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56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①

2015-02-18陈琴心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钠血症血钠补液

陈琴心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56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①

陈琴心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56例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ICU病房收治的2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并发高钠血症患者(共56例);对照组为未发生高钠血症患者(共234例),分析其相关因素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钠水平超过180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最高,而血钠水平在160~179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也比150~159mmol/L的患者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高钠血症是导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ICU;重症颅脑损伤;高钠血症;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高钠血症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发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可达71.4%;并且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不仅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还可引起其他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预后效果。由于高钠血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易被原发疾病表现所掩盖,出现漏诊现象,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我院为分析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选取ICU病房收治的2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4-01我院ICU病房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90例,男181例,女109例,平均(36.7±11.1)岁;Glasgow昏迷评分均为3~7分之间;平均治疗时间为(12.1±3.4)d;根据患者有无并发高钠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高钠血症诊断标准:血钠超过150mmol/L,即可视为发生了高钠血症,其中血钠在150~160mmol/L为轻度;血钠在161~170mmol/L为中度;血钠超过170mmol/L为重度。观察组56例(并发高钠血症患者);对照组234例(未发生高钠血症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在重症监护室期间,每日进行电解质监测,记录全天静脉输入量、痰量、鼻饲量、各种引流量、利尿剂使用量以及脱水剂使用量;观察组患者需要经胃管将温开水注入,每隔2~3h注入1次,每次注入量为200~300mL;并将1000~1500mL的0.45%氯化钠注射液滴入。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高钠血症与颅脑损伤预后关系

在本次研究的2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合并有高钠血症患者56例,发生率为19.3%。且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26.8%;对照组死亡19例,死亡率为8.1%。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74,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注: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观察组不同血钠水平转归情况

观察组血钠水平在150~159mmol/L的患者共36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1.1%;血钠在160~179mmol/L患者共14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35.7%;血钠超过180mmol/L患者共6例,共死亡6例,死亡率为100%;由此可以看出,血钠水平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不同血钠水平的各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钠水平的患者死亡率比较

注:*为与150~159mmol/L组比较P<0.05;#为与160~179mmol/L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相关因素分析

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死亡率为26.8%,对照组死亡率为8.1%,观察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高钠血症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1)疾病本身。这主要是由于重型颅脑损伤通常伴有下丘脑损伤,抗利尿激素分泌明显减少,导致肾脏排水量不断增多。受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患者血中促肾上皮质激素增加,排钠减少,引起血钠升高。(2)医源性因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急性期或手术后脑水肿仍未消失,为了缓解脑水肿程度,治疗中应用大量脱水剂,可导致高钠血症;昏迷中的患者因不能进食进水,若补液不足可导致机体缺水严重,再加上患者伴有呕吐、高热、代谢性酸中毒及颅脑高压等,在气管切开时,因不显性失水不断增加,可导致低血容量性高钠血症;另外患者应激性反应可导致其血糖水平不断升高,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控制,可导致血钠升高,死亡率极高[2]。另外,由结果可以看出血钠水平超过180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最高,而血钠水平在160~179mmol/L的患者其死亡率也比150~159mmol/L的患者高,由此可见,患者血钠水平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因此,对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血钠水平的控制尤为重要,应及时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患者的血钠水平升高,使患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3.2 护理干预

(1)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钠水平的监测,患者入院后应每日对其电解质进行常规监测,对于部分有异常者,每日应保持监测2~3次,一旦有高钠血症患者需及时给予限钠补水治疗。另外,大部分患者因不能自述口渴症状,早期可有尿量减少、体温升高以及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晚期可有嗜睡、易怒及烦躁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加强观察其血钠水平的同时,还用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以便及时给予有效干预[3]。(2)加强补液期间护理。并发高钠血症患者及时补液对其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加强胃肠道补液,保证患者的无盐饮食,并摄入充足的脂肪、热量以及维生素等;部分昏迷患者应尽早给予鼻饲补液,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其血钠水平。另外部分静脉补液患者应保持其出入量平衡,禁止过度纠正其高渗状态,降低痉挛发生率。(3)加强常规护理。对于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由于其机体长期在强烈的应激状态下,感染可能性极高,因此对伴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尿路感染患者,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减少医源性高钠血症发生[4];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患者的安全护理,尤其是对于有昏迷症状的患者,应适当约束其肢体,避免患者在清醒时对局部以及肢端血运造成影响。

[1]王小玲.58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245-1246

[2]刘芸.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原因分析及监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86-87

[3]黄彬,谢逢春,黄静.ICU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48-149

[4]蔚晓霞,张淑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2B):3240-3241

[5]邬闻文,金奕,徐旭东.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血管内降温治疗病人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3):1005-1006

[6]张万义,贺光林.高钠血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关系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2):148-149

[7]孙亚玲,谷未强,刘欣.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及预后与高钠血症关系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0):40-43

[8]张建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难治性高钠血症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5):53-54

[9]孙同文,吴琼,阚全程,等.高钠血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4):228-232

[10]周成熙.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42-43

陈琴心(1980~)女,广东佛山人,本科,主管护师。

R651.1

B

1008-0104(2015)04-0120-01

2015-02-27)

猜你喜欢

高钠血症血钠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内分泌科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ICU内高钠血症的发病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