵略战争的一方对战争受害的国家与国民应负的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概念专指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侵华战争及亚洲太平洋战争的责任。,而且试图推卸战后责任②“战后责任”,是指发动侵略战争的一方的后代也要对战争受害的国家与国民应负的责任。有关“战争责任”和“战后责任”参见[5]。[5]。这一点在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篡改历史事实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日本教科书审定制度是保守势力篡改历史真相的工具。二战后,主要有三次教科书修改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958年,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在岸信介内阁主持下,对历史教科书做了重大修改。“新书不仅不再写明中日甲午战争的侵略性质及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反而称赞甲午中日战争‘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6]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起步、追求政治大国的情况下,加紧推动教科书修改,将之前教科书中的“侵略”字眼改为“进入”,掩盖南京大屠杀真相,欲求彻底否定历史。第三次发生在新世纪初,此次修改范围更为广泛,程度更为深入,而且姿态更为强硬,得到了右翼保守势力的有力支持;同时,修改教科书与修改宪法二者结合到一起。

教科书是一个国家对历史的再现与认知,日本不断修改教科书、篡改二战历史的行径,清楚地表明了其试图掩盖二战真相、拒绝承担历史责任的事实。

总之,日本在对待二战的态度上十分消极,自二战结束以来至今,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抹杀二战的侵略事实。

2 二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阶段

二战结束以后,日美关系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笔者将二战后的日美关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大的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

第一,占领阶段。日本在二战中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美国开始准备对日本的占领政策,其中最早的对日占领政策早在1945年6月就已制定出来[7]。通过1945年8月12日颁布的SWNCC150/2号修改稿③该文件是对美国1945年6月11日颁布的题为《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SWNCC150号文件的修改稿。及之后的“投降后初期基本政策”,美国基本形成了战后初期对日占领及管理政策的整体框架,在这当中,美国强调对日占领的主导权。而且,强调对日实行严格的惩罚与改造。

第二,单独媾和。随着中国战场国民党江河日下,美苏之间矛盾不断加剧,世界进入冷战前时期。因此,在东京审判当中,美国与其他国家联合忽视亚洲的受侵略国,打着“文明”审批的旗号将众多受害亚洲国家排除在外[4]21。同时,美国开始调整对日政策方向,准备实施新一轮的对日政策。在实施新的政策之前,美国首先要完成的是对日媾和。而为了让自己能在媾和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美国采取了单独媾和的方式,整个媾和过程几乎完全由美国来主导。美国制定的是一项宽大的媾和和约,更重要的是,美国与日本还单独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及《日美行政协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美同盟已经被铺平了道路。

第三,扶植阶段。经过上述的单独媾和以及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日美关系从战后初期的占领改造逐步演变为扶植帮助。而朝鲜战争的发生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对日本的扶植。自卫队在朝鲜战争期间建立起来,美国对日的战争“特需”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战后日本百废待兴的经济。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伙伴的建立。

经过美国十年的扶植,日本的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美国也希望能够通过日本自己经济的发展来减少自己扶植日本的开支,希望日本能够为美国分担外援的压力。因此,在1960年修改的《日美安全条约》第二条中规定“两国将设法消除它们在国际经济政策中的矛盾,并且将鼓励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8]从此开始,日美逐渐成为亲密的经济伙伴。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政治伙伴的建立。

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在经济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这一点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而美国也需要日本分担其全球战略中的经济外援,为其减轻压力;同时,也通过削减日本的实力来减缓其崛起的速度。因此,二者在政治上的合作日渐频繁。

从长远来看,日美建立政治伙伴关系具有过渡性质。日本的政治大国化是其经济大国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其走向政治大国化的重要前提[9]。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军事伙伴的建立。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上的萧条令日本难以在经济上支持美国,转而从军事上给予美国支持,而美国在地区战争中的表现也需要日本在军事上给予美国支持。

但是日本的再军事化有一个重要的限制,便是和平宪法第9条。因此,美国便在修改宪法问题上对日本国内施压,以求消除对日本的军事力量的宪法限制,进一步发展二者的军事同盟关系。

第五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日美关系不断调整,追求全面伙伴关系。

经过了几十年的同盟关系,日美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这样的伙伴关系中,日本或多或少处于被美国支配的地位。因此,日本更多地开始寻求独立发展的大国道路。但同时,在朝鲜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诸多问题上,双方又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因此,日美关系开始不断调整,但是整体上,日美关系并没有减弱。

3 日美关系影响下的日本战后历史观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之前的研究对于日本对待二战不认罪的原因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日美关系的角度,分析日美关系在日本对待二战态度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3.1 战争赔偿

