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2015-02-13常培荣
常培荣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
常培荣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人文教育重视对人性的启发,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是结合农业科学发展需要,从物理研究的方法和实验上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强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当前,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专业至上”思想的影响,理工类院校在办学方向上过于强调专门性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大学生人文性教育。这种对人文缺失的高等教育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而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务必需要从人文教育的渗透中来推进大学物理学科的协同发展。
农业院校;大学物理;人文教育;渗透研究
杨叔子在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时,借用李商隐的诗句“身需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别开生面地将两者的依存关系进行了经典阐释。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做演讲时,也曾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指出只懂科学而不解人文,或者只懂人文而不解科学的人,最多能算是“半个人”。人文教育从其发展上更加凸显对人性的关照,尤其是从研究对象的价值取向上来完善人的人格。当前,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对人文教育的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工科院校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而完整的人格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对人文教育思想的渗透实践中来进行阐述,从具体的物理学科中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开创有知致情的教学新途径。
一、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农业院校在大学物理课程开设中,重点从农业研究中来强化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和思维性,通过利用各类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的推导与计算,阐述物理问题的特征,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多年来,由于受到“功利主义”“职业至上”思想的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扔以传统模式为主,忽视了人文教育在构建和谐人格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农业类等理工院校中,其办学方向则过于注重对专门性知识的传授,对于文化素质课程的选修并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缺乏情感的投入,教育过程陷入了“无物无我”的困境。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完成考试而学习,并未从自身的身心理解上来看待问题,也难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领悟与欣赏。不动情、内心麻木地面对学习,在高强度、高难度的题海作业与练习中扼杀了原本高昂的求知欲,也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得物理教育的结果变成了教育的异化。教学的过程并非单纯的对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从教学实践中唤醒学生的人格尊严。从教育的实践与落脚点上看教育,原本是培养全面而完整的人,然而实际上却成了教育异化的推手,而预防和改善人文教育的缺失问题,势必要从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让学生从“学会做题”中增强对自我的认知,及对心灵的感悟。
二、依托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优势
农业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多是围绕物理现象展开,并通过对物理规律的总结与推导得出相应的定量公式。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以及运用物理结论时,多依据具体案例来比葫芦画瓢,完成相应的教学习题。实际上,物理知识预设性较强,如果缺乏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在授课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对问题的发现及解决剥夺了学生的思维权利。人文教育知识的渗透与融入,其优势表现在:一是利用物理的实践性特点,在进行课堂知识演示及实验中,通过物理现象的观察与语言描述来启发学生的兴趣,探寻物理知识中蕴藏的思维训练;二是结合物理规律探索过程的交流性,凸显师生探讨与互动,尤其是从学生的自我思想表达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增进师生间的交往与协作;三是融入物理知识的综合性,特别是物理学对规律的总结与梳理,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验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能够从物理知识的观察、探索、实践、挫折、成功等环节中,内化知识与经验,构建物理推理及逻辑思维能力;四是引入人文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从低年级大学物理教学开始,贯穿其物理学习整个过程,让学生能够从物理学中领会到物理学知识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增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路
改善农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不足的对策,需要从人文意蕴的挖掘中改进传统教学方法,重视对人的长远发展的引导,在知识教学与经验积累中渗透知、情、意。
1.强化从物理事实中融入人文思想
物理是研究物理现实实际问题的科学,是基于物理事实的普遍性,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与分析提升为内在的规律性。透过物理现象来渗透背后的精神品质,如在讲解机械振动时,对于弹簧振子的学习,教材上是利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从分析运动的特点及模型上抽象出弹簧振子这一概念,由此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微分方程的求解来获得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及相关参数。由此仅从物理现象中揭示规律是不够的,要从个别现象推广到一般性问题上,促进学生从物理规律中内化自身精神品质。
2.注重对物理知识的生成与组织的联系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一门学科知识是建立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与隐形知识的融合基础上。通常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上,忽视了知识间的协作与组织,特别是知识的结构、解构、论证方法等,不为学习者所认知。在学习电磁学时,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要给予足够重视。因为物理实验不是孤立的物理事实,而是通过物理实验,让我们从物理事实中作出预见。我们可以设想,对于这一规律的发现是否还蕴藏着新的科学机遇?学生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时,往往会从实验中探索电荷间的关系,也有学生会质疑,电荷与电荷之间并非直接接触,而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的根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电荷间的新天地,也为我们后续学习电场概念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启物理系知识体系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认知观。
3.从物理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
科学实践能够推进科学品质的养成,而对科学精神的获得,更需要从理性、质疑、实证中来形成。物理学教育是研究事实规律的科学,既要在教学中贯穿“技术性知识”,又要从超越科学实践活动中探求真理,追求科学境界。第谷·布拉赫自主构建天文观察台,利用行星位置的测量来揭示行星的运动轨迹,由此来获得宇宙观。开普勒在接收第谷的所有天文观测资料后,利用其敏锐的数学思维,坚信宇宙天体运动必然有其和谐的序列。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最好的人文教育素材。
4.在理性与感性思维中提升对物理学的欣赏
物理知识是理性的分析,物理学知识的魅力却是温暖的,其关键是透过物理学知识,从智慧中来解决问题。如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理想实验、卡诺提出理想热机的论证、菲涅尔提出“半波带法”、“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以及爱因斯坦的追光实验等等。这些精巧的构思与创意,无不渗透着人文教育的积极情感。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转移的过程,尤其是积极的情感更能够激发对知识的高效学习。如在压强概念的认识中,从压强的宏观量上与气体分子的微观运动建立关联,就需要发挥想象力,将气体分子抽象为理想气体,设计由一个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物理实验,进而引导学生由衷地欣赏到物理学的美妙所在。
5.借助于物理学知识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学习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吸收,又是对自我认知的反思过程。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敏感的阶段,一方面在追求上进中充满了憧憬;另一方面要囿于苦学的煎熬而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教育社会化进程中各类思想、意识的冲击,对学生自我品格的建树,以及自我学识、能力的养成带来影响。拓宽物理学学习的乐趣,从内外教学环境中构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如在学习运动学中的位置矢量(r)、速度(v)以及加速度(a)时,从其运算关系来看v=。结合物理学概念中各变量间的累积关系,推导到学生自我价值观上,假设人的“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为运算变量,则有=性格;,从而将人的命运与各基本要素进行了诠释,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反思中克服坏习惯,塑造自我。
人文教育是渐进的,正如春风化雨般润物于无声。大学物理是理论美与现象美的融合,其深刻的理论与科学的魅力需要在发现与体会中慢慢陶冶。农业院校物理学教学在引入人文教育实践中,既要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化问题中积极探索,摈弃传统的、枯燥的物理知识灌输,以生动、丰富、形象的具象化知识,直观地拉近师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科学思维过程在简洁而顺畅的描述中实现了生动教学,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深刻向往。
[1]石少波,郭力.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20-122.
[2]徐丽丽,马力平.关于物理与和谐文化的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68-70,77.
[3]崔云康,唐曙光,唐春红,吴庆春.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5):433+465.
G642
A
1673-0046(2015)4-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