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

2015-02-13赵丽霞曹瑞麦清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场所天津市活动

赵丽霞,曹瑞,麦清

【基础教育研究】

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

赵丽霞,曹瑞,麦清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地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低,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为主,家庭与社区作用发挥不足,“时间和精力”不足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积极推动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需要全面启动天津市青少年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天津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调查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明确了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中也明确指出,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学习课本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是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完整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知识内化,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地了解社会、接触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际锻炼和亲身体验,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完善个性发展的活动。

本调查旨在了解当前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现状,为推动社会大课堂建设提供实证依据。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共调查天津市9所中小学600名中小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596份。其中,三年级学生50名,四年级学生87名,五年级学生96名,初一学生84名,初二学生101名,高二学生138名(缺失值为40);男生245名,女生347名(缺失值为4);城市学生291名,县镇学生220名,农村学生79名(缺失值为6);天津市户籍的学生406人,非天津市户籍学生89名(缺失值为101)。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的“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调查内容:(1)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地位。(2)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活动场所、参与次数、活动类型、组织形式)。(3)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4)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其他影响因素。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不足一成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课余时间,除了写作业,中小学生做的主要事情依次为:听音乐、看电视(62.6%);看课外书(57.0%);帮家长干活(44.0%);上网(44.9%);运动(43.2%);睡觉(35.6%);购物(20.7%);上校外学习班(18.2%);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6.9%);其他(5.5%)。可见,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听音乐、看电视”、“看课外书”;四成左右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活动中,“帮家长干活”、“上网”;而两成左右的学生选择“睡觉”、“购物”、“上校外学习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不足一成。

(二)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以下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场所的了解和参与情况、参与次数、活动类型、组织形式等。

1.中小学生对休闲娱乐类社会活动场所较为了解、参与较多

(1)对休闲娱乐类社会活动场所较为了解。调查数据显示,我市中小学生对社会活动场所的了解情况依次为:公园(89.0%)、儿童游乐园(77.7%)、影剧院(71.1%)、运动场馆(68.2%)、校外图书馆(67.4%)、青少年宫(或少年宫)(53.4%)、博物馆(58.6%)、纪念馆(53.4%)、科技馆(51.6%)、社会实践基地(49.5%)、社区快乐营地(28.8%)、乡村学校少年宫(23.1%)。可见,我市中小学生对公园、乐园、影院类社会活动场所最为了解;其次是运动场所、图书馆类场所;再次是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社会实践基地类场所;最后是社区快乐营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相比较而言,中小学生对休闲娱乐类社会活动场所较为了解,对于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教育类社会活动场所了解较少。

(2)休闲娱乐类社会活动参与较多。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年,中小学生去过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依次为:公园(90.6%)、影剧院(68.9%)、儿童游乐园(68.0%)、校外图书馆(64.9%)、运动场馆(61.0%)、社会实践基地(52.4%)、博物馆(48.1%)、青少年宫(或少年宫)(40.7%)、纪念馆(41.3%)、科技馆(38.8%)、社区快乐营地(18.6%)、乡村学校少年宫(12.8%)。可见,我市中小学生参与频率较高的社会活动场所(百分比超过60%)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公园、影剧院、儿童游乐园、校外图书馆、运动场馆。相比较而言,中小学生参加的休闲娱乐类社会活动较多,而公共教育类社会活动参与较少。

2.近四成中小学生参加1~2次非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学期,除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外,学生不参加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占25.3%;参加1~2次的占37.6%;参加3~4次的占13.3%;参加5次以上的占13.3%。可见,二成多中小学生不参加非学校组织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近四成的中小学生参加次数为1~2次。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多元丰富,但以休闲娱乐类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依次为:休闲娱乐、游戏类(32.4%);体育、武术、棋类(20.0%);外语、作文、数学等文化课类(18.85%);艺术类,如各种乐器、声乐、合唱等(16.8%);旅游(19.46%);参观、生活技能模拟等活动类(10.9%);科技类,如各种科技制作、机器人等(9.4%);公益活动类,如志愿者服务(8.7%);其他(8.5%)。可见,中小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多元丰富,但是以休闲娱乐类为主;参观及生活技能模拟类、科技制作类、社会公益类的活动十分缺乏。

