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因论的高职英语写作研究

2015-06-09李顺清

语文学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模因句型高职

○ 李顺清

(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于模因论的高职英语写作研究

○ 李顺清

(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文章以模因论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对高职英语写作进行策略和方法上的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背诵、套用、模仿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将模因进行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就能够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模因论; 高职; 英语写作

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濮实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使用语言和写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从教育的角度看,人的教育最根本的是读写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语言之中。文字的表达代表着一个人的水平,知识和思想。

对高职学生而言,英语写作却是他们最难以克服的短板。词汇量的贫乏,语法知识的混乱,语言运用能力的薄弱,使得写作仿若无米之炊难以为继。历次考试中都会出现大批学生作文完全空白的现象。而写作教学或策略研究也成为高职教师较少触碰的话题。语言学家文秋芳、王立非曾坦言,“听说读写语言策略研究严重不均衡……,写作策略研究几乎是空白,阅读策略研究也很缺乏。”由此可见,对高职英语写作的研究噬在必需。

基于此,本文以模因论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对高职英语写作进行策略和方法上的研究,以期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写作方法,对当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文献综述

1976年,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meme一词,用以描述一种类似基因一样决定人类文化信息传播的单位。他认为尽管被感知的方式不同,文化领域同样存在着一种生殖性。诸如“言语、思想,信仰、行为”等文化单位,都可以在人脑之间通过模仿等方式进行繁殖,并且以垂直或水平方式在不同人的思想领域内复制传播。

心理学家Blackmore认为人类语言甚至大脑的发展都是由于模因的驱动。模仿中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聪慧”。她还指出“人类的创造性就是一个观念的变异和重组的过程。每一个发明创造都是从先前的发明创造中衍生出来的,是通过模仿和变异发生的渐变过程。”故此,任何创造性的语言使用皆源于模仿。模仿本身也是创新。[1]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家海利根从模因复制的过程提出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等。[2]西方研究学者大多结合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对模因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拓展和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模因论的探索和研究。何自然、陈琳霞等学者从模因的译介、推广及模因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3]文秋芳教授也指出,模仿范文写作以及主动使用刚学过的新词语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其他学者也从不同侧面对模因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了策略和方法上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从总体研究情况来看,对高职英语写作研究还有待加强。因此,从模因论观点研究高职英语写作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和实用性。

二、基于模因论的高职英语写作模式探索

高职英语写作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写作,主要表现为其以遵从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用英语为表达手段的英语写作方式。因此,本文的写作方式探讨以高职英语写作文体为主。

(一)高职英语写作模因分类

1.基因型写作模因。何自然教授在介绍模因类型时指出,从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来看,主要包括基因型与表现型两种。基因型模因是指在不改变其内容的前提下直接传递的一种形式。在高职英语文体中,主要表现为一些词汇、固定结构、搭配、各种引文、口号、转述,及日常交谈引用的名言、警句,或重复别人的话语等等。

2.表现型写作模因。表现型模因指一些形式或结构相同的模因由于不同的需要而被添加为不同的内容。其范围不限于单个词语,有时是句,甚至是篇章。在表达类型上可以包括(a)句法模因;(b) 段落模因;(c) 篇章模因等等。

(二)高职英语写作模因传播过程

和普通模因传播过程一样,高职英语写作模因的传播方式包括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模因必须先进入宿主的记忆里,被宿主内化在其认知系统,并在其记忆中停留一段时间才可以被称作模因。然后模因通过演说或表达的过程得以输出,才能继续感染其他个体,成为被复制和模仿的对象。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借助稳定的载体或媒介,才能被有效的复制和接受。

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正好体现了高职英语写作的整个过程。学习者在同化和记忆阶段大量输入语言模因,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输入,学习者可以将这些信息再次通过表达和传播和方式进行输出去感染其他人。

(三)模因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环节构建

1.模因选择与输入。当前高职学生写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没有模因可以输出,由于他们极少具备社会实践经验,对商务英语写作模式知之甚少,在写作时大脑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提取。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需要掌握和识记的模因类型。然后对这些模因类型进行分类输入,做好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2.模因的核心是模仿。在整个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模仿进行传播。模仿的过程主要包括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即背诵、套用和仿写。

1)背诵。背诵主要应用于对于基因型模因的识记,通过对一些诸如“谚语,惯用语,名言,名句”等基因型语言模因的同化与记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输入的模因的理解,增加其语言输入量的积累与沉淀,以便在写作的过程中随时提取出来作为写作的因子。在识记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以激活学生的语义场与联想场,使学生联想到其他同义异形词,如“think”的同义词“believe, hold”等以丰富输入的模因数量,便于更好的提取与传播。

