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2015-02-13王季秋
王季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刍议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王季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需要通过模仿、复制而得到传播。本文尝试介绍模因的由来及其四个生命周期,同时探讨了如何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展开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大学英语教学
0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纵深发展,高科技的普及和介入正在不断的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网络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厅的建设和应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能给学生呈现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同时也将这些内容文本化、图像化。可以说这种多元的教学环境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享受着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但是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过分地依赖于多媒体来实施教学,把本应是辅助性的东西大肆运用。课堂上教师忙于操作电脑给学生演示课件内容,本应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也被一张张课件所替代。这难免让学生感到上课节奏过快,没有时间记笔记,稍不留神,呈现的内容就一闪而过。一节课下来像走过场一样,实则脑子里没装进什么东西。课下或者时间稍长根本记不住授课内容。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输入与学生的接受之间存在差距,难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学生只是欣赏了教师的呈现的课件,却没有时间去理解、消化和吸收授课内容。因此就会给日后的互动和交流带来阻碍。而且随着1998年大学的不断扩招,高职高专的学生生源各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偏少,对英语缺乏足够的兴趣。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使得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难度加大。那么,如何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按照基本要求的规定,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交流技能以不断推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建设和改革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教师研究和钻研的课题。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然有其传播的规律。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考虑所授学科的特点、教学对象即学生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和学习风格来展开特色教学。在继承过往教学模式精华的同时,应不断努力探索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英语、输出英语以进行语言交际运用的平台。通过组织多样的特色活动,抓住机会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会语言的魅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1模因的由来与生命周期
1.1模因的由来
社会文化的进化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先天性的基因遗传得到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模仿得到不断的复制和传播。依托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传承和进化规律的理论被称作模因论。作为模因论的一个核心术语,“模因”(meme)一词最早出现在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该书是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 Richard Dawkins 于1976年所著。作者用该词指社会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而散播开来的思想。它是关于文化的一个基本单位,原意为“被模仿的东西”。
1.2模因的生命周期
一个成功的有影响力的模因要经过四个前后有序周而复始的阶段。它们分别是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阶段。
1.2.1同化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在模因生命周期的同化阶段,成功的模因必须要感染宿主(新个体)。这里指语言的学习者。学生必须要与模因有接触或者注意到该模因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将原有的知识与新模因进行重组,将其留存于脑海中并理解接受它。据此,作为英语教师,在此阶段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记忆或者背诵的语料及成功的模因。如2010年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level A)section B的第二个对话是关于求职面试的。对话的内容涉及的是面试官问求职者为何准备离开现有公司而欲跳槽或就职于他们的公司。双方的用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易于受到学生的关注,因为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前,都会为了找工作去面试,这则对话真实呈现了面试时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现实。学生大都会对其中的话语片段感兴趣,因此被模仿的可能性就很大,那么类似这样的材料就更容易成为学习者模仿的模因,学生可根据具体的情境在必要时调动储存的模因,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语言思维模式以便利日常交际。对教师而言,在备课时如果觉得某些教学资料会成为学习者的模因,可以在授课时提前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关注相关表达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下在网络的帮助下搜集并下载相关类似的材料,回到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知识共享,这样不仅节省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模块化。
1.2.2记忆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在模因生命周期的记忆阶段,模因停留在学习者头脑的时间越长,传播给其他个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由于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当一个模因被传播开来时,不同的学生对其感知度也各异。对该模因不感兴趣的学习者可能直接就将其过滤掉;而对其感兴趣的学习者而言,则会选择去记忆该模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个人语料库。因此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选择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强调背诵的效率。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安排一些简短的语句(如谚语、名言或者朗朗上口的精彩段落)进行背诵,对于他们不要要求过高或者操之过急,要让学生有自己内化和吸收的时间,适当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一点点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语言的敏感度。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因为他们本身英语基础好又有较多的模因存储,在接受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可随时调用头脑中的相关存储同时结合具体的任务和情境出色地建构自己的话语圈。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小组竞赛。例如单词的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同学说的多又准。