4.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学校通知及他人告知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学校通知(30.8%),家长、同学等人告知(24.4%),网络(17.6%),电视、电台(11.8%),其他(8.4%),报纸(7.0%)。可见,“学校通知”、“家长、同学等告知”方式是中小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各种媒体,其中网络媒体最具优势,且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选择网络媒体的比例不断升高(小学生的比例为14.1%,中学生的比例为20.2%)。

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组织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依次为:学校统一组织(53.5%)、独自参加(12.5%)、同学自己组织(11.2%)、家长组织(11.0%)、其他(8.4%)、社区组织(3.4%)。可见,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学校统一组织”,家长组织、独自参加、同学组织的形式均在10%左右,而社区组织的活动更是不足。

(三)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

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动机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的关系。

1.七成多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浓厚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的占38.2%,比较感兴趣的占40.7%,不太感兴趣的占15.6%,根本不感兴趣的占4.4%。可见,78.9%的中小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兴趣(包括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浓厚。

2.六成多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端正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理由依次为:增长见识,学习书本学不到的知识(38.6%);提高社会实践能力(24.9%);缓解学习紧张气氛(12.1%);体验生活乐趣(11.0%);有意思,好玩(4.4%);可以帮助别人(2.9%);其他(3.5%);可以不学习,不用上课(2.4%)。可见,62.5%的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学习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对参加社会活动有积极的认识。

3.关于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的关系

(1)七成多中小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没有冲突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有很大冲突的占5.3%,有些冲突的占17.5%,冲突不大的占35.6%,没有冲突的占41.6%。可见,77.2%的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不冲突(包括冲突不大和没有冲突),对参加社会活动的认识积极。

(2)八成多中小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帮助的占32.0%,有些帮助的占54.4%,没有太大帮助的占9.4%,根本没帮助的占4.3%。可见,86.4%的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包括很有帮助和有些帮助),对参加社会活动与学习兴趣的关系有积极的认识。

(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其他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其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困难、睡眠时间、锻炼时间、课余活动、双休日的安排和评价。

1.中小学生参加活动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困难依次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39.1%)、不知道去哪里参加活动(15.6%)、其他(14.2%)、感兴趣的活动项目不多(14.1%)、家长不支持(6.9%)、收费太高(5.8%)。可见,“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是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困难。

2.近七成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8小时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6~8小时的占58.2%;8小时以上的占31.8%;6小时以下的占10.1%。可见,近七成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8小时,睡眠时间不足。

3.六成多中小学生每日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1小时以上的占22.7%;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40.3%;半小时以内的占26.1%;根本没有时间锻炼的占10.8%。可见,有63.1%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大多数中小学生无法达到每天运动1小时。

4.中小学生双休日的课外学习负担重和评价消极

(1)六成多中小学生双休日的作业时间在半天以上

调查结果表明,双休日,中小学生做作业(包括学校老师、家长、课外学习班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间:半天的占43.0%;2小时左右的占18.6%;一天至一天半占16.2%;1小时左右的占11.0%;两天的占7.0%;0小时的占4.1%。可见,66.2%的中小学生做作业时间在半天以上,学生作业负担较重。

(2)四成多中小学生双休日参加了课外学习班

调查结果表明,双休日,中小学生参加家教、课程补习班和提高班的科目情况依次为:0科的占55.7%、1科的占16.2%、2科的占16.8%、3科的占5.9%、4科及以上的占5.3%。可见,双休日,44.3%的中小学生要参加家教、课程补习班和提高班学习,28.0%中小学生参加了2科以上的课外学习辅导。可以说,46.1%的中小学生都参加课外学习,“报班热”现象十分突出,课外学习负担沉重。

(3)两成多中小学生双休日参加课程辅导班的时间在半天以上

调查结果表明,双休日,中小学生参加家教、课程补习班和提高班的时间情况依次为:0小时的占53.9%;2小时的占14.8%、半天的占11.3%、3小时的占7.0%、1小时的占3.9%、一天的占3.1%、两天的占3.1%、一天半的占2.9%。可见,双休日,20.4%的中小学生报班占半天以上的时间,课外班的学习时间较长,侵占了孩子课余玩耍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4)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对双休日的评价消极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对双休日的评价情况依次为:感到充实、轻松、快乐的占52.6%;感到很累、比较累的占13.3%;感到空虚孤独、苦闷的占10.4%;感到跟平常差不多的占23.8%。可见,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对双休日的评价消极,对他们而言双休日根本起不到身心放松、恢复体力的作用。

