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课外自主阅读的校本化实践

2015-02-13江苏省天一中学陈远贵

语文知识 2015年5期
关键词:红楼梦课外阅读原则

☉江苏省天一中学陈远贵

推进课外自主阅读的校本化实践

☉江苏省天一中学陈远贵

调查显示,写作优秀的同学,主要从课外阅读中获益的占近九成,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不只习得了词语、素材等写作内容,也不只积累了修辞、章法等写作技巧,更培育了思维,蕴蓄了情感,铸炼了思想,激发了灵感和创作的冲动,使写作成为一种兴趣、一种生活的常态。我校在以读促写推进课外阅读领域进行了十多年的实践,收益颇丰,现就校本化课外阅读素材的编写、使用、评价等具体做法与同仁分享。

一、校本化阅读材料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在多年的编写实践中,我们逐渐确立了课外阅读教材编写的三大原则:拓展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导读性原则。

1.拓展性原则。此原则主要针对课文教学环节。在教韩愈的《师说》时,我们选编了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韩愈“抗颜为师”的背景和胆魄。还选编了刘开的《问说》,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在求学中“问”(拜师)的重要性。

2.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材的编写不能不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的阅读教材中编有《幽默大师金圣叹》《民国名人轶事》《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管窥》《有趣的口头禅》等文章,学生读得津津有味。毕业之后,不少同学还说这些文章成了他们中学阶段的美好回忆。

3.导读性原则。自读素材不只是一本文章汇编,事实上,其中有不少名著名篇导读。例如我们编入的《茨威格:日内瓦湖畔的插曲》《张爱玲〈更衣记〉双重美学品格论析》《致“我们失去的世界”:评〈儿童的世纪〉》《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海子〈亚洲铜〉再解读》等文章,目的是通过这些导读文字,激发同学们去阅读所评点的名著名篇。虽然这不是指令性的作业,但调查显示,30%的同学或多或少地阅读了这些名著名篇。这部分同学大都有文学方面的兴趣,且学有余力,属于“吃不饱”的那类同学。这类阅读材料,正好指导他们的阅读方向,丰富了他们的阅读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编写内容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阅读教材编写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考虑到与作文系列化训练的配合,高一年级教材编写侧重于记叙文,高二年级侧重于议论文,高三年级侧重于杂文、评论等。

考虑到与课文教学配套,我们编写了经典篇目的配套阅读材料,如《师说》配套阅读材料。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孩子们时事信息来源相对闭塞的问题,我们及时编写重大时事的阅读素材。比如,莫言获诺奖后,我们编选了《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一文;在著名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去世时,我们编写了《没有乡愿的流亡者》;在巴西世界杯的日子,我们编写了《揭秘百年足球之谜》。考虑到大小假期的阅读,我们采用了“存目”的方式编入,对假期阅读作规划。例如《红楼梦》等长篇巨著在暑假读,《老人与海》等适合在寒假阅读,《棋王》《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样的中短篇在“五一”“十一”等假期中阅读。考虑到实体文本阅读和影视阅读的结合,我们也采用“存目”的方式规划了三年的视频阅读系列,分别是“人生系列”“文化系列”“大师系列”,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高,对视频阅读的记忆更为深刻,重组素材的能力也更强。

二、校本化阅读材料的实施及评价

下面以《红楼梦》课外阅读为例,谈谈课外阅读的实施和评价。

(一)实施示例

阅读方式主要是自读,阅读对象主要为高二年级同学,阅读时间一般安排在暑假。要求在9月开学时上交该书的个人点评本。对点评位置、点评字数都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撰写“我眼中的《红楼梦》”,结合作品写实在的感受,不要泛泛而谈,字数必须在1500字以上。

(二)评价示例

评价界定学生是否完整阅读、阅读的深度和以读促写的能力提升。

评价方式主要有:

1.作业检查。新学期开始,教师检查学生的原著批注本及小论文,基本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便于及时安排补读。

2.阅读检测。阅读检测是以闭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以便判断原著批注本及命题创作是否存在代做或抄袭、应付等情况。没有认真阅读是很难做出这些检测题的。《红楼梦》阅读检测示例如下:

(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2)《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3)《红楼梦》第一回至第()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4)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住(),()住缀锦园。

(5)《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史湘云

(6)判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指的是()。

A.晴雯B.袭人C.麝月D.小红

3.批注的批注

教师对学生的原著批注本中的批注再进行阅读批注,是为“批注的批注”。由于很多同学都是首次完整阅读《红楼梦》,所以,其批注难免会出现肤浅或错误的情况。故而老师的“批注的批注”可以矫正学生阅读偏差,引导学生端正读书态度,习得批注方法,理解深度阅读的精神。

4.读书报告会

对于学生上交的小论文《我眼中的〈红楼梦〉》,老师们按照作文要求,批阅、点评并判分。每班遴选出优秀小论文8篇,在规定时间内举行班级读书报告会,经班级全体同学投票评选出第一名。所有班级的第一名,在艺术节时,参加学校读书报告会,评出奖次,予以奖励。同学报告的主题有:如何看待妙玉扔茶盅?刘姥姥仅仅是可笑吗?你更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贾政和我们的父亲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平儿有哪些优点?王熙凤有没有可怜之处?

5.“读”以致用

高三阶段的课外阅读,我们强调“精读一本书”。精读属深度阅读,学生在经典文本中深度咀嚼涵泳,进入作品情境,与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可以真正提高文本的解读能力。不仅如此,解读能力达成了,写作能力也就相应提升了。

基于“读”以致用的原则,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小方案”,督促和引导同学们把所读化为应用,提高作文的文学品位和思想价值。比如,我们要求同学们用《红楼梦》相关内容,为近10年的高考作文分别写一段例证文字,然后进行课堂交流。例如:

2009《品味时尚》:《红楼梦》诞生之初,皇帝都偷偷地读,是当时的时尚。20世纪末拍成电影之后,妇孺皆知,再度成为当时的时尚。过去的经典可以成为今天的时尚,今天的时尚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经典。

2010《绿色生活》: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们成立诗社,就连香菱这样的丫头都成了诗人,他们的生活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绿色生活吗?

2011《拒绝平庸》:似傻若狂的宝玉整天和姐妹混在一起,全不把功名放在心上,他在追求着与当时的迂腐的读书人完全不同的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拒绝平庸呢?

2012《忧与爱》:《红楼梦》中有一个女性其实是深深地暗恋宝玉的。她是谁?妙玉。然而,妙玉身在佛门,这种爱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曹公笔下的妙玉,她的言行举止多次向我们读者透露出了这种畸形的爱意。这种“爱”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深深的“忧”啊。

2013《善待自然》:《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中也移植了藕香榭、稻香村等自然景观,生动的自然和宏伟的建筑相映成趣,这反映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热爱自然和善待自然的心理情结……

这个创作体验活动让学生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有味道”的分论段落,一下子缩小了与作文高手的差距。“我发现,《红楼梦》这样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不管高考出什么话题,我们都可以从中举出例子。”这位同学的说法虽然有点功利,但他的确道出了我们方案设计的初衷之一。

课外自主阅读是一个以读促写、读写共进的过程,师生都享受到了这样的成果。近年来,我校语文高考成绩在省内一直领先。在省作文大赛、全国创新作文大赛中收获了60多个一等奖。两次获得省作文竞赛特等奖第一名的勇力嘉道出了真谛:“如果我是一座高峰,那是因为我站在高原之上。”的确,以读促写推进课外阅读,从整体上提高了我校同学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和创作水准,从而形成了我校语文“高原”之上还有“高峰”的喜人景象。

猜你喜欢

红楼梦课外阅读原则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