同样的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因其罪行向受害国赔偿了大量的损失,而同为战败国的日本,却逃脱了巨额的战争赔偿。而在这里面,美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可想而知,一个国家犯下了如此滔天的罪行,却被免除追究赔偿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纵容日本国内对二战的认罪和负责任的态度。而日本恰恰很好地利用了与美国的关系,从此开始走上扭曲二战罪行之路。

3.2 东京审判

惩治战犯,不仅是对战争受害国的抚慰,也是对国际和平环境的一种保障。然而,二战后的东京审判,却只是有名无实,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一种工具。

在审判中,只有少数几名战犯得到了惩治,在这其中,大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直接与美国对抗的军队的首领。而日本在中国、越南等其他战场的军队首领却都逃掉了被惩治的命运。为了主导东京审判,美国以“文明”审判将很多亚洲受害国家排除在审判之外。许多战犯的逃脱再次助长了日本不认罪的气焰。

3.3 旧金山和约与媾和

在为日本争取到了减少赔偿和从轻审判战犯之后,随着东亚共产主义势力的不断发展,美国逐渐提升日本在其东亚战略中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日本在东亚的钳制作用,美国首先需要与日本解决战争媾和问题。

在媾和问题上美国依然采取之前的方式,从开始到旧金山和约的签署,美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给其他战胜国以机会。而既然媾和是为了让日本更好地服务美国的东亚战略,那么,美国在旧金山和约中对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就会少之又少。经过媾和,日本与美国摆脱战争状态。而且,日本利用和约中并未提及战争责任的机会,更加不愿承担二战的历史责任。

3.4 日美安保条约

在旧金山和约签订的同时,美国开始考虑与日本同盟关系的构建。最初的日美安保条约虽然不是军事同盟的条约,但是已经有了军事同盟的雏形,为之后的军事同盟打下了基础。在日美安保条约的保障之下,日本的安全有了保障,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更不可能对二战抱有认罪的态度了。

3.5 军国主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占用了美国在亚洲的大量武力。而借此机会,美国不想让他国染指日本,因此纵容日本自卫队的建立和壮大。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日本的军国主义实力便开始抬头。发动战争的那些军国主义分子,在战后几年内就得到恢复,更不可能去正视二战的罪行。

此后,美国为了其地区性战争和反恐的需要,积极支持日本自卫队的发展。但是由于和平宪法第9条的存在,日本的自卫队建设始终面临很大的限制。因此,美国开始推动日本国内修改宪法的进程,试图以此来建立与日本的真正合法的军事同盟关系。

这样的日美关系,显然只会让日本离直面二战的历史越来越远。

3.6 经济恢复与政治大国地位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特需”,给日本战后的经济注入了催化剂。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需要及减少对日本援助的负担,鼓励日本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经济伙伴关系,使日本经济在战后20年便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经济上得到恢复发展的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而二战历史问题始终是日本被世界多国所看重的焦点问题,但是日本仍然采取逃避二战责任的态度,而美国为了自己经济和全球战略的需要,在二战遗留问题上仍然支持日本。在美国与日本的伙伴关系之下,将二战责任予以推卸。

总而言之,战后的日美关系,恰恰是助长了日本逃避战争责任、不认罪的嚣张气焰。不仅从经济上帮助其恢复和发展,而且在军事上与其结成同盟,使日本军国主义早早复苏,也唤醒了日本的右翼保守势力。

战后的日美关系,应当在很大程度上为日本不认罪的态度负有责任。

4 结语

战后的日美关系,实质是日美两国关于利益的交换。但是,在这组关系中,日本或多或少处于被美国支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日本开始寻求独立的大国地位。想要成为真正的大国,仅仅依靠美国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大国,应当是敢于担当的国家。

因此,日本应当重新审视日美关系。二战历史不容颠覆,如果日本想在国际社会中走得更远,终有一日需要正视二战的历史。既然历史上的日美关系在这一问题上犯过错误,那么,在关于二战责任的历史问题上,日美关系也应当为正面这段历史、还受害国以公道而做出相应的努力。

[1]石涵月,肖花.德日对二战反省的差异及其原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17.

[2]扈明丽.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历史态度评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0.

[3]彭玉龙.谢罪与翻案:德国和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罪行反省的差异及其根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4]大沼保昭.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M].宋志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高桥哲哉.战后责任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苏智良.日本历史教科书风波的真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

[7]于群.美国对日政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2.

[8]鹿岛和平研究所.日本外交主要文书年表:第1卷[M].东京:原书房,1983:961.

[9]刘世龙.战后日美伙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J].日本学刊,2003(2):71.

猜你喜欢

二战战争责任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