2)套用。套用是在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表现型模因基础上,让学生把相关话题的信息内容填充到基本模因框架中。在商务信函、合同、备忘录、电子邮件、电报、电传等商务语篇中,有些信息内容的文字表达较为固定,有些语篇格式程式化。如某些主体段的开头常用语有:However…;Therefore…;In general…;In fact,In addition to…;As far as…are(is)concerned;For example,等等。结尾段常见开头用语:Consequently…;Finally…;In summary…;In a word…;To sum up…;As a result…;In short等等。

3)仿写。仿写是让学生通过模仿记忆的模因,对于所练习的内容进行同型联想,同构异义,将记忆中的模因以添加自己内容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仿写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加以变化,其具体过程可以从简单句基本句型、应用文模板、套用模板的范本、篇章仿写等几个步骤逐步完成仿写训练。

3.模因的目标是创作。创作是指学生在完成仿写阶段的训练后,根据具体写作任务,结合仿写形成的经验,创新完成写作的过程。创作也可以让学生从模拟句子开始着手,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文章。如在学过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句型后,学生可仿写出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 this is a question; To go abroad or not, this is a question. 创作是学生写作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中的各类模因不断进行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4.自我鉴定与互评。传统的写作教学不重视写后阶段,模因论提出模因需要通过传播得以发展。因此学生在完成创作之后的自我鉴定能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和欠缺的模因有更好的认识。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让其更加深刻的扩大模因的传播范围,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进步。教师也可以列出比较好的习作在班内讲评,使范文成为语言模因在学生中得到复制和传播,而对有错误的模因进行纠正,更好的完善模因在写作中的指导作用。

三、模因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写作实证分析

1.实验对象。为了将模因论应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本文作者对所带班级进行了实践教学验证。所带班级为连云港开放大学五年制13造价两个平行班级。学生按照入学成绩平均分配到两个班级。为了验证模因论的应用效果,1班为自然班,2班为实验班。在应用模因论指导写作教学之前,对两个班的英语应用文水平进行了测验,结果如下:

图1 五年制13造价1、2班期末考试作文成绩对比

表2 五年制13造价1、2班英语写作基础问卷调查结果

2.教学环节。1)写前准备:根据两个班级反应调查情况,以三级作文中的感谢信为模因,将作文中涉及的相关词汇,同义词辨析,句式表达,语法结构,作文格式模板,分发给整理成相关材料分发给2班学生,1班仍然使用传统的作文讲解法让学生做写前准备。

2)组织有意义的句型操练。在出现相关表达感谢的句式句型方面,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I am so grateful to you for…, many thanks to you for…对2班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对1班学生在讲解完作文格式后不做要求。

3)设计句子合并、句型替换练习。这类练习虽然与前一种一样依然是在句子水平上进行,但更加拓展了2班学生对句子的识记和理解、辨析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连词、连接副词等表达因果、对比、顺序、转折等多种关系。而句型替换练习则是通过变换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一些他们平时只能辨认欣赏却不会使用的句式句型。1班学生仍然是在解释完作文格式后让学习自己自由练习写作。

4)范文仿写。让2班同学在做完所有的相关词汇,句法,语法模因后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出一篇完整的感谢信。1班同学同时提交一封自己练习写作的感谢信。

5)写后回顾与互评。2班同学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进行检查,然后同班交换作文进行检查评价,找出写的相对较好的范文和句型。并进行点评。然后1、2班作文互换检查并进行点评。

3.小结。通过两个班的模因教学实证对比,2班同学不仅对本篇重点,知识点把握较好之外,作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对作文的写作自信明显增强。而1班同学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对作文的写作兴趣也没有变化。

语言模因论的应用结果显示,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模仿与创新是和谐的统一的。以创新为目的和结果的模仿是创新的必要手段和过程。只要在模因应用的过程中合理的分析出不同的模因类型,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背诵、套用和模仿的方法将模因进行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就能够有效的促进语言模因的发展,并使之更好的应用于高职英语写作过程中。

[1]Blackmore, S. 1999. The Meme Machine[M].Oxford:OUP.

[2]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4]李传锋.模仿的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4).

李顺清,女,山东莒县人,连云港开放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H315

A

1672-8610(2015)07-0126-02

猜你喜欢

模因句型高职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典型句型大聚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