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文化的迁移与英语词汇教学
2015-02-13朴香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延边分校吉林延吉133001
朴香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延边分校,吉林 延吉 133001)
母语文化的迁移与英语词汇教学
朴香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延边分校,吉林延吉133001)
摘要:人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很容易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迁移上面,这种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本文对几种负迁移影响词汇教学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希望通过这种分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干扰,将负迁移降到最低,同时还对两种语言具有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增强正迁移,让正迁移在词汇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使得学习效果更加理想。
关键词:母语迁移;英语词汇教学;正迁移;负迁移
我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母语必然会对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有时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有时候又带来正面影响,这种现象正在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母语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母语迁移”现象。语言迁移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经常出现,那么语言迁移是如何产生的呢?一些语言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语言迁移其实属于一种心理过程,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很容易会用母语的知识发展或使用其中介语。从这个角度来看,中介语体系属于母语体系和外语语体系间的连续体,中介语与外语越接近,母语的负迁移就越小,那么学习效果越理想;如果中介语和外语差异越大,那么负迁移就越大,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因为和外语相似成分对学习外语造成有益的影响叫做正迁移(positive tra nsfer);母语因为和外语具有相异成分而对学习外语造成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negative tran sfer)。不难看出,正迁移会对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正迁移和负迁移同时存在,共同对外语学习造成影响。
语言包括了语音和语法以及词汇三个因素,其中词汇往往是学习者感觉最难的一个因素,词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汉语的影响,总是力图将英语与汉语一词一义对应起来,但由于二者具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不同的两个语系,二者的词汇和词义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对两种语言的相同或相似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力图促成正迁移,进而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英语,并且找出两种语言存在的差异,尽力是避免干扰,消除负迁移造成的影响。
一、母语正迁移促进词汇教学
(一)外来词
当前不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语言文化也在相互进行交融,由于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英语词汇大量进入汉语。比如在粤语中就有很多英语单词,很多学生都无意识地在使用这些外来与。比如说扳手,称为斯班拿(spanner),球称为波(ball)。
(二)音译词
英语中有很多词汇是根据中国普通话的发音直接转化而成的,比如武术在英语就是wushu,普通话在英语中就是putonghua,琵琶在英语中称为pipa,台风称为typhoon。这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与中文的发音基本类似,在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会将英语和汉语结合起来,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便捷和牢固。
(三)中文谐音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记单词,记单词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记完单词以后需要不断进行复习和巩固,不然很快就会遗忘。谐音记忆就是要找到英文单词发音的中文谐音,在中文谐音和英语单词的词义构建一定的联结关系。谐音记忆法有的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单词记忆起来不再那么痛苦。比如家具在英语中是furniture,中文谐音是“房内缺”,可以理解为房内缺家具,那么记忆起来就容易的多。饥荒在英语中是famine,其中文谐音是“发米”,这样就可以将饥荒与发米联系起来,记起来就方便的多。activity(活动,行动)的中文谐音是“挨个提问题”,通过提问题来与活动联系起来。
(四)英语词汇的形义像似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但是英文词汇的形与义间难道就没有联系吗?经过分析,发现在英语中,其词汇的形和义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单词与其词义是如此相近,中国社科院英语中心袁立老师提出了“英文是象形文字”的论断,将这种理念带入课堂的词汇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文的26个字母都有象形的解释。例如字母“l”表示长和细,line表示细绳,lane表示小巷,l ean表示瘦的;字母“s”可以表示“s”状的物体例如saw(锯)和sickle(镰刀),也可以表示人在“s”的状态,sleep(睡),spring(弹跳),还可以表示“s”声,如hiss(蛇的叫声)和sign(叹息声)。再比如P像扬起的手臂,b像下垂的手臂,put(摆,放),push(推),pull(拉,拖),press(压,按),pick(采摘、拾,挑选),beat(敲打)。
