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

2015-02-13黄双吴玲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儿童幼儿教师

黄双,吴玲

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与支持策略

黄双,吴玲

幼儿学习品质,是指反映幼儿正常学习所需要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存在着幼儿的兴趣得不到应有支持,学习中被动多于主动,创造精神薄弱等各种问题。我们要努力通过“解放儿童”、关注环境交互作用、鼓励社会性交往等学习策略,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发展。

幼儿学习品质;问题反思;支持策略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在说明部分,特别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明确指出,“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立足幼教实际,揭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是当前幼教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学习品质及其培养

学习品质是指人的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品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习品质,是指参与个体学习过程的身心状态,是人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面貌;狭义上的学习品质,是指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此相关,所谓“幼儿学习品质”,是指反映幼儿学习方面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兴趣、态度、意志、情绪等习惯性的个性心理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学习品质不是幼儿所要获得的那些技能,而是幼儿自己怎样使自己去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1]学习品质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幼儿发自内心的学习的欲望以及琢磨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的良好习惯。

事实上,人类在教育领域,很早就注意到学习品质培养的问题。中国先秦的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善思、善问的学习品质。荀子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要求在学习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墨子也认为,“虑,求也”,强调人的内在要求。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发明“产婆术”,指出教师是“知识的产婆”,学生是知识的载体,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柏拉图,则非常重视儿童的游戏精神。进入近现代,西方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学习品质进行了更多的研究。

西方不同的学习流派,对学习品质的理解有所不同,侧重点更是体现出差异。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由接受、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以及提取信息等部分构成,因而对知识的分析整合能力、记忆思维能力、注意专注能力培养尤为重视。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客观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因而更关注学习者的积极性。人本主义学派关注人的各方面发展,重视人的尊严和自由创造,探讨人的自我实现。相对说来,这些学派都重视人的主体性,而认知学派更关注学习者的兴趣、自信心、自我体验、自我成就感等。

显然,学习品质主要反映了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我们认为,学习品质与知识能力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品质,不仅能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幼儿未来也有重要意义。因为,未来的竞争力,不仅是分数、学历的竞争,更是人格的竞争。具有良好学习品质,可以再生新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出类拔萃。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能清晰地自我认同,具有顽强的意志、较强的创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应该超越其他教育意图。

二、当前我国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中的问题

(一)兴趣“泛滥”与兴趣无支持

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反应。[1]对幼儿来说,兴趣常常呈现着某种“泛滥”状态,因为,幼儿天生是好奇好问的,很容易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兴趣。比如,当幼儿看见一种新的小动物时,可能会表现出好奇与兴趣;对服装或声音各异的人物,也可能表现出好奇与兴趣,等等。可以说,幼儿的兴趣是广泛而精致的。然而,当幼儿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常常表现为不断的提问和自我表达,作为成人,我们常常并不能给予幼儿足够而有效的支持。

首先是家长方面。兴趣原本主要是一种内在心向和品质,不等于狭义的技能,而家长提供支持的往往不是幼儿主动表现出的兴趣取向。家长让孩子去参加各种特长班,如画画、钢琴、舞蹈等,就是希望塑造孩子的某些兴趣。但是,外在强加的兴趣培养,不但抹杀了幼儿原有兴趣,还使幼儿活动范围缩小,于是,发现孩子兴趣的点,也就有限。

其次是教师方面。现代公共教育,班级教学或小组教学成为基本模式。教师面对幼儿群体,他们往往提取的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取向,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做出更多更有效回应,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于是,对幼儿个体表露出的兴趣,往往采取忽视或简单支持策略。何况,当代幼儿教育有追求小学化的倾向,实际课堂教学仍然以传递知识为主,而不是支持幼儿的兴趣。于是,家长和教师,往往疲于回答幼儿“千奇百怪”的问题,他们大多是在敷衍孩子。

(二)主动“放肆”与被动怠慢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讨论,是一个永恒的教学论命题。同样,幼儿是否成为学习主体,是否具有学习积极性将极大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它意味着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即不依靠外部力量推动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有调查发现,在影响儿童学习适应能力发展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的诸因素中,主动性的影响尤其明显。[2]现实中的幼儿主动性如何呢?

我们经常听到某个幼儿教师,津津乐道自己班上的那些“调皮鬼”。这些孩子通常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甚至主动得有些“放肆”。而更多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处于被动和怠慢的状态。有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一日师幼互动中,幼儿主动与教师交往的次数占21%,被动与教师交往的次数达到79%。在学习活动背景中,师幼互动的次数最多,但互动发起主体多是教师,幼儿主动与教师互动的次数只占6%,而幼儿被动与教师互动的次数占94%。[3]这种师幼互动的不平衡性和发起主体的不对称性,很大程度呈现了幼儿和教师各自的地位。

显然,呼唤幼儿的主体意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创新创造与顺从跟随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具有巨大的创新创造潜能。不过,幼儿并不善于利用这种潜能,相反,他们常常表现为跟随甚至是“起哄”。

