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5-02-14何春林
○ 何春林
(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作文教学之我见
○ 何春林
(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作文是教书育人途径之一,在小学阶段不断提高课堂作文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在成长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构建出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对探讨课堂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堂作文; 优化教学; 提高素养
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方面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用语言文表达出来”。由此可见,除了口头表达外,更重要的是“写”的表达能力。“写”是作文的中心和根本。离开“写”,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无法落实。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两种形式去“写”:其一,教师在课堂指导后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其二,教师指导学生在习作课内当堂完成任务。这两种作文教学形式都存在着不同的利与弊。笔者经过实践则认为后者好处多,其表现在:
(一)有利于激励学生认真习作,提高临场习作能力,严肃课堂气氛
留心当今世界许多先进的国家入学考试、招聘员工等应试内容中都有考试作文的报道,而我国公务考试作文也是笔试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每个应试者都要具有临场作文能力。因为作文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语文基本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知识时代和素质教育,要求作文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在规定时间和场合内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在习作课上当堂完成作文,不但可杜绝了“拖”、“漏”和“拿来主义”的现象,(尤其是习作较差的学生),还能提高习作速度。同时也抑制习作课互相影响的不良因素,保证当堂教学的严肃,安静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和兴趣。正如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有我们特别注意自动能力之培养,使它关注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批改时间,减轻师生负担。
学生在习作课上完成作文直接交给教师时,教师当面过目检查,及时地纠正学生习作存在着的问题。例如:
1.对一些习作态度较差的学生,如书写潦草,语病较多,急于求成等,可当场给予指教和改正。
2.对一段到底或层次(段落)含糊不清的习作,可马上采取一些“对症下药”的方法和措施。
3.对标点和书写不规范的,可及时指出当堂订正。
4.对学生自拟习作题目不够贴切的,可以三言两语地指点“迷津”给予及时纠正。
以上提及的问题,都是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果将这些问题留在课外批改,那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完成检查和改正的任务,时过境迁,难免失去印象,还会批一漏百。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意见,沟通思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节省了批改时间,又收到作文教学的最佳效果,大大地减轻了学生作业的负担和教师工作负荷,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正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遇到同一类的问题,教师在课外给予批改,却不见什么效果,而在课堂上,教师运用亲切话语进行当面批改却受到了学生的乐意接受,把自己看成是在老师这个“裁判”面前“闯过关”好的运动员,往往是一次奏效。从学生的心理 反映可以了解到谁都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退回“重做”。由此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促使他们学习自主能力的提高,不断注意知识积累和吸收,为在漫长的生涯中坚持终身学习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避免拖泥带水,东拼西凑
小学生由于受到心理因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在习作时,有的学生常常会产生因害怕习作而借口要求延长时间,把作文带回家去完成的现象。如若任其发展下去,形成习惯就必然导致丧失临场作文的能力。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发现到这些学生的习作往往抛弃了自己的生活素材,变成为习作而作,失去了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花大量时间“走出去”,“参考”他人的资料,东拼西凑了别人的东西,虽无实事求是之意,却有哗众取宠之心,其结果也是“昙花一现”。如果规定习作当堂完成,那么就能在教师指导下和督促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素材,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从而克服了编造的弊病,保证百分之百的学生每次都能按时地完成习作任务,不管他写的水平如何,总是经过了一次习全过程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语文素质,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有利于当面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习作表现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激励;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尽量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用对了一个标点或一个词,都不要放过给予肯定的机会。当学生听到老师当面称赞的话,自尊感油然而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意志力和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习作中会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所第多惠所指出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因此,为学生在将来漫长的生涯中能够坚持终身学习,不断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以促进其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何春林,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教师。
H193.6
A
1672-8610(2015)07-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