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日子,我们是医护志愿者——记我的大学生涯之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

2015-02-19徐州医学院陈晓凡

人间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存死亡医患关系

徐州医学院陈晓凡

那些日子,我们是医护志愿者——记我的大学生涯之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

徐州医学院陈晓凡

摘要:我们一群人,资历最老的也仅仅是大二的医学生,头脑中积淀着稚嫩的对医生这个职业及疾病、死亡的概念,在这个暑假,加入了医护志愿者的队列。我在队伍中待了十一天,日子不长,却给我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我想我们一群人都有了新的看法和心得。

关键词:疾病;疼痛;死亡;医患关系;医生职业要求;淡然心境;生存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64-02

为了汲取实际的临床知识与经验,深切体会医生职业的工作环境与职业要求、道德,认清当前医患关系现状,并及时反省自己与医生职业所存在的差距,督促自己的在校认真做好临床学习,争取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均优秀的医生。在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二院)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

在6月份备考期末考试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计划这个属于我们大学生涯的第一次暑假了,有的同学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打工做兼职的道路,有的人开始组团准备走走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在上学期寒假写职业规划书的时候就已决定好,这个暑假,我必须要去医院看看。6月底开始接到了一些医院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和另外两个姐妹商量好一起参加二院的志愿者队伍。由于二院不负责住宿问题,虽说一起参加,但我们除了在医院里相逢,终究还是不同的来去路线。7月初一边忙着备考一边和家里人联系,解决了暑假在徐州的吃住问题。7月6日上午11点,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下午开始收拾行李,打扫卫生,写了日记。7月7日上午乘坐608到二院接受了志愿者培训,见到了和我一批的志愿者,好多人早已认识,相顾莞尔一笑,签到,听着张书记和护士长的训诫,心里充满了对未来这一段生活的憧憬。

在学校宿舍住到了9号,那天老爸来我们学校考试,我把分出来的一部分行李给了他,带上另一部分行李独自坐上车,去了从未去过的一个亲戚的家里。安顿好一切,10号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背着书包,踏上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第一天,一切井然有序,签到,领取胸牌,圆珠笔,绶带,穿上白大褂。我和另外两个女生被分到了门诊楼3楼的内科。我和她们俩道别,被护士带去了消化科和呼吸科的病历分诊台。由于是第一天,对二院只是有个初步的地理熟悉,对我的志愿者工作的具体流程也不熟悉。分诊台的曹护士亲切地喊我小陈,简明扼要地给我示范了下工作流程,我在一旁默默地记着,亲自分诊了几本病历,又在消化科科室门口看守了10分钟,曹护士看我一切都熟悉了,便把工作放心地交给了我。

实话说,第一天上午我是有些失落的情绪的,因为我们是作为志愿者进入医院的,我们被很多规则束缚着,比如不可以擅自离岗,不可以擅闯病房、检查科室、手术室等。很多去医院实习的同学可以观摩到的情境我们都没有机会去参观。可我擅长的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作分析并宽慰,既来之则来之,我坦然地正确给自己定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事后证明了我这样做的正确性。很多同学在第一天都产生了失落情绪,而且没有正确消除这种情绪,所以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到投入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去,得不偿失。

因为是星期二,整栋门诊楼的病人和陪人的人流量很多,每个科室里面配有一个柜式空调,但走廊里没有。大声叫唤吵闹的、小孩子哭喊

的声音,以及护士们和我们这些志愿者叫号的声音充斥着狭窄的走廊,偶尔出现一两个尖叫的声音,埋怨怎么到处都要排队。我挺直腰板地站在分诊台处进行分诊、答疑、指路。不少陪人带着病人强硬要闯入科室,我用礼貌的语言给他们解释,当然,对待不同类型的人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讲道理,这是个讨骂的活儿,我们这群志愿者心里都清楚,但我们心甘情愿为医院服务。我很喜欢那群护士姐姐们,她们看见有无理取闹的患者,就会迅速从别的科室赶过来,亲自调解,我在旁边一遍帮着调解,一遍学到了许多说话的技巧。我还记得曹护士跟我说过,你还是个大一的医学生,来这里不能急功近利,因为你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多学学这些医生们和病人沟通的方式,在这里,说话技巧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这一天,上午从8点站到了11点半,下午好些,2点半到4点半。只是除了偶尔去趟洗手间,其余的时间都不准坐下,甚至连依靠门框也不可以,半天各发一瓶矿泉水,除了可以解决口渴的需要,也算是降降火气,毕竟仔细想想,第一天被陪人骂的次数最多。我是无所谓的,脸皮厚点什么都挂得住,真正学到了什么叫淡定才是王道。

这一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午餐,在二院的职工食堂,免费的一份盒饭,一桌4个人,拼命往嘴里塞饭塞汤,都累得没心境聊天。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饥饿,什么叫做“收获的果实”,脑子里一瞬间还记起了老爸给我说起的他的“饥饿童年”。其实我们是幸福的。

万事开头最难,万事也是开头最觉得新鲜,第一天的所见所闻给我留下印象极深,感触也颇多,不免多记录了些。下面每天都是同样的流程,早上6点半起床,赶一路以前从未坐过的公交,中午大家一起趴在会议室的桌子上午睡,下午赶回门诊楼,各自回归岗位。护士长叮嘱上午不可擅自换科室,但下午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科室,于是我先从内科开始,在消化科、呼吸科、肾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都待了待,在病人不多的时候,向护士长申请进入了科室内站在医生旁边听诊。对我来说,能有一次可以听诊的机会极其珍贵,我小心谨慎地听着,仔细观察医生与病人的说话方式,几日下去,学到了不少常用语言。虽说脑中并无多少专业知识,可医生说的话面对的是病人这个对象,语言朴素易懂,我倒也学了不少。我相信当我踏入工作岗位后,这些天的所见所谓会起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

