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MPAcc课程群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5-02-17邱卫林
邱卫林, 雷 芳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MPAcc课程群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邱卫林,雷芳
(东华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对国内外关于课程群建设和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国务院学位办MPAcc教指委设计的参考性课程体系进行阐述,结合MPAcc培养目标,深入分析会计人员未来就业岗位和所需职业能力基础上,构建基于会计职业发展需求的MPAcc课程群总体框架,并提出了对MPAcc培养模式创新的相应对策,最终将有助于增强MPAcc学员的未来就业竞争力和会计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关键词:职业能力;MPAcc课程群;培养模式
邱卫林,雷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MPAcc课程群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391-394.
Qiu Wei-lin,Lei Fang.Study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MPAcc curriculum group and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J].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34(4):391-394.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课程建设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的“工具理性的课程开发论”和 70 年代以后的“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解论。“工具理性的课程开发论”经过 Herbart、Comenius、Locke 和 Spenser 等人的深化更加成熟和完善。国内外绝大部分高校仍遵循该理论进行课程设置。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了打破课程分科过细的倾向以适应社会发展,“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解论”提出了“Integrated Curriculum”的概念。“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解论”认为课程是发展的、开放的、跨学科的,它要求创新课程组织形态,实现课程体系的新建[1]。
自从提出注重“课群”的研究与建设,一些高校就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李慧仙认为高校课程群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存在理念不清,实施不力、评价不当的问题,并给出了课程群建设项目的评审指标体系。陈得宝、杨一军认为课程群的建设就是分析课程的相关性,对知识点进行融合和分解,删除重复内容并探讨制定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方法。孙铮、刘永泽提出会计作为一个应用型学科,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型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也应分层次进行培养。谷增军认为MPAcc的培养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为目标,提出了课程群建设框架[2]。钟子亮、周咏梅认为会计硕士属于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培养,提出培养模式存在不少缺陷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3]。
2MPAcc教指委设计的参考性课程体系
2011年,国家MPAcc教指委提出最新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要求各培养单位根据职业需求,制定具有本单位特色和办学优势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构建新颖有效的课程体系,并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加深教学管理的强度,提高培养工作的效率。课程教学应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形成实践性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置以核心课、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课2个学分、英语课3个学分、《管理经济学》3个学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3个学分,《审计理论与实务》3个学分,对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求必须全修,共需修满20个学分。方向必须课程主要包括:《数量分析法》2个学分、《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个学分、《战略管理》2个学分、《商法概论》2个学分、《管理信息系统》2个学分、《投资学》2个学分、《会计职业道德》2个学分、《财务报表分析》2个学分、《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个学分、《中国税制》2个学分、《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2个学分、《企业并购》2个学分、《会计师事务所》2个学分、《经济责任审计》2个学分、《管理审计》2个学分、《企业价值评估》2个学分、《政府与非盈利会计》2个学分、《企业税务筹划》2个学分、《内部控制》2个学分、《风险管理》2个学分。对方向必须课程的设置要求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中的至少4门课程,需修满不少于8个学分的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求必须修满6个学分。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求必须修满6个学分。根据以上所有课程的设置要求毕业总学分不少于40个学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办这个参考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再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培养出的人才继而接受就业市场检验。但很显然,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学组织,只是教授知识,无法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发展每个阶段所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因此如何通过设计课程体系,设置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能培养学员的知识,而且还能增加其职业能力,显得很有必要。
3MPAcc课程群框架构建
3.1 MPAcc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的基本思路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定位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学科本着未来学生充分就业和顺利就业的原则导向,把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列入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从而充分满足社会职业的需求,为学生最终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和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设置课程群过程中,应该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突出会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特别针对各行业会计处理的特殊性,增设环特殊行业等相关知识教学,加强在相关工作岗位的实践,形成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模式,基本思路如图1。
图1 基本思路
3.2 MPAcc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的总体框架
根据会计专业毕业去向,不同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所拥有的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不同会计岗位对应不同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人员职业生涯及所需职业能力
我们应该从会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出发,设计对应其所处各阶段的会计课程群。针对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主要是基层会计岗位,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应该立足于基层会计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对全面立体的知识构架的掌握和专业操作技能的熟练应用,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竞争力,为其顺利毕业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而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参考性培养方案可知,MPAcc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专业素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提出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大部分高校根据这个要求,提出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立体的专业知识构架以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观和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及时发现、迅速提出和高效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结合MPAcc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MPAcc课程群建设应该围绕为学生构建全面的会计主管和财务经理所需要的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结构以及掌握基本的会计实务能力,兼顾CFO和CPA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为其成为会计高级管理人员做好准备,使其在就业市场更具有竞争力。MPAcc课程群建设总体框架如下表2。
表2 MPAcc课程群建设总体框架
根据MPAcc未来就业岗位来设置不同课程群,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较高的法律意识,具备全面立体的专业知识构架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MPAcc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4.1 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开放式培养模式
以学生能力提高为导向,坚持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相结合,注重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责任感;坚持产学相结合,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将产学打造成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平稳对接[4]。
4.2 采用“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
为了增强MPAcc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胜任工作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方式采用以研讨、案例教学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学生入学后根据学科背景组成学习小组,根据不同的案例轮流担任执行组长,按照竞赛的规则开展案例研究、讨论,以此提高每位同学的领导才能,增强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
4.3 推行以“采用”为硬标准的考核方式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避免“严进宽出”现象发生,培养方案应在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管理制度方面积极创新。根据会计专业硕士注重应用的特点,提出MPAcc研究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若能被相关单位采用推广,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制作的案例如能通过MPAcc学术委员会审核,也可申请提前毕业。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注重过程的强化管理。在完善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以积极引导的方式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群建设的积极性。以当前设立的课程组负责制为基础,形成以建立和健全建设→考评→完善→再评→再建设的课程建设与实践运行机制为体系的强化管理。
4.4 建立“行业+区域+职业+国际”四位一体的实践基地
培养单位和教学基地应该对培养MPAcc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足够的耐心。将联系实际的工作单位和选择兼职导师作为培养MPAcc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系统工程。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和选择不同用途的实践基地。第一,结合各培养单位的特点建立行业类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MPAcc人才提供保障;第二,建立区域类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区域经济特征的MPAcc人才提供保障;第三,建立职业类实践基地。学校应该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服务机构共建,为培养具有会计执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MPAcc人才提供保障;第四,建立国际化实践基地。学校与国外相关公司长期合作,建立国际会计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学生,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曲晓辉.面向职业化要求: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新取向——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的定位、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财务与会计,2005(1):1-8.
[2]谷增军.会计学专业课程群建设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2013(2)上:42-44.
[3]钟子亮,周咏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37-40.
[4]陈火弟,刘光萍,罗泉龙.高校课程群建设与课程组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兼论东华理工大学数信学院课程群建设与课程组构建实施方案[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7-72.
[5]陈润羊,徐卫东,高柏,等.“环境管理与质量评价”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90-193.
Study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MPAcc Curriculum Group and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
QIU Wei-lin,LEI Fa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mode at home and abroad. After explain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ed by the State Council Degree Committee’s MPAcc committee and analyzing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required of the accounting staff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MPAcc curriculum group which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needed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e measures for innovation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MPAcc education, which will help the MPAcc students with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job seeking and adaptability in their accounting professio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professional competence; MPAcc curriculum group;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5)04-0391-04
作者简介:邱卫林(1979—),男,江西上饶人,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与会计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MPAcc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研究(JXYJG-2014-106)”。
收稿日期:201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