在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中,成人基于关爱创造的舒适环境,几乎满足了幼儿的一切需求。于是,幼儿对成人产生了自然的信任和依赖。与此相关,在生活中,幼儿不会主动去突破和挑战成人的权威,他们常常选择顺从成人或年长儿童。这意味着,幼儿的创造力受到压抑。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虽然具有想象和创造能力,却不倾向或不敢运用这种能力。这主要归结于幼儿的成人崇拜,不敢做与成人不一样的事,害怕被成人否定。于是,他们选择顺从,甘愿当“乖孩子”。二是,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不会主动尝试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幼儿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压抑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尝试,他们不敢突破常规和挑战新领域,而选择模仿教师或其他孩子。

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施以有关创新创造的启蒙教育,让幼儿积极大胆地创新创造,体验创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支持策略

作为学习主体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品质体现了幼儿对学习行为的自然驾驭能力,是学习主体能动性活动的结果。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国外对学习品质的专业研究较早。美国的《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坚持性,好奇心,主动性,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反思能力。[4]强调“幼儿自身”和“品质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这对我们思考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支持策略,是一个重要启示。

(一)“解放儿童”,以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解放儿童”,要求我们在尊重儿童天性和个性的基础上,把儿童看成一个独立而平等的个体,赋予儿童更多的自主权。换言之,只有改变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束缚,真正“解放儿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才有可能得到认可,进而真正有所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他提出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勇于探索的精神,开拓幼儿思路,任其自由想象和创造;“解放儿童的嘴巴”,鼓励幼儿多说话,说对的话,错的话,模棱两可的话;“解放儿童的眼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发现;“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幼儿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尽可能让幼儿自由安排活动时间和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幼儿在做中学,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5]“六个解放”思想,正好诠释了解放儿童的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努力:第一,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手脑并用的学习环境,将教育目标、内容转化为丰富、直观、有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身多种感官与实物的交互作用中获取直接经验、习得相关技能、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教师要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尝试通过交流、辩论、调查、查阅现代视听资料等途径寻找答案。让幼儿了解求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充分体验主动求知的乐趣。第三,教师要以简洁、形象、连续的图示,替代传统的示范、讲解等指导方式,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思考—尝试的过程中,完成对新技能、新方法的学习,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关注环境交互作用,以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人是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产物。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幼儿形成了不同的兴趣、动机、性格和意志等。为了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品质,家庭和幼儿园要保持高度协调。重视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以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第一,发现幼儿个性特征,促进早期智力开发,进行针对性培养。如有的孩子,很喜欢搭积木,能搭出很多生动作品,这说明他在建构方面拥有优势,我们要努力开发他的操作性创造力。第二,利用学习兴趣迁移,激发内在动力。在家长和教师眼里,幼儿兴趣过多,有注意力分散之虞。这种观点和担心,无疑是片面的。如果我们能把幼儿兴趣迁移到更深入的学习上来,保持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它就会成为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对幼儿热衷的一些玩具、游戏,老师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活动方面的课程,引导幼儿进行更高层次更深入的学习。第三,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可激发幼儿交往、建构、音乐、绘画、观赏等方面的广泛兴趣。特别是在亲子游戏中,幼儿能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父母支持下爆发出更高的兴致和学习积极性。第四,丰富精神生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所谓良好的教育环境,建立在幼儿物质、精神需求的双重满足上。这要求我们,要让幼儿接触五彩缤纷的世界,教会幼儿阅读、唱歌、跳舞、讲故事等,使他们在快乐生活的同时养成好奇求知、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三)鼓励社会交往性学习,以支持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人际交往是个体在当今这个多元信息化社会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儿童的认知、人格、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经验等个性、社会性品质,也是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幼儿与家长、同伴、教师的交往,构成了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师幼交往等三个交往系统,它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亲子交往是交往较为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最深的交往。幼儿与父母的互动,能满足幼儿安全的需要,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心理基础。良好的亲子交往,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幼儿个性形成和自信心建立发挥积极影响。比如,父母的鼓励,能使孩子积极向上;亲子阅读,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亲子游戏,能使幼儿积极冒险和大胆创新。第二,同伴交往是幼儿间的交往,它建立在共同体自由平等的立场上。幼儿在与同伴的“玩耍”中,学会分工合作、分享交流,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倾向。[6]例如,在角色游戏时,幼儿自由分配角色,选择游戏参与者,确定游戏规则,自行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交往冲突的出现,对幼儿后续人际交往经验的积累具有积极意义。第三,师幼交往,这是幼儿与教师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沟通。通过这种交往,教师把经过交往形成的各种知识经验、人生体验等作为共享的生存资源,传递给交往中的幼儿。幼儿接受教师指导,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渐渐习得教育环境中的规则意识。看似外在的约束和强制,有利于幼儿态度和耐心的形成发展。

[1]鄢超云,魏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学习品质解读[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6).

[2]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75.

[3]张博.幼儿园教育中不同活动背景下的互动行为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2).

[4]庄甜甜,郭力平.对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中“学习品质”领域的分析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3).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0.

[6]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243.

责任编辑:乔健

黄双,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吴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安徽芜湖241000)。

G610

A

1671-2277-(2015)01-0084-03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研究——以安徽省为例”(课题批准号:YJA880116)

猜你喜欢

儿童幼儿教师
最美教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圆我教师梦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