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

2015-04-28栗香翠

关键词:母语主语汉语

栗香翠

(长治学院 外语系, 山西 长治 046011)

一、引言

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一直以来是语言学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无论是哪个方面都有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模式的印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目的语知识的掌握,往往不自觉地开始求助于母语知识系统里相关的知识语言系统来填补目的语的知识。

二、母语迁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

迁移又称为语际影响,是在讨论语言使用中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时经常使用到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二语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母语语言输出时对其过程产生的影响。Gass & Selinker(2001)[1]66认为迁移是把所学的旧知识运用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时的心理过程。Odlin(1989)[2]27提出迁移是指由目的语和任何其他以前所掌握的语言(或还没完全掌握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处所产生的影响。学习者所拥有的旧知识与所学的新知识若存在相似点,则往往会起到促进作用,产生正迁移,反之则经常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形成干扰,产生负迁移,比如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在学习“孩子们在玩游戏”这个句式中,学习英语要比学习日语简单得多,因为在此句式中,中英文的结构都是SVO结构,而日语则是SOV结构,也就是说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在学习此句式的英语表达时母语起到了正迁移的积极作用,而在学习此句式的日语表达方式时母语起到了负迁移的干扰作用。

关于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文秋芳和郭纯洁 (1998)[3]对6名高中生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记录了他们写作过程中对母语策略的应用,研究发现:母语思维的参与量与学生的写作成绩间呈负相关。低分组学生总体上比高分组学生更多地依赖于母语思维。戴炜栋和王栋(2002)[4]针对近几十年来语言迁移研究中人们对迁移的几种误解,对迁移研究中迁移的定义、比较、预测和概括四大核心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王初明(2001)[5]从学习动机和母语迁移两大角度深刻分析了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生的写作材料进行错误分析,以例证探讨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60篇作文是从长治学院公共管理事业专业和汉语专业二年级共122名学生的期中考试作文中随机抽取的,所抽取的作文成绩分布在60~90分不等,学生所写的作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都有七年以上的外语学习经历,具有一定的外语语言组织能力和汉语语言基础。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写作题目是根据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作文,题为“Which is more important?health or wealth?”要求论据清晰,结构完整。数据的收集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笔者分别统计出每篇作文中的错误类别,然后对这60篇作文根据所犯的错误进行归类。错误大致分为词汇、语法、句法和语篇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个错误所占总错误的百分比。第二步,对作文的整个语篇连贯性进行评估。按照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语篇结构打分,共分为5个等级(好、较好、中、较差、差)。为使这部分的评定更加客观,在对等级的认定中请求一位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帮忙一起对作文的语篇结构进行评估。统计结果见表1、表2。

表1 作文错误分布情况

表2 作文语篇连贯性评分情况

四、结果分析

(一)词汇错误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出:词汇错误占总错误的37.84%,主要表现在用词不当或重复、词语搭配、单词拼写和词性混淆等方面。其中单词的词性混淆错误最多,在写作中出现了374处,约占总错误的31%。例如:

1.F:In my opinion,I think the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In my opinion,the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2.F:Now,our life pressure is very big.

T:Now our life is under great pressure.

3.F:He has to often spend more money to buy some medicine and go to hospital.

T:He has to spend more money buying some medicine and goes to hospital regularly.

4.F:In a word,we can't separate wealth and health.

T:In a word,we can't separate wealth from health.

5.F:If we want to become wealth the first we must keep health.

T:If we want to become wealthy,we must firstly keep healthy.

6.F:Everyone has themslves answer.

T:Everyone has his answer.

在二语习得词汇学习的研究中,Ringbom(1987)[6]发现词汇学习中的错误往往是由学习者把母语中的词汇片面地在新学语言中进行词义对等,学习者经常潜意识地在母语原有的基础上为新语言寻找一对一的对等词汇,无视语言间的概念差异和语义的界限差异,因此造成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对目的语中特定概念语义的负迁移现象。如例1,汉语里“在我看来,我认为……”用起来很正常的句子,在英文里则显得有些累赘、重复。例2中,汉语里“压力很大”中的“大”是个模糊性的概念,但在英文里所用对等的“big”则显得很别扭,因为“big”常用来指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学生写作中用词搭配方面出现了29处错误,如例3和例4分别把“spend money buying”和“separate wealth from health”写成“spend money to buy”和“separate wealth and health”。这些主要是受到母语词汇的负迁移影响,因为汉语中不需要加额外的介词搭配,只需说明“花钱买药”和“分离财富和健康”即可。写作中词汇错误出现最多的是英语的词性混淆,因为汉语的词汇不像英语的词汇有明显表示词性的词缀标记。汉语的一个词经常兼有不同的句法功能,可以体现不同的词性,所以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经常把这一语言特点迁移到英语的词汇学习过程中。例5中的wealth放在be动词后面应用其对应的形容词形式wealthy。中文里表“你我他”的人称代词没有任何的词性变化,而英语中这些人称代词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形式各有不同,如例6中句子主语everyone要与其后的英文中的his这个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相对应。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拼写错误较少,共有13处,只占了总错误的1%左右,如例6中把 themselves错写成themslves,这可能和学生的写作保守心理有关。因为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手段,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对一些没把握的词或句子学生可以避开不写。

