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5-02-18李慧云符少燕王任飞

统计与决策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完整性使用者可靠性

李慧云,符少燕,王任飞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0 引言

我国不少企业面临着碳排放管理问题。企业碳排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碳信息披露。碳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披露自身的碳排放情况、碳减排方案、碳减排计划执行等情况,从而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碳信息披露不仅是企业在碳减排方面工作的展示窗口,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碳信息的需求亦日益增加。政府及监管部门以企业碳排放量等碳信息为参考依据来制定低碳发展内政外交政策;投资者考虑企业碳排放风险、碳减排成本及碳交易损益情况来进行投融资决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可根据企业面临的碳减排风险、碳审验鉴证等信息来考虑经营风险及拓展业务范围;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的碳排放信息来制定相应的低碳战略,进行低碳管理决策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针对碳信息的单独披露体系,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使得企业缺少披露的依据。许多国内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其碳排放相关信息,相对于CDP报告中公布的数据还不具有针对性,外部利益相关者往往难以通过所搜集到的碳管理信息来判断企业可能面临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因此,本文希望构建一个可综合全面地对企业披露的碳信息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来辨别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水平。

1 碳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一级指标的构建

本文从信息披露质量特征方面设置一级指标维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信息披露质量特征要求是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可比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及实质重于形式。结合本文的指标构建原则,可发现并非会计准则中的各项质量特征要求都适用于评价碳信息披露情况,如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该质量特征对于评价碳信息披露情况的可操作性较差。

为了选取恰当的信息披露质量特征作为一级评价指标,本文整理了与碳信息披露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学者针对信息披露所提出的质量特征(见表1)。根据表1,可发现完整性(充分披露)、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时效性)和可理解性(清晰性)是提及频率较高的质量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于及时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均有所说明,第二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是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及时性要求;第二章第十二条要求企业应当如实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了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要求;第二章第十四条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这体现了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可理解性要求。第二章第十五条明确指出企业披露的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这五个质量特征能够较为恰当合理地综合评价企业碳信息披露情况,且符合相关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因此本文对碳信息披露的评价以及时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五个维度为一级指标,然后根据各项一级指标内容设定二级指标(见表2)。

1.2 二级指标的构建

(1)为了反映及时性,本文设置了1个二级指标。因资本市场对信息的敏感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成败。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公司将碳信息纳入到公司定期报告中,而绝大多数公司把企业的碳信息放在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责任这一方面中进行披露,一般上市公司会将社会责任报告随其年度报告一同公布。因此本文对及时性的二级指标设定为报告的披露时间,根据碳信息(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时间是否及时来判断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表1 国内外机及学者评价信息披露所提出的质量特征

表2 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

(2)为了反映可靠性,本文设置了2个二级指标。真实可靠的信息是信息使用者评价上市公司的重要基础。上市公司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应客观说明公司的碳减排、碳核算、碳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一套采集、整理、归类、报告碳信息的完整流程能使得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数据和文字有据可查,从而提高可靠性。同时,因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信息缺乏一定的专业认识,所以独立第三方的审验鉴证是公司碳信息披露可靠性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对可靠性评价指标设定了两个二级指标,碳信息采集流程体系说明与是否有第三方独立审验鉴证。

(3)为了反映可理解性,本文设置了2个二级指标。由于复杂多样的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认识程度不一,因此公司应尽可能披露清晰明了、便于理解的信息。复杂、广泛的碳信息借以规范的文字、数据、图表加以陈述,三种形式的平衡得当、详略得当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除此之外,信息使用者对于碳信息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尽充分,公司应当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缩略语,如果必须使用,则应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便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因此本文从图文说明和专业术语这两方面来设定了可理解性评价指标的二级指标。

(4)为了反映可比性,本文设置了1个二级指标。可比性包含纵向可比与横向可比,纵向可比是同一公司不同年度之间比较,由于同一公司一般信息披露策略变化不大,因此本文所设定的可比性指标为不同公司之间的横向可比指标。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可比性主要是在于碳信息核算是否量化标准统一,包括计算方法的标准统一和数据单位的大众性标准统一。

(5)为了反映完整性,本文设置了8个二级指标。完整性是评价公司碳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其涵盖了公司对于碳信息的各项重要内容的披露情况。本文以CDP项目中对于碳信息披露内容描述为基础,来设定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完整性指标。CDP的框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得到了很好的完善,相对较为完备,并具有权威性。CDP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CDP能代表722个管理资产总额达87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CDP对于碳信息披露的模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和使用。但CDP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于对披露内容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标准,使得不同公司之间碳信息可比性较弱。

因此,本文在CDP项目对于碳信息披露内容的描述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其他国际组织、国内外学者对于碳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对于碳信息披露完整性评价的指标。

根据CDP项目,关于碳信息披露内容的描述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①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机遇、风险及应对战略

②温气候变化方面的治理

③温室气体排放管理

表3 国际组织或项目碳信息披露内容描述

④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这四个方面,涵盖了碳信息披露的大部分内容,但还有完善的空间。“气候风险披露倡议(CRDI)”、“气候披露准则理事会(CDSB)”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等对于碳信息披露内容也有描述,其描述的大部分内容与CDP相似(见表3)。与CDP不同的是,CRDI相对更关注风险问题,所以本文增加了减排风险指标的设置;GRI则是从社会责任角度进行气候变化的考虑,较为关注绩效指标,所以本文中增加了减排绩效指标的设置。

同时,考虑到补贴是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领域常见的政策手段之一(张国兴,2014),国内学者王仲兵(2012)在建立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时,也相应设置了减排补贴这一指标。所以本文在完整性评价体系中也设置了减排补贴的指标,最后形成了对于碳信息披露完整性的8个二级评价指标(见表2)。

2 结论

本文以信息披露质量特征为基础,借鉴了已有学者研究成果及CDP、CRDI等权威机构对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描述,确定了碳信息披露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以及时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五个一级指标共14个二级指标的碳信息披露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考虑了已有学者研究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及CDP等权威碳信息研究机构的不同视角,所构建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相对于其他学者的研究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基础上,既全面综合地对碳信息披露的深度进行了评价,又合理地避免了条目的过于繁细,使得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运用切实可行,益于利益相关者获取所需信息来进行科学决策,充实已有研究指标体系,推动碳信息披露研究进程。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María González-González J,Zamora-Ramírez C.Influencing Factors on Carbon Reporting:An Empirical Study in Spanish Companies[J].World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3,10(1).

[3]Kansal M,Singh S.Measur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n Indian Perspective[J].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2012,8(4).

[4]Freedman M,Jaggi B.Global Warming,Commit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By The Largest Global Public Firms From Polluting Industr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5,40(3).

[5]陈华,王海燕,荆新.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

猜你喜欢

完整性使用者可靠性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抓拍神器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