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对教学的影响研究

2015-02-13胡涛涛

关键词:智能手机交流大学生

胡涛涛

(太原师范学院 计算机中心, 山西 晋中 030619)

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讯与移动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迅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手机日益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新型的交互工具。手机上日益丰富的各种应用也让使用者目不暇接。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对智能手机等产品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追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现在在学生中的拥有率已经相当高。这些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和便利,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延伸到了课堂上。在课堂上聊微信、刷微博已成为不少高校大学生的常态,并由此催生出许多“低头族”、“手机控”[1]251。本应该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了手机上,为此,很多高校教师对此行为深恶痛绝。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高校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觉抵制智能手机带来的诱惑,同时又能合理发挥智能手机对学习的帮助作用,成为高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一些高校采用的措施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一些高校采取了上课自动交手机的办法,在课前将学生手机统一收集课后归还学生,例如洛阳理工学院就要求学生上课前自觉将手机放入收纳袋,下课后再自己取回。这种方法从源头上解决了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的确非常有作用,没有手机,也就没想法,自然就安心上课了。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手机集中存放,带来一个管理的问题,怕丢失,担心拿错,毕竟手机是比较贵重的个人物品,具有一定的隐私性,所以这种方法适合独立班级上课时使用,如果是合班上大课,人数较多,同学彼此也不一定认识,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

二、更新教学理念,作智能化教育

虽然上课交手机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上课看手机的问题,但这样的解决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要想处理好课堂与手机的关系,就要仔细研究为什么学生要看手机,手机上的什么内容会吸引他,为什么手机上的内容对学生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现在日益变化的时代。所以,问题的根还在于教学改革。这个改革不仅应该体现在课堂上,也应该体现在课堂下,不仅仅是对教学形式的改革,还应该是对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的革新。

1.改变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学条件已经由原来的黑板和粉笔过渡到了多媒体时代,但很多课堂的教学条件是变了,方法还是原来的“我讲你听”,学生参与度很小。如果课堂上能有更多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占用”学生的时间,那他可能就没有时间看手机了,如组织各种课堂小组,互相讨论,互相辩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使原先沉闷的课堂教学变成生动的学习过程。

2.做学生的微信好友

高校教师一般是不“坐班”的,即上课时来,下课时就走,下课以后一般是找不到任课教师的。虽然我们现在拥有如此多的交流方式,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交流是非常少的,可事实是每一个学生都特别希望有老师关注他,所以每一名教师其实都是学生的朋友,不要认为与学生思想交流只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情,也许有学生非常仰慕你的学术成就,想和你探讨专业问题,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互动起来,做学生的微信好友。利用我们现在发达的各种通信技术,不仅可以交流学术知识,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传承下去,激励学生不怕困难,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方可在学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亚于知识本身的。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大家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表现在师生间互相激励、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这样做师生之间不仅是良师也是益友。如果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上课的时候,学生绝对不会都低着头看手机了。

3.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学习

由于智能手机的存储量日益变大,以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学习由于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实时性、便携性,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名词不断涌现,如果不及时接受新的知识,必将被时代所抛弃。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大学生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链接无线网络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完全打破了大学生学习的时空约束。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层次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程,并能得到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这种学习方式必将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种趋势。[2]37

4.为将来“智能化教育”做准备

也许不久就是学生拿着平板电脑上课了,所以与课堂有关的资源都会放在校园网上,用手机也可以随时访问和下载。上课的过程可能就由一些教学管理软件来进行相应的管理,“智能化教育”将体现在学校的各个方面。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由网络平台支撑,而且高校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也完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相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把教育做得更好,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获取资源的便捷性、交流的方便性、管理的人性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阻挡新生事物的发展,我们面对各种挑战,只能是积极应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积极解决。也希望将来的智能化教育可以使学习变得更为便捷,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平台,促进教学科研的交流和发展。

[1] 蔡丙丙,王丽君.论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6).

[2] 詹宇河.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交流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大学生之歌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智能手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