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探析

2015-02-13江艳丽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涵交流语言

江艳丽

(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探析

江艳丽

(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现代社会,网络逐渐成为占据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应用工具和交流工具之一。而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兴盛,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类型,网络语境也随之构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出现,它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加强网络语言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本文立足当前日常网络用语的产生和流行,通过对网络语言内容和组成的了解诶和认识,重点分析网络语言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给。

网络语言;文化内涵;网络语境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载体,它是文化传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传播形式,可以说没有语言传播就无法构成文化传播。文化与语言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任何语言形式都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网络环境的形成,也使得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传播形式。虽然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的实际用语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传播形式,它能够真实、准确地呈现现代人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心态。加强对网络语言文化内涵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才开始在我国流行起来,而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也是最近十多年的时间,传播时间比较短,学界对于网络语言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对网络语言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网络语言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传播的一切内容所进行传播的语言形式,它包括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这两种语言形式。二、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在网络交流中进行传播的特别用语(如网络、新媒体、电子商务、网吧等)、专门用语(如LZ、沙发、板凳、520、88等)、特殊符号以及互联网专业术语(显示屏、主机、路由器、登录、离线、防火墙、木马、病毒等),等等。三、专指在网络聊天环境下,如网络聊天室(如QQ、MSN等)、网路论坛、留言板(BBS)等所使用的语言交流形式,例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灰常(非常)”、“囧”、“雷”、“OTZ”、“orz”、“顶”……

网络作为新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不仅承载着传统媒介交流的信息传播功能,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担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加强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不能仅仅将其当作一种在网络上进行使用的语言传播形式,而是应该透过网络语言传播的外在表现,积极探寻它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推动网络语言文化水平的提升。

二、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互联网交流的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得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实际生活用语的交流模式,它的组成元素更加复杂,也更加多元化。目前,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一、由表意文字组成的语言。如斑竹——版主;板斧——版副;恐龙——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带歧视性质);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马甲:已经注册的论坛成员(以不同的ID注册的论坛成员.通常有多个)。二、使用汉字拼音或者外语字母进行组合而成的语言。例如MM——妹妹;OIC——Oh,I see(我明白了);PLMM——漂亮美眉;3Q——THANK YOU(谢谢);MPJ——马屁精;BF:Boy friend(男朋友),等等。三、使用数字组合而成的语言。一般都是根据数字的谐音来翻译的。例如7456——气死我了;874——不去死;9494——就是!就是;886——再见(bye bye);3166——再见(日语)等,四、使用特定的符号来表达的语言形式。如-D”表示非常高兴的张开嘴笑;“:-)”表示微笑“8-)”这是眼镜一族的专用笑脸;“;-)”指抛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类网语还有:用“:-(”表示悲伤难过;“:-!”表示不屑一顾,等等。五、在网络上约定俗成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特定的语义。如“粉”就是喜欢的意思;“微客”指在微生活中从事自己擅长的本地服务行业群体。“闪客”指经常使用flash的人。

三、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

世界上的任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传递,语言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平台作用显而易见,它是直接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的重要手段。网络环境下的语言交流也承担着文化传递的重要责任。笔者根据自身对网络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认识,在洞察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个性的基础上,透过网络语言的表现来重点分析网络语言的文化内涵表现。

1、引领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快节奏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利用网络来发布信息是获得更多用户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发布网络信息,必须是简单、明了,让人能够一目了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与外界交流,主要就是因为网络交流既方便又快捷,它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相符合。许多年轻人都愿意花大量的时间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些人或被称为“网民”或“网虫”。而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发展极为迅速的“速食文化”的引领下产生的。为了节省打字输入的时间,根据网络交流的习惯或人们日常交流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等,根据键盘和输入法的特点将汉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等进行简化或重组,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语言体系。例如从网络交流中产生的“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通过简称就能完整地表达“电脑水平低”的意思,语境中还带有一种贬义。“NB”是“牛×”的缩写,北京方言里用来表示叹为观止之意;TM——他妈的(粗口);PMP——拍马屁。

在网络交流中,如果不懂这些网络语言的意思,几乎是无法进行对话的。据相关调查统计,在国内,有近60%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网民基本能掌握70%-80%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几乎成为人们追求网络时尚的一种代名词。同时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展示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他们大多追求简单、快速的生活节奏,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同时,透过这些网络语言的产生和流行,也含蓄地表达了网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和评价。这些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也代表了现代社会对信息的快速吸收、快速消费的文化追求。此外,通过这些简单上口且极富创造力的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使用,也体现了现代人在思想上更加自由、开放的性格态度,也是“快餐时代”的一种文化写照。

2、展现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网络交流区别于现实生活交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网络交流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它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个体与外界沟通的一种交流方式。网民通过网络实现个体与外界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这与实际的交流功能相同,但是,网络交流的另一方面就是个体想要通过网络的空间限制来实现对自我身份的掩盖,以此来增加个体展现本真个性,发表真实见解的勇气和自信。通过这种具有特定空间限制的交流,人们可以肆意地驰骋在网络世界中,几乎是无所顾忌的。这种虚拟化的交流方式是对现实生活压抑人们天性的一种解放,或者说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无责任”的反抗。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的那样“也许此刻与你在网上进行交流的也许是一条狗,但是网络并不关心你是人还是狗。

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承受巨大压力的人们都选择虚拟网络来展现自己。人们在网络交流环境中,只能得到最终的信息符号,却无法获知这种语言信息的来源和背后的主体特征。正是因为这种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也呈现一种非常规的无序化排列状态。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实际语言交流形式,它可以是无序的,也可以是没有任何语言逻辑的。例如“至high”是“特兴奋”;“打PP”是“打屁股”;”3X是“thanks”(谢谢)。网络交流在网络语言上呈现的无序性正好反映了网络交流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人们通过网络交流,反而打消了彼此间的距离,呈现一种放松的交流状态。使用这些看似搞笑、轻松的网络语言也是人们的交流少了拘束,更加自在。当然,网络交流的虚拟性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但是,从它对人的天性的解放上来说,它是有极大的进步的,这些都直接反映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了。

3、一种“狂欢式”的前卫、叛逆文化的体现

网络空间的虚拟化特征增加了人们表达自我的意识的信心,必然使人们的语言方式更加自由、开放。这种语言方式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等级、权威等层级意识的束缚,它更趋于一种“狂欢式“的交流表达。人们进入网络世界,就像是脱下生活压力后进入到第二个放松、自由的权利真空世界。在这种自由、狂欢的氛围中,网络语言消解了现实文化中的严肃、内敛等特性,相反的,在语言中注入了后前卫、大胆的活力元素。例如小白——小白痴;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匿鸟——隐身了;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贬义)。这些词语的构成看似无厘头,其实它们是在网络空间”狂欢派对“性质的交流环境下显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将欢乐作为人生意义的体现和追求,这些前卫、无厘头的网络语言正好代表了人们内心向往换了、避免痛苦的追求。这也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相吻合,是一种潮流化的价值观念的体现。网络语言也成为这部分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它带有一种极为深刻的叛逆精神,为现代人追求自由与欢乐提供了媒介平台。

[1]黄海泉.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解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闵毅.从网络语言看网络流行文化与青年的互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3]陈燕.网络语言的文化解析[J].芒种,2012(06)

[4]张晓苏.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学术探索,2012(05)

H0-05

A

1674-6198(2015)02-0109-02

2015-02-14

江艳丽,女,湖北省十堰市人,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教师语言。

猜你喜欢

内涵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语言是刀
挖掘习题的内涵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内涵漫画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