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2015-02-13沈磊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沈磊

试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沈磊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历史教育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需要突出教师的人文关怀,需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需要师生真挚情感的交流。文章从创设多样形式、感受人文情怀,关注学生成长、培养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树立人文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人文教育;课堂教学;渗透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历史教学功利化倾向明显

事实上很多学生都喜欢历史,但一谈到历史课想到最多的就是历史背诵、默写,其实历史教师何尝不想把“百家讲坛”的做法搬进课堂呢。然而,高考的压力是任何教师、学生都改变不了的,于是,历史学科的工具性特征被过度放大,翻看高三历史试卷的题目,考查技巧的运用已占据试卷大半,作为人文学科本该重视的人文性、审美性、趣味性却被忽视了。在如此功利性的教育下,可能导致学生缺乏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不利于现代公民的培养,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二)历史教学程序性日趋强化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应付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了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些地方、学校规定了统一、整齐的上课模式,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却被忽视了。一些课改中涌现的较为新颖且合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往往出现在公开课教学中,而在平时教学中却鲜有人问津。似乎教学中也有了公开课尽量出奇招、出新招,平时上课回归本位的“潜规则”。如此形式主义的课改早已背离了课改设计者的初衷,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大方向。[1]

(三)历史教学知识点过于放大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可以简略地概括为“鉴往知今,资政育人”八个字。所以注重课堂的情感教育远比知道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纯知识更重要,但由于考试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强调更多的还是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衔接、知识的体系,至于历史教育塑造心灵、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等方面功能却被有意识遗忘了。从长远看,不仅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更不利于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设多样形式,感受人文情怀

(一)美化教师语言,渲染人文氛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自主学习也能读懂历史教材中的知识,但为什么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呢?重要原因就在于历史课不是数学,而是一门人文学科。尤其是涉及抗日战争等关乎民族存亡的历史事件,教师讲课不能像喝白开水那样的无滋无味,对于这样具有强烈教育意义的课文,不能仅仅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等太客观的要素,教师需要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加工化的情节,增强历史的感染力、穿透力和凝聚力,使理性的知识也长上感性的翅膀。

(二)挖掘课本教材,陶冶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人文历史,蕴含了大量人文要素,表现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人文精神的课文,俯拾皆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民族存亡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新中国建设中国人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的高贵品质都激励了学生,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袁振国先生认为:“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超越知识的羁绊,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品质和道德素质。

(三)巧用媒体教学,展示人文历史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把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的图片、视频,尤其是展示一些经典纪录片段,通过震撼的画面、磅礴的音效、磁性的解说,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一课中,引用《大国崛起》的部分片段,视频再现了大萧条的情景,并逐步分析了具体的原因。实践证明,使用视频的班级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未用者。同时,通过对历史情景的充分展示,使学生的历史意识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三、关注学生成长,培养人文精神

(一)尊重学生,和谐课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景。”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用自己的真情、真心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快乐的主体,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关怀下成长。[2]

(二)关爱学生,着眼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拘束的情况下,学生的大脑皮层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思维活动容易活跃起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设置有一定悬念的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转变教师课堂话语霸权的角色,把发言权、主动权留给学生,为他们的思考搭建平台。例如,在讲述“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学生对于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并不感兴趣,尽管我一再强调社会背景,无奈历史太遥远,无法共鸣。思考再三,我换了讲述的角度,我从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三人的关系说起,从他们最初为了唤醒国人而力促民主到后来的分道扬镳而几度论战,没想到收到了奇效,学生不仅记住了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也理解了为何马克思主义在众多流派中最终脱颖而出。真正体会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道理。此外,我还更多地联系社会实际、结合日常生活力争讲透历史。如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我尽量联系到目前的中国工业化进程,尤其是讲述工业革命的条件,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是必备条件,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名词有些枯燥难以记忆。我给大家作了假设,假如自己是公司的董事长,你的公司要正常运转需要些什么?如此一来,学生热烈地进行了讨论。所以,知识是死的,如何让知识飞舞起来,关键是方法。

(三)释放学生,张扬个性

传统的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师道尊严”、“礼乐规范”,尤其是应试教育中为了出成绩我们不顾学生自身的需求,一味地灌输知识,长此以往,造成了学生厌书、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要释放学生的心灵,给予自由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活得有尊严、活得有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不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以自己的标准评判每一位学生,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思、想思、能思,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在关爱中成长,在关怀下放飞梦想。在我们的教材中,每一课的结尾都有“学习延伸”版块,虽然不是考查内容,但对于部分感兴趣和余有时间的学生来说也可谓是丰富的大餐,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到了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师当然不能视而不见,教师要了解有需要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适当给予点拨,实现个性化的辅导。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思维,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3]

四、营造人文环境,树立人文意识

(一)优化教学评价,渗透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考试是评判学生的主要标准,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人品也被认为是一流,于是“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凡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被老师打上思想品德有问题的标签,这种简单粗暴的评级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学生的知识水平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从学生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建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体的评价机制。不仅要有效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以笔者评判作业为例,由于减负增效的要求,高三历史课余作业极为有限,而课堂给予我们的时间也很少,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不可能做到每题都讲,所以,在作业的批改中,我以画“正”为标记,五个以下的就不在课堂中作讲解了,而把时间集中在错误率相对较高的题上,当然,对于错误在五个以下的学生我并非听之任之,我在他们的考卷上把错误的原因、正确的理由详细讲述了一遍,这样一来,既照顾到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不因个别错误影响整体效率,也不因此而放弃某位学生,力争实现共同进步。学生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怀和关注,更愿意去钻研题目,避免下次再错。[4]

(二)培养合作意识,激发人文情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当今世界,合作与交流成为了一门重要的课题。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将大有益处。课堂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在于它是一个知识的习得过程,更在于它是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协调发展过程,是激发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的过程。尤其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中的运用,由于其内容的广泛性、难度的挑战性,个人“单打独斗”难于完成任务,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协调、组织、分工和合作的能力。在交流中学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感受,善于聆听他人的建议,以共同的目标作为支点,不断完善。比起其学到的知识,这种隐性的合作意识、民主精神更值得称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它呼唤着人文关怀走入课堂,作为历史教师,应该踏着新课程理念的步伐,在教学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关怀,让人文精神这盏明灯点亮学生炙热的心灵。《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好:“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1]李敏贤,情满课堂——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

[2]苗乃吉,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几个途径[J].学周刊,2014(22).

[3]李晓春,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9).

[4]熊三倩,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责任编辑:刘升芳

沈磊,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江苏昆山215300)。

G633.51

A

1671-2277-(2015)01-0073-03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