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
2015-02-13王丽君
董 建,王丽君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134)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2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科学内涵的深情解读。“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2]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当代大学生的不懈奋斗和努力。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一些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出现了信仰缺失,没有远大而实际的理想,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爱国精神以及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等问题。因此,将“中国梦”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中国梦”的历史解读
回顾我国历史,“中国梦”源远流长,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梦”就一直以不同形式激励着中华儿女勇于探索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道路,并且每个历史阶段都赋予了“中国梦”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在我国古代,无论农业、手工业、陶瓷业,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发明、军事、哲学等领域,大都处在世界前列。但随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萌芽及迅猛发展,我国仍沉醉在昔日的辉煌成就中,最后造成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进入近代史,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苦难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我国有志之士勇于探索,为抵御列强侵略、救国救亡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了诸多尝试。那时的“中国梦”就是缩小我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尽快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例如,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革命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各代领导人分别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此时的“中国梦”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崭新的国家,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为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第四代领导集体总结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近代一百多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经历两个百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二、“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扩充,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科学的就业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一方面他们具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独立思考、兴趣广泛等特点,另一方面一些当代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1]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应肩负起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中国梦”是我们先辈们和当代领导人一直信仰和追逐的梦想,正是在这个梦想的指引和激励下,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当代大学生也有义务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追逐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认同并不断践行“中国梦”。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他们肩负着无数前人的期望和愿景,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会得到不断的强化。
2.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理想信念的教育和灌输,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3]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将“中国梦”这个崇高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必将激励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对理想信念教育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丰富增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效性
“‘中国梦’的提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发展。”[4]“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科学的概括,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等。”[5]109虽然“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也属于理想信念教育,但它拓宽了理想信念教育的范畴,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思想源泉。此外,“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新的方向指引,二者在本质上是相统一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良好的公民道德等高尚品质,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了思想保障。因此,把“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也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对当代大学生起到了激励和引导作用,深深地激发了他们勇于追梦、不断创新、甘于奉献的奋斗激情;引导了他们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实现中国梦。因此,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融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就业观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不少青年人在片面地追求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抛到一边,“一切向钱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6]同时,“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需要每个中国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力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7]7因此,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就业观,激发当代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微薄之力。
三、“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将“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具体路径包括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生活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梦”和“中国梦”相结合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生活实践、校园文化是沟通“中国梦”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和载体。
要使“中国梦”深刻内涵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乃至成为每位当代大学生一生追求的理想,必须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积极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统一。
1.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以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可以将“中国梦”相关内容与该课程中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实现人生价值等知识相结合,他们在结构上是一致的,本质上是相通的。在理想信念相关内容教学中宣传“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在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教学中探寻“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并通过分析我国爱国人士的英勇事迹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同时传递甘于奉献、勇于追梦的价值观,使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让学生在“中国梦”视域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发言,然后大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中国梦”的电影、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总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重要路径和载体可以将“中国梦”间接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2.将“中国梦”融入社会实践教学
将“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定要做到知、思、行的统一。首先,知,即要了解“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以及将其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思,即要进行反思和思考,分析“中国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当代大学生本身的关系,探索出将“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最后,行,即把“知”和“思”转化为外在行为,通过具体行动将“中国梦”真正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各高校可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以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学院带领广大师生到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参观学习,师生们深受启发。虽然当时我国的武器装备落后,但我们被广大爱国将领顽强抵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打动。此外,相关专业课教师还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到天津时代记忆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走进时空隧道,回顾了毛泽东从1921年到1949年带领广大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通过一件件展品和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宝贵的革命精神。
通过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加深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和“中国梦”的理解。
3.将“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包括各种学生课外活动、院报校报、学校规章制度和校风等。“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8]同时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把“中国梦”深刻内涵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中,进而间接地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它本身的载体作用。其次,教育者可将“中国梦”深刻内涵完全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种具体形式中,例如组织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学生课外活动,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论坛和征文活动;在院报、校报上刊登有关“中国梦”的文章和相关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撒播在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将“中国梦”内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引导当代大学生将“青春梦”和“中国梦”相结合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9]105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亦是如此,“青春梦”源于“中国梦”,“中国梦”又是实现“青春梦”的重要保障。“中国梦”是由13亿中国人民的个人梦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如果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的梦想,那么“中国梦”就无从谈起。反之,如果我们没有“中国梦”的崇高理想,当代大学生“青春梦”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坚强的后盾。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中国梦”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隐性媒介。鉴于二者的关系,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梳理好“青春梦”和“中国梦”的关系,使他们明白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处理好“青春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教学中应不断激励当代大学生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最终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一直追逐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将其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社会各方的配合和支持。各高校要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载体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社会各界也应大力支持“中国梦”的宣教活动,为实现“中国梦”营造积极的良好氛围。笔者坚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梦”一定会在高校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在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N].南方日报,2012-11-30.
[3]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3 - 03/17/content_2356344.htm.
[4] 杨晓慧.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N].中国教育报,2013-04-18.
[5] 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 -05/05/c_1110528066_2.htm.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 丁虎生.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N].光明日报,2005-03-23.
[9]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