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异化与爱的救赎
2015-02-13李婷
李婷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400044)
规训、异化与爱的救赎
李婷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400044)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了西方从中世纪末经由古典时期到现代社会的惩罚史变迁,并揭示出权力对人无处不在的规训。论文结合三部文学和影视作品,对规训与惩罚的理论背景、内在逻辑与福柯的解决之道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提出“爱”对规训、对现代社会人的“异化”的反抗与救赎。
福柯;规训;异化;爱
一、规训社会、人的异化与平庸的恶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考察了权力、知识与身体的关系,把权力理解为一种肯定性力量,转变了传统认为权力是一种单纯的压制力量看法。尼采揭示出现代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物化问题,福柯则进一步将其延伸到对整个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训社会、人的异化与平庸的恶。
首先是规训社会的出现,这也涉及到福柯对惩罚史也即权力实现方式的演变的分析。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酷刑到古典时期全景敞视主义的惩罚,最后是现代时期监狱规训及其延伸泛化的规训社会的实现;曾经降临在肉体上的痛苦与死亡被代之以深入灵魂、思想、意志和欲求的惩罚。这种深入灵魂且无处不在的规训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工业化导致的对“人”的劳动力的需求。
福柯从对监狱的分析扩展到对军队、医院、学校的分析,权力的泛化导致规训社会的出现。福柯指出规训社会不断生产出受规训的个体,也就是现代社会的被异化的人。人成为现代机器与现代统治权力的工具,丧失了自由与思考。被异化的人的极端形式即《一九八四》中的极权统治下的人民及《生死朗读》中的汉娜在纳粹集中营中表现出的“平庸的恶”。正如福柯自己指出的:“对于我们来说,它(权力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我只想提到两个‘病态形式’——两种‘权力病’——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被极端异化的人们在政治上是“无思”的,没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只是盲目服从、履行职责,为政治服务。这正是规训制造出的驯顺而有用的肉体。汉娜认为每月从六十个人中跳出十个人是合法的,是她的工作;而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主要因为她是看守,这只是她的职责所在。正如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指出的纳粹中普通人身上存在的“平庸的恶”,而这种“恶”正是基于现代社会产生的规训社会及其异化的人。
二、知识即权力与文化虚无主义
在福柯的政治思路中,权力、知识和躯体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社会和历史变化的基础。知识即权力,权力即知识;权力以知识为工具通过对人的身体的规训达到目的。传统知识分子定义的“知识”不再高贵、不再独立于政治,具有天生的无功利性与纯洁性,而恰恰成为权力的帮凶与工具。这也表现出福柯的文化虚无主义。
在《一九八四》中,知识成为权力的帮凶主要体现在极权主义语言的控制上:过去为谎言所遮蔽,现在受“双重思想”的控制,未来蒙上了新话的阴影。其次是“新话”的运用。新话的全部目的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没有词汇可以表达。最后,知识体现在对温斯顿的改造上,不停地变化方式对温斯顿的肉体与思想造成有节制、有步骤的创伤,这涉及到生物学上的知识;而结尾对温斯顿采取的心理战术,通过其最恐惧的老鼠使温斯顿对精神之爱的防线最终崩塌,温斯顿真正成了“非人”,被规训成功的人,“正常”的人。
权力既指政治的权力,也指阶级的权力,具体到不同阶级的人的权力,或者说话语的权力。对“知识即权力”的统治术体现得更透彻,《生死朗读》中的汉娜·施密特,它不仅是纳粹的看守,也是一个文盲,她的一生都在对知识的失落与追寻中展开。在这里“文盲”即“无知识”,更深层的是话语权的失落、权力的失落。但是目不识丁的汉娜也正是最本真自我的汉娜,汉娜用自己一生对知识的态度完成了对知识、对整个文明社会的嘲讽。汉娜将自己不识字视为耻辱与不正常,她采取逃避的态度,并为了隐藏自己不识字承认了罪行。这都建立在汉娜一个坚定的认同上即识字、有知识才是正常的,是有尊严的,不识字是不正常的是耻辱的表现,这正是被权力规训后的认识。汉娜在监狱中通过麦克的录音艰苦地自学识字正是汉娜向正常的人努力的过程。她写给监狱外麦克的信正是汉娜在社会意义上的第一次发生,虽然麦克并没有给她回应。而最后汉娜踩在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书上自杀,是不是也是对“知识”的绝望,是自己追求了一生才发现知识即权力的无奈之举动呢?
