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对策研究
2015-02-13席丽巧
席丽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对策研究
席丽巧
近几年,阅读理解在英语高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对阅读的训练。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英语学习输入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阅读理解;备考;对策;技巧
一、考纲要求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考纲》)对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是:熟练阅读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文章,能读懂书、报、杂志中有关一般性话题和说明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及公告、说明、广告、科普信息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体裁常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题材常为:科普说明类、广告类、人物故事类、社会文化类和新闻报道类。通过阅读文章,考生应做到: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五类具体考题题型为: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逻辑结构题。
二、考点诠释
(一)主旨大意题
1.设题角度:(1)选出文章最佳标题;(2)概括文章或段落大意。
2.设问方式: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 is_____. What’s the text mainly about?
3.解题策略及技巧
(1)寻找主题句,确定文章大意。我们可以根据其篇章特点通过寻找短文的主题句来归纳出文章的主题。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通常有三种情况:开头、中间、结尾,因此仔细阅读这类文章或段落的首尾句是关键,做主旨概括类试题多采用浏览法。
(2)抓住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寻找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是建立在寻找各段落中心的基础上的。各段落中心句的整体归纳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不能依据只言片语或某一段落,而应该观察全文的结构安排,理解文章浓墨重彩的“重心”。
(3)抓主线和关键词,归纳文章中心。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有主题句,有时主题句隐含在段落中。阅读这样的文章,就需要我们根据文章的细节来分析,继而概括出段落的主题,推导出文章主旨。分析的方法是:先弄清该段落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逻辑上有什么联系,然后加以归纳,从而形成主题。
4.文章标题三原则:概括性、醒目性、标题性。
5.学生易错点: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6.教学警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技巧;教师可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或讲述故事梗概。
(二)细节分析题
1.设题角度:(1)直接事实题;(2)间接事实题。
2.设问方式: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passage.What/Why/How many/How much...?等等
3.解题策略及技巧
(1)先看题干,再读文章。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寻读。在准确理解该细节的前提下排除干扰项,从而确定答案。
(2)回读信息,验证答案。确定答案后,必须回读原文,再一次根据原文中的信息对选项进行验证。
(3)掌握技巧,高效提能。对于细节理解题,要恰当运用略读、查读等技巧,在文章中寻找与此问题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品味,对照比较,确定答案。
4.学生易错点
(1)忽略文章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如:all,none, always,never,seldom,no,hardly,neither等;
(2)忽略分析前后文或者前后段落之间的因果关系;
(3)张冠李戴,搞不清楚所问内容,也不明白回答的关键点所在。
5.教学警示:教师要叮嘱学生注意同义词和同义句之间的转换;建议师生采用双英词典进行相关查询,学会对文章进行释义(paraphrase);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分析语篇长难句的能力。
(三)推理判断题
1.设题角度:(1)推理(文章出处、结论、作者观点等)题;(2)判断题。
2.设问方式:We can infer/conclude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_____.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conclusionthat_____.Theauthorbelieves that_____...
3.解题策略及技巧
(1)抓关键信息,逆向或正向推理。抓住关键信息,即某些关键词或短语利用逆向思维或正向推理去分析、推理、判断,从而推断出这句话所隐含的深层含义。
(2)整合全段(文)信息,综合推断,从而确定最佳选项。
(3)用语境褒贬性,看写作意图。如常见的一些形容词:subjective/objective/neutral/indifferent/disapproving/critical等等,要在把握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准确的逻辑判断。
(4)寻字里行间,定情感脉络。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或流露于所用的修饰词语之中。应特别注意文中作者的修辞,尤其是表达感情色彩的形容词。
(5)据上下文逻辑,实事求是判断。应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材料进行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不是根据读者自己的个人经验、态度、观点或爱好去理解文章的内涵。
4.学生易错点
(1)把文中的字面信息和所推断信息混为一谈;
(2)受常识性知识的干扰,容易做出错误的推理判断;
(3)做出的推理判断过于片面化或者绝对化。
(4)因试题中所提供的选项偷梁换柱,学生不明所以。
5.教学警示:教师要在常规教学中教会学生归纳题干及阅读理解选项的常用语;教师可结合现行教材及阅读文章自行设计增加推理判断题,以提高做题技巧。
(四)词义猜测题
1.设题角度:(1)猜测熟词生义,即《考纲》词汇在文中的新意思;(2)猜测生词意思,即非《考纲》词汇在文中的意思。
2.设问方式:The word“...”in the context means/refers to___.The word“...”could be best replaced by/is similar to___.By saying“...”,the author means___.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phrase is closest/clearest to___.
3.解题策略及技巧
(1)根据定义信息猜词义。如果生词由定语从句、同位语(同位语前常有or,similarly,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namely,or other,say等)或同位语从句来定义,或使用破折号、冒号、分号后的内容和引号中的内容加以解释,那么理解这些定义或解释就是在理解词义。
(2)根据逻辑关系猜词义。在一个句子或段落中如有对两个事物或现象的对比性描述,我们可以从生词的对立面猜测其词义。
(3)根据构词法猜词义。生词的前缀、后缀、复合词的各部分、词性的变化都可以暗示出词义。
4.学生易错点
(1)熟词生义,对于已经认知的词汇在上下文中生僻的词义理解不当。
(2)对于派生词的词性、词义、词的具体运用缺乏足够的了解。
5.教学警示: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理解《考纲》中的词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猜词题进行二次阅读;教师在教学词汇时要注重一词多义的具体使用;教师应训练学生猜词题的做题技巧,如:(1)代入法;(2)排除法;(3)逻辑推理法。
(五)逻辑结构题
1.设题角度:(1)按段落的组织方法理解文章结构;(2)按写作方法理解文章结构。
2.设问方式:How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The writer used the example to explain that...
3.解题策略及技巧
(1)分析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分析文章上下文逻辑关系,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further discuss”等对文章内容进行推理。
(2)把握脉络,清理段落关系。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按段落的组织方法理解文章的结构。这种考查文章的组织方法的题目通常以图形的形式呈现。
(3)了解写作方法,理解文章结构。按写作方法或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结构。
从论证方法上讲,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有以下两类:
①Put forward a question→Analyze the question→Solve the question,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②Argument/Idea→Evidence→Conclusion/Restate the idea,即先提供论点,再提供论据,最后得出结论。
有时为突出主题作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组织文章,通过举例、比较、类比等手法来彻底阐明主题观点。
4.学生易错点
(1)分不清文章的篇章结构,理不清段落关系;
(2)看到文章后,即开始做题,没有能够先确定文章体裁,没有能够先进行整体阅读。
5.教学警示: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先弄清楚文章的体裁,再分析文章篇章结构,分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和构成;教师要训练学生熟悉常见的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模式。
三、学生常见阅读错误分析及对策
1.错误:不清楚设题类别,题干与做题策略不对应;
对策:归纳常见题干,做到胸有成竹。
2.错误:题干没有读懂就开始做题,答非所问;
对策:多看几遍题干,先不要看选项,提高针对性。
3.错误:关键词汇不认识,影响阅读信息的获得;
对策:通过扩大阅读量和考前计划性的词汇复习来提高词汇量。
4.错误:阅读策略整体调控性差,不能在做题时做出由易到难的调整;
对策:无论对不同的文章,还是对同一文章的不同试题都要做到先易后难,大胆取舍。
5.错误:阅读习惯不好,如,心中默默翻译或者用手指指点阅读等;
对策:尽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增加限时阅读。
6.错误;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差异,影响理解的深度。
对策:尽可能多地阅读原版英文材料,多了解英美文化。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编号:JCJY130503099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