单词接龙可分为多种形式。(a)不限定单词的词性随意说。如obvious-success-student-teacher-red-develop-pick-key等(b)不限单词的词性但要说出单词的词义。如果所说的单词有其它的词类范畴,要将其拓展形式同时说出来。如standard-day-yard-decision-decide-eye-egg-gender-responsible-responsibility-year等等(c)呈现的单词必须是同一个词性。如year-rocket-teacher-resolution-nose-egg-game-eye-expert-toe-error等(d)呈现的单词必须是同一个词性同时属于一个类别。如guava(番石榴)-areca nut(槟郎)-tomato(西红柿)-orange(橙子)等。教师也可以不按学生的英语水平,随意组合来完成规定的任务。如将全班同学随意分成两组,让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英语完成图片所呈现的内容。小组内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负责搜索单词、查询相关材料;而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负责组织语句、呈现任务。这个任务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探索能力和协作能力,这正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所缺失的。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同学组成小组完成ab两个形式的单词接龙,让基础稍好的同学完成cd两个形式的单词接龙。此游戏的设计逐渐增加难度,能让学生全员都参与到比赛中来,积极调用头脑中的模因。为了击败对方,大家都能通力合作,集思广益进行头脑风暴的革命。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当时识记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关注单词的拓展形式,为日后的全国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提前做好准备。
1.2.3表达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在模因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表达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口语、听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英语教师可以让同学基于对背诵和识记材料的活用,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或者想象来完成规定的任务。以The computer is down(计算机死机了)(section A unit 4《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1)》)为例。课文讲述的是电脑死机后,旅客不能按时顺利登机给他们的旅行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的故事。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调动存储的模因,进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口语话题的训练和讨论。如结合自己和同学的网购的经历谈谈高科技如电脑、智能手机和网络等的利与弊,同时给同学们一些网购的建议。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给学生创造机会,有目的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活学活用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
1.2.4传输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模因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传输阶段指的是成功的模因通过各式各样的载体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以使其影响感染到其他个体,使其他宿主所得以注意并进行复制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该阶段是表达阶段的延伸和拓展,此阶段的有效实施要依托于对大批成功模因携带者的培养,使他们将优秀的背诵材料可以更广泛的应用,扩大优秀教育资源的传播范围。而其中备受关注的就是英语社团组织的英语晨读。晨读活动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英语痴迷者的热情参与。社团负责人由素质教育学院的英语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担当,老师会挑选出符合学生水平且朗朗上口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并适时加以指导和点拨,然后由学生代表轮流带领大家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二十分钟左右的训练,模仿和背诵一些名言警句、固定句型和优美段落等。通过英语晨读,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提高了,语感增强了,不断建构和完善着自己的个性化的英语思维模式,可以说背诵这种较为常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将成功的模因输入自己的大脑,增加了对陈述性知识的储备,并通过对原有知识的碰撞和重组,内化为自己所需的内容而长期存储于记忆中,在需要时进行语言的自由输出。
2结语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各国各民族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的交流不断地传播共享着异于自己所属地域的文化。21世纪的英语教学已进入后方法时代。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领域和学科最新、最全面性的成果为英语教学所用,找到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最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5):590-592.
[2]侯慧贤,苏 娜.深化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原则和机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72-73,83.
[3]朱战炜.语言模因论与英语听说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9-130.
[4]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M].New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176-192.
[5]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2009,(3):81-82.
[6]胡信华.模因论与英语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132-133.
[7]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21-26.
[8]赵 文.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0,(8):119-120.
[9]常 威,孙芳琴.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65-66.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Theory
WANG Ji-qiu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 ,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China)
Abstract:Memetics theory is a new theory based on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evolution law. As a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is transmitted through imitation and repli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meme and its four life cycles and discus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life cycle of expansion.
Key words:memes; memetic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53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5)04-0057-03
作者简介:王季秋(1981-),女,辽宁省营口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03 20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