偶然听到一个女生说起骨科有一个专家很厉害,她听了一个上午觉得不错。于是在内科结束时我去了骨外科,在那里使我能够不断联想起所学的系统解剖学的知识,总算不再是心里没底的浮萍了。书本与实践结合,才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医院做了几天志愿者后慢慢找到了规律,不再盲目地在各个科室跑,而是先在大厅的专家介绍上找准一个目标,再去听诊。此时深刻体会到,做一件事情确定航向再做,比盲目下手好得多,小学时学的一篇课文不是说了么:“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骨外科的日子很充实,医生也很亲切,在没病人的时候教了我学会怎么去看片子,他的研究生,我喊他师兄,和我聊着校园生活,这一切在我心底不断注入新的见闻与思考,一边经历一边享受着思想碰撞迸溅出火花的快乐。

实践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二哥实习所在的医院出了一个较大的医患纠纷事件,我庆幸二院没有发生,听着他给我的描述,心里感慨万千,病人有苦楚,医生同样也有,但我们不能替自己做辩解,因为无人会听,因为无聊者会从中挑出事端,让你明白什么叫做“言多必失”。我始终相信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佳方法,可前提是双方都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明白什么叫做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婚姻中如此,医患关系的最高境界也应如此,只是这条道路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个人都应为之付出努力,收到回报的也必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在医院各个科室里听诊的最大收获,是我对生命和健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每天医院的人流量都很大,健康的人有,不健康甚至疾病堪忧的人也有。我在骨科的第一天看见一个妇女抱着一个骨骼发育畸形的小孩子进来时,我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做母亲的满目忧伤,可小孩子天真无邪,对这个世界还充满着好奇与希望,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在这个地方,他也不知道他的将来将带着矫正器开始他的生活。在皮肤性病科看见好多患白癜风的小孩子,脸上,四肢上都是白斑,望着我的目光纯净而又清澈,我不禁对着他们微笑,心里却是酸酸的。在肾内科接触了好多肾功能低下的患者,第一次真正地明白了喝酒的危害,一个老太太酗酒,前几年做了手术切掉了一个肾,现在来复查,医生的话让我心里感到了恐惧的滋味“你的这个肾也已经是个坏肾了老太太!”看着老太太茫然的“哦,哦”,我心里难过得很。老太太走后,医生无奈地对我摇着头:“年龄大了,也不在乎这些了,还能怎样,这么久的喜好改不掉的,日子不多了不如随着性子来。”我想到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喝酒不多,可也不少。那天下班在公交车上,我给他们每人发了条短信,至于节制不节制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劝说的话不宜多说。最后2天我被重新分配到了口腔科,医生很风趣,实习的学长学姐们也很亲切,我和他们聊了很多,记下了医生给我的几条建议。印象极深的是这位医生有一个很大的记录本,上面记录了他接手的病例,在没有病人的时候,他就挑着那些极其典型的出来,考考学长学姐,我在一旁只能听个熟悉,却暗暗记住了这个记录病例的习惯。当然这位医生给我的“礼物”不止这个,他翻开那个本子给我念了几个病例,还是故意念给我听的:几个20岁左右的少女因经常熬夜至凌晨一点而猝死。从那天起除了偶尔的失眠,我再也没刻意熬夜过。现在想想,这其实才是送给我人生的最大的一份礼物。

在医院做志愿者获得的感触实在是很多,每日急诊楼都接待很多病人,死亡在这里真的很近,近到我的心脏收缩地很紧唯恐惊醒了它,在心里暗暗从医生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患者的死亡,你只能去努力做到淡然。一个昨日你还查过房的可爱的小孩子也许今天他的床位上就睡了另外一个病人。一名医生若不能做到自身内心的强大,去坦然接受这些逝去的生命,又怎能去怀着积极向上的生存心态来医治后面的病人。一名优秀的医生身上必须集萃着众多优秀的品质,我离这个标准实在是还相差得太远。

在医院里,你能够透过一个病人看见他的家庭,看见他的生活习惯,看见他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所有人出生时都能含着金子呱呱坠地,在医院里你能看到这些,在医院外你也能。在公交车上我喜欢去观察车上的每个人,包括车外匆匆闪过的行人们,等公交时路边摆着报摊的中年妇女,坐在公园的长凳上神情落寞的孤身老人,斑驳的树荫下卖西瓜的男人,我每天必经的一个垃圾收购站里的工人们。炎炎烈日下每个人都在为衣食住行奔波着奋斗着,换位思考过后我才深刻地明白了我现在所处环境的优越,才明白医院里那些从乡下连夜赶过来的病人们额头上的沧桑。作为一个医者,你面前的病人没有贫贱尊贵之分,你看到的是疾病和疼痛在折磨着他,你感受到的应是医者良知的颤动,感受到的应是生命的宝贵。毕竟所有人都不容易,所有人都在生存,都在努力地活着,而医者就担负有延迟和改善人类生命的责任。

这11天,怀着感恩的心,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许多临床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的心灵离一名真正合格的医者的心灵标准更进了一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说道:“经历是一种财富”,化亲身经历为心灵的果实更是一笔更大的财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誓词将永铭我心。我相信此次实践经历将提供给我巨大而持久的动力,驱动着我向着一名优秀的医者迈进。

陈晓凡,女,在读医学生,199306,中共党员,汉族,江苏徐州,本科,徐州医学院。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生存死亡医患关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困境中的生存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