(二)语法错误分析

语法错误是三类错误中占比例最大的,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主谓不一致问题,如例7中出现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主谓(Illness let)不一致情况,这种错误在学生的作文中随处可见。作文中也出现约11%的时态错误,如例8,学生既然表达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always),而谓语动词却用的是过去式(said)。汉语中不存在主谓一致,句子的时态在汉语里只需要用时间来表明即可,而英语中必须要在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上体现出来。这些在初中时就已学过的知识,在大学生的语言输出中还是会出现错误,充分说明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原有知识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态错误(如例9)较少,笔者认为,这并不等于学生掌握得好,而是由于学生在写作中有意避开此用法,也可能是此次作文的话题不需要很多的被动句式,而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出现句子语态方面的错误。这同样是因为汉语的被动句一般不体现在谓语动词上,而英语的被动句要随着句中动作实施者的位置后移,句中谓语动词的词尾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7.F:Illness let them became sad and weak.

T:Illness lets them become sad and weak.

8.F:While some people always said they prefer more wealth.

T:While some people always say they prefer more wealth.

9.F:It can easily proved that health was more important.

T: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三)句法错误分析

英语中的句子属于树形结构,一个完整的句子不管有多长,都必须靠谓语来支撑。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主谓是句子的主干,其他部分都作为修饰语、状语或定语依靠一定的关联词来进行空间链接,好似大树的很多枝干连接在主干周围,构成一种“一干多支”的树形结构。当要表达复杂的意思时,需要在句子主干基础上,通过增加结构层次来延伸句子意思,所以英语句法中表限制和修饰的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特别多。然而,这两种从句在汉语中很少涉及,这就使得学生在运用到这两种句法结构时经常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如例10在表达状语从句时,使句子显得不知所云,分词短语(summing up)做状语,只有在和句子主语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故需在主句中加上句子的主语(I think),这样整个句子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英语对句法结构要求很严格,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语和谓语成分,而且分词短语作状语必须和句子的主语一致。例11中出现的错误较多,学生在表达“住在没有疾病的地方”时想用定语从句 (where there is no disease)修饰place,结果却直接采用汉语的表达方式(place that no disease);表达“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应用分词短语(living in a place)作定语修饰people时,却直接用了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people live in place)。英语中除了祈使句外,句中至少具备了主语和谓语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汉语的句子属于线性结构,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虽然在表达上也是以主谓宾的顺序排列,但在衔接上主谓关系松散,没有严格的形式界定。许余龙 (1992)[7]认为英语是强调句中主谓关系的主语显著性的语言,而汉语是强调整个语篇结构的主题显著性的语言,故中文句法中经常会出现零主语或句子充当主语的现象,汉语里只要句子能通过语法或上下文找到所指示物,主语经常省略。例12和例13就是典型的分别受汉语思维中零主语和句子做主语的影响而造成的句法错误。例12中在表述if从句时,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如果没有健康),出现了零主语现象。例13中出现了句子(人们享受生活)做主语的汉语思维的表达模式,而只有在句前加上that使这个句子变为一个名词性从句才能做主语。

10.F:Sum up the discussion,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Summing up the discussion,I think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11.F:The people live in place that no disease are happier than a wealthy people.

T:People living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no disease are happier than a wealthy man.

12.F:If lose health,they will possible die.

T:If there is no health,they will possibly die.

13.F:People enjoy life is one of purposes of making money.

T:That people enjoy life is one of the purposes of making money.

(四)语篇错误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到,文章连贯性较好以上的只有8人,只占总数的13%,其余87%的作文整体语篇结构普遍表现为:表达方式单一、平淡,在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前,句子间都用逗号隔开,句子间的表述缺乏必要的关联词把整个篇章连接起来,文中不断出现汉语思维式的线性结构的表达方式。例如:

Many rich men have much money,but they were unhappy,because wealth makes them have no time enjoy themselves.They always face many terrible things.But a good health can make people do all things which he wants to do.

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由此产生写作中不同的语篇结构。中国人比较委婉,在表述观点时喜欢由部分到整体、由远及近、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最后达到叙述的高潮,是一种螺旋式的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喜欢先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依次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直线型的思维方式。

五、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60名大二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的词汇、语法、句法和语篇错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母语负迁移现象对学生的写作影响很深,这主要是源于学生在写作中过多地依赖于母语思维,而汉语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英语的写作输出表达方式。鉴于此,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其一,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多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其敏感性。文化价值取向影响其思维模式,进而决定其语言输出的写作模式,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英语思维模式。

其二,强化学生的写作实践。王初明(2001)[5]就提出了以写促学(即写长法)的学习方法,其特点是:少改错、以量促学、以量促质。通过不断的英语写作练习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

其三,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提高其语言输入量。阅读和写作分别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主要的输入和输出途径。Krasen(1982)[8]的二语习得理论指出,只有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才有机会更好地输出语言。因此,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增加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目的语的语感。平时的教学中也可适当增加一些对英语经典作品的背诵,使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

[1] Gass,S.& Selinker,L.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House,2001.

[2]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 文秋芳,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现代外语,1998(4).

[4] 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2002(6).

[5] 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6).

[6] Ringbom H.The role of first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7.

[7]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8] Kras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猜你喜欢

母语主语汉语
学汉语
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母语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