三、规训技术与“正常的人”
《规训与惩罚》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规训(discipline),“规训”即纪律、教育、训练、校正、惩戒与学科。福柯指出,人道主义自以为将惩罚对象由消灭“身体”的酷刑转向了对“灵魂”的温和改造是不现实的。他认为刑罚改革运动并没有实现这种转移,而是更精细地停留在身体上,身体具有资本主义劳动力的新意义。现代规训权力的目的是培养“有用而温顺的个体身体”即“正常的人”,福柯还具体分析了规训的技术与规训的手段。
首先是《一九八四》中的监视系统,契合了边沁的“全景场式监狱”与福柯的“全景场式主义”论述。主要有“电幕”、思想警察、子女对父母以及“老大哥在看着你”的监视,监视遍布人们的生存空间,整个社会就是一座大的监狱。权力取得了持久的、洞察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监视效果。在小说中,电幕时刻监督人的举动和言行,这保证了监视的普遍性与敞式性。而思想警察更是无处不在,对人产生影响。大洋国监视体现了边沁理论中观察者的隐蔽性特征,尽管不知道监视人是否缺席,人们仍然无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体现了监控系统的完善与效率。思想警察与子女监视构成了层级监视,“老大哥在看着你”更是通过语言的符号化实现了对人的监视。
《生死朗读》中的规训的技术体现得并不明显,但是汉娜在出狱前选择自杀,令我们想到《肖申克的救赎》中自杀的老布。老布在出狱前劫持朋友并说自己根本不想离开监狱。正如瑞德说的老布已经“体制化”了:“监狱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只有在监狱里,老布才是相对正常的人,离开监狱的场所,他便是一个被贴上“罪犯”标签的人,一个不正常的人。这也是汉娜出狱面临的一个挑战。汉娜通过在监狱里的自学,终于学会识字、写字,在“知识”的层面上接近了所谓的“正常的人”;而支持汉娜坚持下去的另外一个也是根本原因是她对麦克的爱。但是在她出狱前几年,她变得不安与迷茫,这是对脱离监狱体制的不安,也是对她与麦克之间爱情的不安。这不安终于随着两人的见面以及电影中麦克拒绝与汉娜握手而导致了汉娜对出狱生活的绝望,她踩在自己追求了一生的书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监狱规训的否定,对知识的否定,也是对爱的救赎力量的否定。
四、人对规训的反抗与爱的救赎
福柯的思想在经历了早期考古学研究话语与知识的考古学,中期研究权力的系谱学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转到关注伦理学和自我技术、生存美学的维度。这也显示了他在分析了权力之谱系之后寻求的反抗之路。福柯提出了“人之死”,他认为在18世纪末以前“人”并不存在,“人”是一个近期的发明物,是人类学的一个概念,是康德赋予哲学意义的人,是作为认识主体和知识型态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福柯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处境与古希腊大体类似,即我们处在一个有机会摆脱现象性主体的时刻,一个实现新的人生可能的时刻。
福柯主张返回人的审美生存的完整性与自由存在。而我们正是在对三部作品的理解与思考中,提出“爱”对现代社会异化与规训的反抗,“爱”对完整个体的救赎。这是本能之爱,也是精神之爱,这是完整个体的生命自出生就自带的爱之力。
《一九八四》阐释的是“爱”与“死”的悲剧,男女主人公在黑暗中相认,在性中得到真正的爱与个体觉醒、成长,但是规训技术最终将温斯顿保存人性最后的阵地——爱摧毁,这种爱的消灭,最终导致温斯顿思想的完整改造,他不再是一个生命、伦理意义上的“人”,“爱”之死导致了温斯顿生命的“死”。在《一九八四》中,“爱”对生命对个体的救赎是失败的,是悲剧的。
《生死朗读》中的“爱”是影响麦克一生的力,也是使汉娜生生死死的力。两人的交往随着朗读的介入,本能之“爱”从更深刻的、灵魂的深度将其联系起来。然而随着汉娜与麦克的相见,影片中麦克拒绝与汉娜握手的情节在小说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却更清晰地表明了麦克对汉娜“爱”的迷茫,这也是导致汉娜自杀的最重要原因,是“爱”的失落导致了汉娜的“死”。但与《一九八四》不同的是麦克对爱的最终觉醒与坚守,是麦克对“爱”的忏悔。“爱”的忏悔预示着爱的救赎之光,尽管是微弱的。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爱”对规训与惩罚的反抗取得了对个体生命的真正救赎。在爱中,生命重获力量。《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惩罚是残忍的,规训是苛刻的,然而这部影片中最震撼人的是孩子们沐浴着老师马修之“爱”的反抗与歌唱。马修的出现改变了辅导院暴力的惩罚、无爱的生命与皮埃尔的一生。马修的无私付出只是出于爱的本能,出于完整的人性。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爱的反抗与救赎的成功也是因为其特定的封闭性的空间,没有涉及前两者的社会、政治领域,主人公面对的是比《一九八四》更少的折磨,比《生死朗读》更少的无奈与伦理约束。这至少说明,“爱”对个体生命拯救的不易,不过通过对三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生命本能的爱没有消亡,人没有消亡,希望也不会消亡。
[1]刘北成.福柯的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97.
[2]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M].董乐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47
I106
A
1673-0046(2015)7-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