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启“思”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2015-02-16因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钟祯鸿
因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 钟祯鸿
以“问”启“思”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因福建省福清市石竹中心小学 钟祯鸿
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是课堂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提问,在乎课前预设,在乎课中生成,更在乎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教师应该提高提问的技巧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问题;预设;重组;追问;悬念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问题设计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更好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不得体,将造成学生难以理解问题的实质,无法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预设,形成问题网络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安排,对本节课要提出的每一个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前预设。一堂课哪些是学生可以根据经验直接回答的,哪些是需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的,哪些是需要讨论交流回答的,先问什么,再问什么,课前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例如,一年级《找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摆放苹果、梨的实物图片这一情境引入,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有序”“重复”的规律。课前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网。
连续摆三组苹果与梨后,问:猜猜看,老师下一个会摆什么?(苹果)你是怎么想的?(预答:我是看到一个苹果一个梨的摆,接下来肯定是苹果。)对于学生的回答,首先应该肯定,并提问:你从哪里看到了一个苹果一个梨的摆?(联系前面的图形)此时及时表扬他能联系前面的图形作出判断,并追问再下一个会是什么?仔细观察所摆出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苹果和梨一直重复着出现)重复出现的是苹果和梨,那下一组先摆梨再摆苹果可以吗?(不可以,要按先苹果后梨的顺序)接下来,就可以提出关键问题:你们觉得这一排摆出的图形有什么主要特点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像这样,苹果和梨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
在整个问题串的设计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起先的无序观察到懂得联系前面的排列进行有序思维,从对有规律排列的初步感知到认识规律的本质,每一个细节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作出的回答都做到了精心预设,形成问题网络,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使课堂调控更加高效灵活。
二、尊重生成,善于重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机械地按预设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中,学生的生成经常会与预设不相符合,会出现许多新的状况,暴露许多新的思维。这些生成性的资源,需要教师的重新整合,形成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领。
例如,六年级《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在欣赏完生活中的圆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圆,你们能不能也画一个出来?
生:能!
(学生兴致勃勃地利用刚买的圆规自己动手画圆。在学生展示汇报环节,多数学生都画出了漂亮的圆形,但是个别学生出现了扁椭圆甚至是缺角圆等错误,这时,教师及时调整了问题。)
师:我们发现这几个同学画的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生员:圆规针尖移动了。
生圆:圆规两脚松了。
生猿:思想开小差了。(全班大笑)
师:那就是说,我们在画圆时应注意什么?
生:要专心画,针尖要固定,两脚距离不能变。
(由错误的“圆”质疑:形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将问题资源重组后再次留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明确了固定圆心及圆规两脚间距离的必要性。)
这样,在学生生成的问题资源中,教师及时整合出新问题,将问题引向画圆的方法及注意点上,使学生自主探究画圆的步骤,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
三、灵活追问,引领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时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会“石沉大海”。此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实施追问策略。追问,就是当问题抛出后,为了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又再次地、追根究底地发问。通过追问可以对学生进行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追问的策略上,笔者经常使用以下的方法。
1.“穷追不舍”法。教师能对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紧抓不放,穷追不舍,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实现即定目标。课堂中应该多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通过连续的追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让学生尝试计算后提问:你是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分母为什么没有变?为什么不把分母相加呢?(使学生弄清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意义)然后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把分子相加?这样,通过连续的追问,使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移花接木”法。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经常会在课堂生成许多新的问题,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将预设的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灵活整合,巧妙穿插。课堂中对学生的追问不应该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应该灵活运用“一问多答”“互问互答”等形式。比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时,有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将问题抛向其他同学:“A同学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观点,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B同学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真是太厉害了,谁能看出他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追问,将问题抛向更多同学,关注全体学生思维的发展,避免问答单一化,使提问更加有效。
四、巧设悬念,营造问题意境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创设“奇”“疑”的意境,巧妙地形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对探究问题、寻求真知的渴望,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意境。
师:下面的计算,你们都会算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喊着:会!)
师:那好,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前几道计算题的时候,非常的顺利,但是当遇到最后一道题时,出现了两种结果。教师不急着评价,而是组织他们进行争论。)
师:XX同学的回答,你们同意吗?
(看得出来,学生已经意识到分母不同的分数是不可以直接相加的。)
学生4:前几道题都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就是最后一道题分母不一样。
师:对呀,这是个新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学生4:之前我们学过分数会“变形”,我们让这些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变成分母一样的分数不就行了吗。也就是
师:伊伊同学的想法真是太棒了,其实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化为?(化异为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有没有解决了问题呢?……
像这样,教学中故意通过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的认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