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道隐藏很深的病句神题

2015-02-14江苏省射阳中学倪同刚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充分条件病句努力学习

☉江苏省射阳中学倪同刚(特级教师)

一道隐藏很深的病句神题

☉江苏省射阳中学倪同刚(特级教师)

近来在练习中碰到一道病句题,其中的一个选项引起了老师、同学的争论,莫衷一是。句子是这样的:“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在较大频率范围内声速不会随频率发生较大变化,也就是说超声与可闻声波的传播速度是接近相同的,超声波在介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和可闻声波相同,较一般声波相,超声波具备更好的定向性,并且具备穿透不透明物质的属性。超声在一般流体媒质(气体、液体等)中的传播理论已然较为成熟。

这可以说是一道病句神题了,因为上网一查,不但高考模拟题中有它,而且中考练习题中也有它,就是小学病句练习题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见它是一道贯穿各个学段的病句考查题,说它“神”似乎毫不为过。其更“神”者,有的练习题中将它当作正确项设置,有的练习则将它当作错误项。难怪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有没有语病呢?我们不妨将这个句子当作A句,在此基础上作如下调整,变成B、C句,比较A、B、C三个句子的区别,这样就好确定了。

二、嘎绒虽然看着一副憨厚像,可谁又知道他的内心,就像小丁和梨花。哎,这人千万不能看表象。而且他平时对莽子的照顾,说不定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在语言的表述过程中,把没有因果关系(或只有部分因果关系)的情况说成有因果关系,或者根据前面的部分原因想当然地推断出某一个结果来,这就是犯了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如:“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这句话中周先生投身于“五四”运动,与他成为学者、历史学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C.谁又能说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这三个句子中,B句是明显的病句,其病因是多重否定造成了表意的混乱。在这里,反问相当于一重否定。“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谁又能否认”,也就是谁也不能否认,也就是谁都承认,这就将“英雄的品质”的培养与“努力学习”分割开来了,显然不合逻辑。类似的题目在平时我们会碰到许多,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有它,不一定就养成英雄的品质,还需要个人的品德、内在的意志及外在的环境等其他条件,但“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努力学习。A句将它理解成充分条件,有“努力学习”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养成英雄的品质”的结果,表述不当,产生逻辑错误。

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再看C句,虽然也是采取双重否定的形式,但整个句子否定的是“英雄的品质不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

充分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一定会推出乙这个结果,有乙这个结果不一定是甲这个唯一条件。如“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有“下雨”这个条件就一定有“地湿”这个结果,但“地湿”这个结果不一定就是“天下雨”造成的,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如洒水车洒的、别人喷的等等。必要条件是有甲这个条件不一定能推出乙这个结果,但乙这个结果一定要有甲这个条件。如“只有阳光充足,菜才能长得好。”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菜”不一定就长得好,还需要施肥、浇水等其他条件。但“菜”要长得好一定要有“阳光充足”这个条件。

A句中,“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是一个判断句,这个句子的结果是“英雄的品质的培养”,原因是“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也就是“只要一天天努力学习,就能培养起英雄的品质”。大家都知道,一天天努力学习的人很多,可最后养成英雄品质的却寥寥无几,这个事实就证明上述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里涉及到逻辑学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区别。

B句是某练习题中的句子,当作病句讲没有争议。有的出题老师意图改变题目,要把它当作正确答案,于是将“不”改成“正”,这样多重否定就变成双重否定了,似乎这样句子就正确了,这就是A句的来源。殊不知,这样一来,句子倒滑入另一种不合逻辑——强加因果的陷阱里了。

定义7 称ftr/tr-1(A(tr)/A(tr-1)),(2≤r≤m)为马尔可夫过程{ξ(t),t∈T},(t1 <…

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因为“努力学习”是“英雄品质养成”的必要条件,“英雄品质的养成”一定离不开它,句子否定了它,就不能成立。要使这个句子合乎逻辑,必须对它再作否定,这样整个句子就没有语病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第二十章)细细推敲起来,也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这句话包含两个分句,前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然;后一分句中“豫”是“事立”的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合起来就成了充要条件。事实上,“豫”只能是“事立”的必要条件,不能说是充分条件。这个千古名句只有说成“凡事豫未必立,不豫则废”才是正确的。

理、可行、适切的管理,这一过程涉及教师的培养、招聘、考核、培训、晋升的多个方面,应该是教师成长的全过程管理。

环球时报讯 负责网络安全的高官没用过电脑?这并不是笑话。据日本《产经新闻》11月15日报道,日本奥运相、负责审议互联网安全法的樱田义孝就“从没用过电脑”,也不知道USB接口为何物。此事曝光后遭到舆论批评,在野党议员更是指责提拔樱田进内阁的首相安倍晋三“任人唯亲”,耽误国政。

笔者认为,中学师生最好在业余时间学些逻辑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病句,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充分条件病句努力学习
集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量词
师生讨论改病句
“对症下药”——和病句说“再见”——小学高年级作文“病句”现象对策研究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天外来客
高考病句辨识的两大抓手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超可解群的若干充分条件
“病句城”历险
努力学习军事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