(五)语音规律
1.在英语中,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对应着固定的发音,这就构成英语基本的发音规则。英语的发音规则,将音和形有效的对应起来,人们可以按照读音来推想对应的字母,进而拼写出单词,同时在遇到陌生词汇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字母的组成来正确地拼读。
2.象声词/拟声词,摹仿各种声音而产生的词语,比如用giggle来表示咯咯地笑,用howl来表示动物的嚎叫与嚎哭。还可以借音表义,借音抒怀,[u:]显得低沉——忧郁,黑沉,苦涩,blue(忧郁),gloom(昏暗、忧愁)。
(六)复合结构对比
从语义关系看,可以利用主谓、偏正、动宾等关系来构造复合词。
1.主谓结构
心跳(heartbeat),胃疼(stomachache),日出(daybreak),地震(earthquake),日出(sunrise)。
2.偏正结构
铁路(railway),黑板(blackboard),超人(s uperman),雨衣(raincoat),冰点(freezingpoi nt)。
3.动宾结构
举重(weigh lifting),分红(share out bo nus),打印机(typewriter),按钮(push-button),
越野(cross-country)。
二、负迁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方面
中国和英语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二者语言的词汇内涵意义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中文里如果要是用“狗”来形容一个人,就带有轻蔑和侮辱的意思,比如“人模狗样”,但英语国家的喜欢狗,将狗视为其家庭成员,用狗来描述一个人并不会带有侮辱的意思,例如He is a lucky dog.,翻译成汉语就是他是个幸运儿的意思,显然不存在蔑视和侮辱。又如我国人们比较喜欢红色,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喜庆和顺利的意思,因此带“红”的词汇也往往有这方面的意思,比如“红运”和“红歌星”就代表成功和顺利;而在英语国家,红色被视为是血的颜色,因此在他们带“红色”的词汇没有成功和喜庆的内涵意义。
(二)语义搭配方面
“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并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的red tea,;“河马”是hippo而不是river horse。又如strong wind形容风大,但雨大英语是heavy rain,而不是strong rain,;“抛球”是throw a ball,“抛硬币”是toss a coin。可见汉语和英语在语义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不能将汉语的习惯带到英语当中。
(三)指称范围的不对应
汉语和英语的词义指称范围不对应,比如汉语表示琴类采取的是“类别+琴”的结构,比如钢琴和小提琴等,在英语是piano和violin。又如汉语用猪肉、羊肉、鸡肉来表示肉类,而在英语中分别为pork, mutton, chicken。比如英语中的wear glasses, wear a hat, wear a dress, wear a smile,这里的wear在汉语中分别对应为“戴”、“穿”、“带”。
(四)词的搭配方面
有的英语词汇与对应汉语词汇在意义上存在相同之处,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汉语中的“看”和英语中的“看”就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在汉语中可以用“看”字来形容所有看的动作,而英语中关于“看”就有很多个词汇,比如see,watch,look, look at等,这种词汇代表不同语境下的看。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受到中文的影响,翻译很容易出错,比如有人将“看电视”翻译为see TV。
(五)词性使用方面
汉语中有动词,英文同样也有动词,而且动词是学习英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学英语动词的时候很容易出错,因为英文和汉语不同,其将动词划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用法是不同的,中文“看相片”是简单的动宾结构,而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不能简单的翻译成look photo。因为look是不及物动词,在连接宾语时需要加上介词at,同时photo也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在前面加一个冠词或定冠词。看相片应该被翻译是look at the/a photo,可见与汉语是不同的。
从上面的分析比较可知,母语迁移对学习英语词汇有着负迁移的作用,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克服母语带来的不必要干扰。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母语对英语词汇学习还可以发挥积极的正迁移作用,让学生的词汇量学习更加方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将英语词汇牢牢的记在大脑中,使得词汇的学习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樊星白.英语特殊结构和习惯用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2]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寮菲.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2).
[4]徐国辉.英语词汇的像似性探索[J].英语教学与实践,2004,(7).
[5]杨自俭,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6]张清.试论学习的迁移规律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5).
作者简介:朴香春(1964—),女,朝鲜族,吉林珲春人,延边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翻译。
收稿日期:2015—02—17
文章编号:1673-4564(2015)02—0032—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