四、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较浓厚、认识积极。但是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低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活动在课余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小,二是学生参加次数少。

调查结果显示,课余时间,除了写作业,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选择“听音乐、看电视”、“看课外书”;四成左右的中小学生选择“帮家长干活”、“上网”;而两成左右的学生选择“睡觉”、“购物”、“上校外学习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不足一成。

近1学期,除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二成多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近四成的中小学生参加次数为1~2次。而且,随着学段升高,中小学生参加除学校组织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在不断减少。可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不高。

(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以休闲娱乐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生对休闲娱乐类社会大课堂场所更为了解,二是中小学生对休闲娱乐类社会大课堂场所参与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中小学生对公园、乐园、影院类社会活动场所最为了解;其次是运动场所、图书馆类场所;再次是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社会实践基地类场所;最后是社区快乐营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小学参与频率较高的社会大课堂场所(百分比超过60%)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公园、影剧院、儿童游乐园、校外图书馆、运动场馆。

(三)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以学校为主,家庭与社区作用发挥不足

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发挥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是中小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二是学校是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信息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学校通知(30.8%),家长、同学等人告知(24.4%),网络(17.6%),电视、电台(11.8%),其他(8.4%),报纸(7.0%)。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组织”,家长组织、独自参加、同学组织的形式均在10%左右,而社区组织的活动更是不足。可见,家庭和社会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很小。

(四)“时间和精力”不足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时间和精力”不足严重制约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制约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反映双休日并不充实、轻松、快乐,他们的睡眠、锻炼和文体娱乐活动的时间不足,作业和课外学习负担沉重。

调查数据显示,近四成的中小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近一半的中小学生对双休日的评价消极,他们在双休日里感到很累、比较累,感到空虚孤独、苦闷;近七成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8小时,睡眠时间不充足;有63.1%中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无法达到每天运动1小时的要求;七成多的中小学生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时间不足半天;66.2%中小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在半天以上,学生作业负担较重;四成多的中小学参加课外学习班,“报班热”现象十分突出,其中两成多的中小学生报班时间占半天以上,课外班学习时间较长,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负担沉重。

五、对策建议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切实有效、坚持不懈地开展,需要政策机制的保障。北京市的“社会大课堂”、上海市的“德育地图”、青岛市的“社会课堂”的宝贵经验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当前我市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迫切需要政府及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协同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全面启动天津市青少年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全市,建议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明确责任。分别设立市、区县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区县两级职能部门,形成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建立专项经费

委托相关部门对城乡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所需的费用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设立财政补贴专款。专款一是用于中小学生特别是远郊区县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的交通补贴;二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建设,以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活动项目、提升队伍素质;三是用于天津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发放学生大课堂活动一卡通,学生到各资源单位活动信息,可采用刷卡记录,数据采集后,供教育管理部门分析、查询和分类指导;四是购买学生安全保险。

(三)建立协作小组

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需要这几方面的配合、理解和支持。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持续开展,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可成立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单位负责人、大众媒体代表等参与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协作小组。

(四)改革评价制度

必须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积极的评价机制,激发学校、家庭、社区三方的积极性。一是,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尽快制定出对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应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对实践活动课时、实践活动师资、实践活动开展实施状况的评价,使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二是,将学生参与社会大课堂活动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作为升学、就业的重要依据。三是,将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作为社区工作评价的基本标准,纳入到区、县政府的业绩考核指标中。

责任编辑:刘升芳

赵丽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曹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麦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天津300191)。

G459

A

1671-2277-(2015)01-0062-04

天津市教科院2013年度重点课题“天津市德育社会大课堂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TJJKY2013-02);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中小学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研究”(课题编号:BEYP5006)

猜你喜欢

场所天津市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有趣的云
听的场所
如果画笔会说话?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远离不良场所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